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崩潰曾是多麼接近

博客文章

崩潰曾是多麼接近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崩潰曾是多麼接近

2024年03月21日 18:30 最後更新:12月31日 16:26

香港完成23條立法,海外流亡人士難免大肆批評。被通緝的前學民思潮成員許穎婷,在臉書上發表文章,值得一記。

許穎婷指8年前學民思潮宣布停運,見證一個時代的終結。當時組織內部出現路線分歧,所以決定解散,但她很慶幸曾經參加學民思潮,開展了中學生都會關注社會和參加遊行的年代。她説:「5年中學由2011年到2016年,慶幸自己就在香港公民社會最蓬勃的時代中成長,隨便落去旺角就有論壇可以聽,週末抬着一張枱一支旗一支公就可以去地鐵站擺站派單張,官員落區就踩佢老母場;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不同的網絡駡戰,踢喼整喊細路又嘈,左膠前左膠後咁鬧嚟鬧去。那時候的香港,民主曾是多麼接近的概念。」

許穎婷帖文真的發人深省,但不是從她的角度,而是從另一個完全相反的角度。回想2012年,那一年特首梁振英在3月當選,在他還未上任之際,已經有一場風起雲湧的反國民教育運動在等待招呼他。當時大量網上不知名的激動宣傳,令到一批中學生走到台前,成為反國教運動的主角,他們就是後來的「學民仔」。

人在途中,如在夢中,觸發他們上街可能只是一些傳媒的煽動,一些網絡的留言,一些朋友間轉發的帖子,甚至是一幅手機內流傳諷刺政府的圖像,整個社會就被動員起來,學生就成為主角,最後成功推翻國教,把剛上場的新政府打殘。

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為2014年的佔中鋪路,而這班年輕的激進分子,就成為2019年的黑暴中堅,許穎婷所懷念的事情,正是一幕幕的負面教材。

一,無盡的非法集會。許穎婷所謂的「一張枱一支旗一支公一張就可以去地鐵站擺站派單張」,其實就是去散播反對政府的煽動宣傳單張,本來有法例可管, 但是由於反對運動聲勢浩大,官員更加被戴耀廷的「違法達義」理論嚇怕,覺得道理在對方口中,有法都不敢執。從肆無忌憚的落區擺枱派煽動單張,到非法佔領,再到全港暴動,這是一個線性的過程,由小到大,由和平到暴力,港獨星火,可以燎原。

第二,激烈的反政府運動。許穎婷一句「官員落區就踩佢老母場」,相信就是當年學生的心底話, 這十個字包含太多意思。這批街頭的革命小將,兇狠勇武,再加蘋果日報和其他網媒大力推波助瀾,官員膽顫心驚。再加上無日無之的司法覆核,天天喊官員落台的政治口號,以及立法會的無盡拉布,政府弱得不能再弱,施政寸步難行,去到最後,立法會財委會一年應批出一千億的工務工程撥款,最後只能批出百多億,政府連工程顧問的數都找不到,要打電話去跟工程公司講,「對不起立法會錢還未批出來,希望下個月能找到數給你」。有工程公司就此因資金周轉不靈而結業裁員。受難者無聲無息,施虐者氣焰囂張,整個社會完全變質。

三,瘋狂的反中運動。許穎婷口中的「踢喼整喊細路,大罵左膠」,就是當時激進勢力排斥傳統泛民、全面反中的最佳寫照。如果傳統泛民過去尚有一絲的家國情懷,就在這場暴烈的運動中消耗殆盡。自由行本來帶旺了香港的生意,但港獨思潮就借題發揮,變成狙擊内地旅客的政治運動,餘毒至今未清。部分內地旅客不想再來香港旅遊,都和過去的反中示威有關。

在許穎婷眼中「民主曾是多麼接近」,換一個角度,其實是「崩潰曾是多麼接近」的概念。在激進的港獨思潮衝擊下,香港的政治體制瀕臨瓦解,整個社會幾近崩潰。最後逼得中央出手撥亂反正,香港才能重拾政治穩定。香港在2019年的暴力去到放火燒人的境地,如果許穎婷們還未醒,相信她們永遠也不會醒了。

在歷史的進展中,每一次挫折,都是一個社會良好的學習經驗,如果沒有2019年如此恐怖的黑暴事件,恐怕23條立法亦很難如此順利通過。一個強健的社會,就是在錯誤中學習前進。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這是中美軟實力的血拼

 

中國人爲特朗普改了一個混名,叫做「川建國」,實在難以想像特朗普執政才100天,就會對中國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加拿大選舉剛剛結束,本來執政自由黨在上任總理杜魯多領導下,向特朗普叩頭,搞到民望急滑,不過接任的卡尼「冷手執個熱煎堆」,乘着特朗普壓逼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個州的風頭火勢,強硬回擊。結果加拿大人同仇敵愾,重新支持自由黨,令卡尼勝選。

這個戲劇性的轉折,或許從加拿大人買咖啡的習慣已經可以看到。加拿大人最近痛恨美國,將「美式咖啡」改名爲「加式咖啡」,抵制美國的Netflix和迪士尼,取消到美國旅遊的計劃,甚至沽售在美國擁有的渡假房產。相信加拿大人現在也開始明白,當日緊跟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實施100%的進口關稅,是傻得很徹底的行爲。

特朗普的殺傷力,從一個民調已經看到。據調查公司IPSOS最近公布對29個國家共2萬名成年人的調查顯示,環球受訪者認爲「美國對世界事務總體上有積極作用」的人數比例,從半年前的59%急降13個百分點到46%;相比之下,中國就在同一份報告中首次超越美國,從半年前有39%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總體事務有積極作用,急升到49%。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調查在3月21日至4月4日進行,特朗普在4月2日開始向全世界徵收極其離譜的超額關稅,但調查未能反映之後環球洶湧的民情。如果現在再進行同樣調查,恐怕中國領先美國的百分比將會更高。美國政治學家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提出的一個「軟實力」的概念,奈伊曾任美國負責國際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深明美國操控全球之術。他認為自冷戰以來,美國除了靠軍事和經濟的「硬實力」領導全球之外,還懂得用「軟實力」讓全世界折服。美國有讓世界艷羨的科研能力,長期標榜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向世界輸出美式流行文化,這就是美國真正的實力泉源。

不過特朗普上任100天,就完全摧毀美國的「軟實力」。在世人的眼中,美國不僅沒有變得更加偉大,她的商品服務以至於文化,就成爲過街老鼠,特別是在盟友中的厭惡感尤大。由於美國對親密的朋友也肆意霸凌,在上述民調的29個受訪國家之中,對美國印象較好的反而是南美洲或者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那些認爲美國對世界總體事務擁有積極作用的人數少於40%門檻的國家,反而是美國的緊密盟友,包括英國、意大利、愛爾蘭、澳洲、西班牙、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荷蘭和加拿大。

特朗普在這場關稅當中,叫全世界的國家來跟美國談判,去「親吻我的屁股」。當世界各國面對霸凌顯得又怕又怒、彷徨無助之際,中國就選擇和美國硬扛,反加美國關稅。中國外交部4月29日在公衆號發布中英文的重磅視頻,題爲《不跪!》,強調面對美國關稅打壓中國不跪,「因爲我們深知中國不退,弱國的聲音就有人傾聽,霸權的欺凌就有人阻擋,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護」。

外長王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議的時候,狠批美國拿關稅作籌碼,向國家漫天要價,如果選擇默不作聲、妥協退出,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王毅呼籲金磚國家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

中國已經成爲全球反抗美國關稅霸權的先行者,發動全球南方國家和美國抗爭。有歐洲外交官私底下也表示,對中國強烈反抗美國的關稅霸凌十分讚賞,認爲只有中國才夠膽這樣做。其他國家在中國起來反抗之後,就採取觀望態度,和美國的談判時也採取拖字訣,不談怕惹怒美國,但是談的時候也不具體還價,談完和沒有談一樣。

國際社會就很像一個森林,不但比拼硬實力,還在比拼軟實力,不但比拼國家的力量,還比拼國家領袖的領導力,以及國民的堅韌性。

如今在中美第一回合的比拼中,美國這個惡霸就顯得相當無助,遇上中國的強硬反擊,遇到中國外交部發布《不跪!》的影片,連特朗普都選擇避而不戰,改爲由財長貝森特出來為特朗普執政100日總結,聲稱他得的數字是貿易戰會令中國1000萬人失業。不過,這一套靠嚇的話術,現在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中國有意和美國硬扛下去。在這場軟實力的血拼中,中國已佔盡上風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