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就黃大仙停電事故約見中電總裁表極度關注。當局表示,近期中電發生多宗電力驟降和供應中斷事故,頻密程度令人擔心中電服務水平是否下降,認為今次不能當個別事件看待,要求中電出資、由機電署聘獨立顧問複檢過去3年所有電力驟降和供應中斷事故。
黃大仙區發生停電事故 (民政事務總署fb圖片)
而就昨晚的供電事故,機電署已按《電力條例》要求中電盡快查明整件事故和成因,四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
當局要求獨立顧問要全面檢視供電系統安全設計、抵禦外在因素影響的能力、維修和預防性維護安排、物料採購和驗收制度、監督和質量保證水平、人員資歷、培訓和再培訓要求;及就如何提升電力供應的穩定和可靠性,減少未來發生事故機會作出全面建議。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就昨晚黃大仙停電事故約見中電總裁 (政府新聞處圖片)
機電署會和中電成立特別工作組,在12個月內完成工作並提交報告,機電署署長會邀請本地專家學者,成立督導小組監督獨立顧問的工作和就報告給予意見。環境及生態局會續與中電就修改《管制計劃協議》增加罰則條款進行商討,促使減少電力事故發生。
當局表示,中電有必要從公司文化和整個電力供應系統的管理制度入手,找出問題所在,從根本改善,減少未來發生事故機會,維持一直以來香港賴以為榮的穩定可靠電力供應。
當局要求中電就昨晚的供電事故,盡快查明整件事故和成因,四星期內提交詳細報告。(民政事務總署FB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政府重視產品過度包裝情況,環保署於3月底推出《減少使用包裝約章》,推動在商界建立減廢文化。對於有意見認為立法規管更為有效,他認為市場上的包裝五花八門,不容易立法統一,宜先試為行業提供減少包裝指引,讓政府和行業掌握如何進一步減少包裝。
謝展寰說,今屆政府努力推動源頭減廢及擴大回收網絡下,都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棄置量已連續3年下降。網誌圖片
謝展寰在網誌表示,已有102家本地及跨國企業簽署了《約章》,包括超市、物流業、電子商貿業、酒店及旅遊業、電子產品及電器業、飲品製造業等,企業亦會鼓勵上下游供應商、業務夥伴和客戶減少包裝物料。
網誌圖片
他提到近年網購盛行,電商為確保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免受損壞,往往有額外包裝工序,可能導致過度包裝。當局樂見企業積極回應《約章》,探索改善包裝的方案,例如以蜂窩包裝紙取代塑膠材料、採用合適尺寸的包裝設計等。
環保署會為參加《減少使用包裝約章》的企業提供包裝減量建議,並協助準備包裝相關數據,以符合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中有關產品包裝的披露要求。網誌圖片
謝展寰說,今屆政府努力推動源頭減廢及擴大回收網絡下,都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棄置量已連續3年下降,由2021年平均每日11358公噸,減至去年平均每日10510公噸,較2023年減少3.4%,較2021年減少共7.5%。而「綠在區區」去年收到的回收物為41800公噸,較2023年上升近60%,到訪人次亦大幅上升,顯示政府積極推動回收的成效。
《減少使用包裝約章》甫推出便有102家企業簽署,承諾實行包裝減量。網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