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第五十日聆訊下午繼續,由從犯證人、「十二港人」之一李宇軒作供。轉型打國際線後,李與「重光團隊」曾在「香港民主委員會」朱牧民安排下,到華盛頓國會山莊與美國參眾兩院議員會面,講述香港示威情況,游說對方支持推動香港人權法案,包括制裁行動,「重光團隊」更製作分四等級的制裁目標名單,制裁目標包括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時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高級警務人員及行會成員、港鐵人員及建制派政黨等。

「重光團隊」包括李宇軒與Todd Young 會面。 ( Todd Young Facebook圖片)
控方指,李提及他因選舉監察活動經費的資金不足,獲Mark Simon資助50萬港元,其後沒歸還, ,而美國「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信託基金已「對數」。李解釋,當時「G攬」活動眾籌平台設定了Mark Simon是眾籌資金收款人,故Mark Simon遲早會從眾籌平台GoFundMe拿到整筆「G攬」計劃的眾籌資金。
Mark Simon可從眾籌平台取資整筆資金 足以抵鎖墊支金額
李續指,因Mark Simon從眾籌平台拿到整筆眾籌資金,一定比Mark Simon一方已墊支的報紙廣告費、及為資助監選團活動而向李轉賬的50萬港元多,「最尾係Mark Simon欠『The Project Hong Kong Trust』錢,唔係我欠Mark Simon錢」。

李與Rick Scott於華盛頓國會山莊會面
李又確認,他曾與前往美國,與「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創辦人朱牧民、美國參議員Rick Scott、Todd Young、Marsha Blackburn及Ted Cruz會面,而李與Rick Scott的會面地點在華盛頓國會山莊,李指當時是由「重光團隊」的成員要求Rick Scott見面,當時陳梓華就此曾向李說:「好!加油!」。
控方問及與Rick Scott會面的目的?李稱,是為展示香港示威及相關事件中「廣義上嘅Victim(受害者)」給美國參議員及眾議員,令他們有基礎去推動與香港有關的法案。李指,他不記得當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是否已通過,如已通過,便用作推動其他法案或幫助行使《香港人權與民主法》。

冀美參眾議員支持推動香港人權法案 包括制裁
法官杜麗冰問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會做甚麼?李指,會作為「political momentum(政治動力)」去推動美國支持香港的方案,據他理解,該法案用於「hold perpetrators of human rights accountable(向作案者追究責任)」,包括制裁。
李續指,會面由朱牧民安排,同行者包括「Veby」、「Sonia」及「Diana」,而前學民思潮成員李宗澤及理論天體物理學家「Shirley Ho」雖有參與其中,但沒出席會面,同日除與Rick Scott會面,他們亦與Ted Cruz、Todd Young及Marsha Blackburn會面,而就他所知,上述美國參議員及眾議員均屬於共和黨,「呢幾個都係當時關心香港嘅Senator(參議員)或者Congressman(眾議員)」。
朱牧民簡介會面流程 指會後再與議員幕僚商討
控方問及,李與Rick Scott會面前,有否與朱牧民商討?李指 ,11 月區選監選團時,朱牧民曾來港,兩人聊過天,後兩人在WhatsApp 交談。控方展示,李與朱牧民Telegram 記錄,顯示兩人曾以 TG call聊天,但李指不記得討論內容。而朱牧民在會面前,向李等人簡介會面流程,「就話喺 meeting上面,唔使go into(探討)好多嘅detail,因為雙方嘅 staffer(職員),Samuel Chu(朱牧民)係我哋staffer,會喺meeting 之後,會再去傾detail同埋concrete(具體)嘅嘢」,因此該會議「主要講幾個 victim(受害人)嘅故事,同埋有禮貌地去多謝佢哋關心香港事務就得啦」。
控方展示「重光團隊」Facebook於2019年12月11日發帖的相片,顯示李和朱牧民與 Todd Young 等人見面,「我記起另外嗰個chaperone(陪伴行程的人)就係 Katherine Cheng」,又指分別與每位美國眾議員、參議員見面,相關支出由他墊支,再向Project Hong Kong Trust 取回款項。

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為「重光團隊」建議制裁目標之一。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重光團隊」製作「制裁目標」名單 分4等級
控方再展示,同年12月16 日、「重光團隊」成員「momomo」轉發給李的文件檔案,封面寫着「Version 1 Nov 19 Profiles of perpetrators of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buse in Hong Kong(Confidential)」(初版 2019 年 11 月香港侵犯人權和民主加害者簡介(機密)」,提到相關資料在香港收集,並印有「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重光團隊」標誌。
制裁名單包括時任特首及官員、高級警務人員、港鐵人員、建制派政黨
李指,此文件是他們建議的制裁目標(sanction targets)。庭上文件顯示,將制裁目標分成 4 個等級:第一級是「縱容和命令侵犯人權行為的國家行為者(State Actors who Condone and Give Orders for Human Rights Violations))」,包括時任特首林鄭月娥、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時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等;第二級是「煽動侵犯人權行為的國家行為者」(State Actors including politicians, who instigate human rights violation),包括中國警察協會副會長曾偉雄、元朗區指揮官李偉文總警官等,主要是高級警員及行政會議成員;第三級是「協助和教唆侵犯人權行為的國家和私人行為者」(State And Private Actors Who Aid And Abet Human Rights Violations),包括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等;第四級是「Organization Who Facilitate Human Rights Violations」(協助侵犯人權的組織),包括建制派政黨新民黨、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自由黨等。

時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過百頁文件指制裁行動可保護美國利益
文件又指,美國實施制裁,可有效保障在港的美國公民安全、美國的國防及美在港的經濟利益 ( In the long run, the imposition of sanctions would be best safeguard the safety of American expats in Hong Kong,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U.S. financial interests in Hong Kong)。
李解釋,與美參眾議員見面後,就要促進後續行動,故李傳送制裁目標名單給朱牧民,讓他決定何時及如何將資料交予美國參眾議員一方。法官李運騰問及,製作制裁名單是誰的主意?李指不記得,
制裁名單傳送朱牧民 要求保密
李指,自己沒參與製作制裁名單,認為是由「重光團隊」其他成員制訂,但他「唔知咩人」。由於2019年11月美國擬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重光團隊」成員便不止一次討論制裁。李於2019年12月10日離港前往美國,與美國參眾議員會面,他當時不知道「重光團隊」成員正在制訂制裁名單,但他及後收到制裁名單的文件後,認為「咁大份嘢,應該都要時間整」,亦把該過百頁制裁名單轉寄給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創辦人朱牧民。
團隊曾討論制訂制裁名單
李指,他在團隊制訂制裁名單前,曾在「重光團隊」群組中參與討論有關制裁事宜,李前往美國與參眾議員會面,便希望李把制裁名單交給對方檢閱。李指,當年沒有特定群組討論制裁事宜,都是在「重光團隊」群組時不時有人提起制裁計劃,「大家傾一陣(制裁),又傾下第二啲嘢」,混合討論不同議題。
李稱,不記得當時「重光團隊」的Telegram 「大組」內有甚麼成員,也不肯定劉祖廸是否在「大組」內。法官李運騰問及「大組」內有多少成員,李答「幾十」。
控方引述李在Telegram向朱牧民發的訊息,指不信任「大組」內所有人及制裁名單要保密。李稱,因有數個「大組」,故不肯定訊息中指的群組,或討論制裁的「大組」多於一個。李引述Telegram訊息,指當時朱牧民亦同意該制裁名單保密。李解釋,當時他傳送制裁名單給朱牧民,因為「Momomo」或其他「重光團隊」成員認為如果要提議制裁目標,「呢個文件可以幫到手」。
該制裁名單僅用於美國 李:其他國家或有其他文件
法官杜麗冰留意到,李在Telegram訊息中指,除非問過李本人或「yellow gibbons」,否則不可向其他人展示該制裁名單,問到「yellow gibbons」是誰人?李指,是其中一個「重光團隊」、有協助美國相關活動的人,但不知對方真名。
李亦供稱,該制裁名單應該是特別用於美國,而其他國家應該有其他文件,因該名單有特別提到美國。控方指,是否就像一個模板,而其他國家的制裁名單則會更換了「美國」一詞。李指不清楚會否有其他刪改,而如果他要向其他國家展示制裁名單,須另外再向「Momomo」或其他成員索取,他亦沒收到過其他文件,他同意上述說法只是他的設想。
控方另指,朱牧民向李傳訊息,提到如果與美國國務院有「off record」的討論,可以有進一步資料「strengthening the case(加強方案)」。李解釋,朱牧民提到的「case」可能是指制裁,也可能是其他方案。李亦在對話中提到「no list from pan-dems, no list from demosisto, not from HKIAD - but Joey knows…」,李宇軒稱「Joey」即「Joey Siu(邵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