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膚科醫生揭常見洗頭誤區,並教正確清潔方法,幫助維持頭髮和頭皮健康。
不當洗頭方法恐導致頭皮不適或脫髮
每日洗頭仍覺得頭皮發癢有異味,甚至還出現脫髮現象,這可能是錯誤洗頭方法所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生楊淑霞對此提供了一套科學的洗髮指南,幫助大家避免常見的洗頭誤區,並保護頭髮免受損害,維持頭皮健康。

示意圖
正確洗頭方法
楊淑霞指出,正確洗頭方法強調「先梳頭再洗頭」,且應該避免來回揉搓,這樣能夠有效保護頭髮結構和頭髮。
正確洗頭步驟
1. 洗頭前梳頭
在乾髮狀態下使用寬齒梳或按摩梳將頭髮梳通,這樣可以減少洗頭時因打結造成的拉扯斷裂。此外,梳頭能初步去除頭髮上的灰塵和油脂,提高後續清潔效率。

示意圖
2. 溫水濕潤頭髮
用約40℃溫水充分濕潤頭髮2至3分鐘,避免使用高溫水刺激頭皮。
3. 將洗髮水揉搓起泡
在掌心將洗髮水搓揉至起泡後均勻塗抹於頭髮上,避免直接倒在頭皮上,以免造成局部濃度過高。

示意圖
洗頭手法
1. 指腹按摩
用指腹從前向後打圈按摩頭皮,避免用指甲摳挖頭皮,導致頭皮損傷或增多頭屑。
2. 順向沖洗
順著毛髮生長方向輕輕抓取髮絲,避免來回揉搓破壞毛鱗片結構。
護髮與吹乾
洗完頭後的護理同樣重要,將護髮素或發膜塗抹於髮梢,注意避開頭皮,停留數分鐘後沖洗乾淨,之後使用毛巾按壓吸乾水分後,及時用中檔溫度的吹風機將頭皮吹乾,特別是油性髮質更應及時吹乾頭皮,髮絲吹到8至9成乾後塗抹護髮精油。

示意圖
常見洗頭誤區
楊淑霞醫生指出,避免在頭髮濕潤時強行梳理,因為濕髮時毛鱗片會張開,摩擦力增大,容易導致髮絲分叉和斷裂。同時,避免使用高溫水洗頭或用指甲抓挖頭皮,這會加速頭皮油脂流失,引發頭皮炎症,最終導致脫髮。另外,長時間保持濕髮狀態會滋生細菌,而毛巾揉搓會加劇毛鱗片的損傷。
其他注意事項
1. 洗頭頻率
油性頭皮1-2天/次
中性2-3天/次
乾性3-4天/次
2. 特殊人群
高血壓、頸椎病患者避免仰躺洗頭,建議直立或前傾姿勢。
楊淑霞醫生提醒,洗髮水無法真正解決脫髮問題,過度依賴強去油的洗髮產品可能會破壞頭皮屏障。頭髮健康更多依賴於正確的護理習慣和整體健康狀況,例如減少熬夜、避免濕髮受涼等,這些對維護頭髮和頭皮健康至關重要。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