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菲律賓外傭涉嫌將一名11個月大男嬰拋上床及拍打男嬰屁股三下,被控兩項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襲擊罪,案件今天(14日)提堂。
不少家有長者或幼孩的家庭,都會在家中安裝閉路電視,以防萬一。(資料圖片)
案發本月12日。男嬰事發後大哭,家用閉路電視系統自動通報男嬰父親,男嬰送院檢查後發現沒有表面傷勢,菲傭被控兩項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襲擊罪,案件今天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被告暫時毋須答辯。裁判官應辯方要求,將案件押後至7月26日再訊,以待辯方索取涉案文件。
52歲女被告被控於6月12日在荃灣一個單位,身為超過16歲而對一名11個月大男嬰兒X負有管養、看管或照顧責任的人,兩度故意襲擊X,其方式相當可能導致X受到不必要的苦楚或健康損害。
西九龍裁判法院。 資料圖片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疫後復常以來,整體虐兒個案數字一直大幅上升包括入院個案,當中涉及性侵個案亦增加。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香港紅十字會網站圖片)
葉柏強留意到近年社署有關虐兒數據庫中,超過三分一的個案涉及性侵,當中不少與互聯網有關。他說近年警務處聯同衞生及福利界合作推出一系列漫畫繪本,希望協助小朋友以至家長更多認識有關風險。
葉柏強提醒家長,科技發展下,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一定越來越多,趁子女年紀還小時應陪伴他們一起用電子產品,教導他們如何善用資源。他提醒家長亦應留意,子女玩網上互動遊戲會否認識了一些壞分子,令到他們不必要地面對性侵或受網上滋擾風險。
示意圖。設計圖片
他亦建議兒童及青少年養成運動習慣,要有足夠休息及睡眠,課餘時不要過分使用電子產品;根據世衞建議,一般中小學生每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最好是兩小時內。
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不論本地或海外研究亦指出,若青少年使用互聯網時間越長,精神健康越差,認為或可透過適當規限,教導他們不要長時間上網。他又認為同時要為青少年提供更多選擇,引發他們的興趣,形容整個社會要集體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