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媒報道,這個清明假期,不少遊客在全國各地的景區,與「機器人」偶遇。因自今年2、3月以來,機器人已迅速在各地登山區滲透,由以往景區景點的「新奇點綴」進而成批地「爆發式」進入,成為遊客的「新寵」,帶動文旅服務大升級。
泰山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李剛4月6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清明假期這幾天,外骨骼機器人出租每天爆滿,有遊客等了2個小時。泰山的自然及人文風光集中在有7000多級樓階的紅門到玉皇頂路段,以中天門到南天門這段陡坡。
山東雲門山風景區清明假期試推「外骨骼機器人」輔助服務。 「青州雲門山風景區」圖片
今年1月底,由泰山文旅集團和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登山助力機械人首次在泰山景區內試用,3小時80元,使用這款「動力裝甲」後,原本約3小時的攀登時間可縮短一半。
機器人僅重1.8kg,運用先進的人體工學設計以及動力、電子和AI算法等核心技術,可感知下肢的每一個運動趨勢,及時給予恰到好處的助力,可以連續走5個多小時。最大15Nm的運動助力,可有效減輕雙腿負擔,從而助力遊客輕鬆登頂泰山。
3月以來,外骨骼機器人已在三門峽靈寶漢山、保定白石山、銀川賀蘭山等景區亮相,安徽黃山、陝西鬼谷嶺、江西上饒靈山景區等也已宣布將推出此服務。
雖然山岳景區多有纜車服務,但不少遊客偏愛與大自然零距離徒步遊覽,外骨骼機器人便成為「登山神器」。
峨眉山近年亦持續進行健行活動,因路長陡峭,體力消耗大,景區已進行外骨骼機器人測試,計畫在萬年寺附近及雷洞坪至金頂路段使用,提升遊客「健行拿捏峨眉山」的趣味性和體驗感。
景區管委會文旅局局長堯斌接受《四川日報》訪問稱,去年峨眉山景區接待遊客621萬人次,全程徒步登山的超過7%,高山區從接引殿徒步到金頂的遊客接近28%。」由於登山客量龐大,相信有外骨骼機器人力將助力不少。
雁蕩山景區是《瑯琊榜》取景地。
3月31日,雁蕩山景區也趕在清明小長假前引進1台機器人、5台機器狗。在懸崖餐廳,「它們」與遊客互動、合照,登山客驚嘆聲中,穩步穿過「天空之橋」。
溫洲市雁蕩山風景旅遊管委會旅遊管理處副處長葉金濤表示,景區的「機器人策略」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機器人、機器狗在大龍湫、靈峰等核心景區開展迎賓服務和互動表演,機器人能錄下遊客和它握手、打招呼的第一視角影片。
第二階段是發展場景應用,包括客製化語音互動、舞蹈、太極舞劍、茶藝表演、陪伴爬山等功能,提升遊客體驗,發掘新增長點。
《神鵰俠侶》也在雁蕩山風景區拍攝。
作為熱門影集《瑯琊榜》、《神鵰俠侶》取景地,第三階段則將推出仙俠類的雁蕩山機器人IP,配對打造系列主題活動、短劇、直播,探索形成景區機器人IP應用矩陣,也正是各地景區的「文旅+機器人」三部曲。
在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恩施大峽谷等地,機器人、機器狗的表演受遊客追捧。據《極目新聞》報道,機器狗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大峽谷跳舞、倒立、翻滾,與遊客握手﹕
3月底,宇樹科技的G1機器人於成都市文旅發展大會「走秀」,不久將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上崗」,進行多語種景點介紹、遊客導流、娛樂表演。
萍鄉武功山景區引入機器狗輔助巡邏。 「武功山景區」圖片
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點亦正測試主要用作安保巡檢的四輪機器人「小雨」,當發現有遊客越過道路、護欄靠近水岸時,就提醒要注意安全,遠離水面;另「小雨」的熱成像溫感攝影機,可發現冒煙點、確定火源;還能對樹木進行健康評估,判斷是否出現病蟲害跡象。遊客如遇異常情況,長按它肩上的「SOS」按鈕,即可與工作人員聯絡。
在武功山景區,據《澎湃新聞》報道,景區已引進和預訂外骨骼機器人、機器狗、人形機器人,並發出「招募令」,邀請各類機器人、無人機等廠商來武功山共同探索科技與自然的無限可能。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向全球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令全球供應鏈陷入大混亂。《人民日報》11日發表題為「美『關稅訛詐』嚴重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的文章,指美國扭曲全球市場資源配置,損人不利己,試圖通過關稅迫使製造業回流,但反而加劇供應鏈斷裂與產業空心化風險。
文章又提到,中美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是「誰依賴誰」的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贏的雙向選擇。歷史和現實已表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威脅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需視對方的發展為機遇而非挑戰,把對方當作夥伴而非對手,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擔起大國責任,讓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更具韌性。
全文如下:
「濫施關稅後,物價將會漲到何種程度?」不少美國媒體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面對可能面臨的漲價、供應短缺,美國消費者憂心忡忡,甚至開始囤積物資。美方採取的經濟極端主義做法,不僅違反經濟規律,人為切斷歷經數十年形成的成熟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干擾各國經濟發展,更將嚴重損害包括美國民眾在內的各國人民福祉。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與發展,是生產要素在全球市場配置效率最大化的自然結果。中美兩國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產業、勞動力、資源禀賦不同,決定了雙方產業結構互補、資源配置互補、市場輻射互補,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鏈供應鏈分工合作,這是數十年市場競爭淬煉出的效率最優解。
中方近日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以大量事實表明,中美經貿合作促進了美國產業升級,為美國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美國從中國進口大量消費品、中間品和資本品,支持了美國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的發展,豐富了美國消費者選擇,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美國民眾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實際購買力。
在與中國經貿合作中,美國跨國公司透過整合兩國要素優勢提升了國際競爭力。中國承接了美國企業的部分生產環節,使得美國能夠將資金等要素資源投入創新和管理環節,集中力量發展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帶動產業向高附加價值、高技術含量領域升級,降低了美國國內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保護的壓力。
中美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是「誰依賴誰」的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贏的雙向選擇。2024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達6,882.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7%。中國美國商會發布的報告顯示,53%的受訪企業預計2025年將增加在華投資。2024年進博會上美國企業參展總面積最大、鏈博會上參展美國企業數量在境外參展商中居於首位;蘋果公司的200家主要供應商中有超過80%在中國生產;亞馬遜第三方賣家依託中國供應鏈維持價格競爭力鏈中美產業供應品供應商中有超過80%在中國生產;亞馬遜第三方賣家依託中國供應鏈維持價格競爭力鏈中美產業供應品供應商之間始終指向效率、邏輯,為各利益相關方提供了廣泛的生產機會,收益與全球生產效益。
美「關稅訛詐」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扭曲全球市場資源配置,損人不利己。美國政府試圖透過關稅迫使製造業回流,但事實上,關稅將透過產業鏈供應鏈逐級傳導,加劇供應鏈斷裂與產業中空化風險,不僅難以達到重振製造業的目的,反而將削弱其產業基礎。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發出警告,美國政府施加的廣泛懲罰性關稅將在大西洋兩岸造成嚴重損害,不僅無法解決雙邊貿易問題,反而會引發一場互設壁壘的升級對抗,受損的不僅是歐洲企業的出口利益,也將嚴重阻礙美國自身產業的轉型升級。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認為,美國針對全球貿易體系的激進政策正在破壞美國主導建立的開放貿易體系,將令美國經濟付出慘痛且深遠的代價。
歷史和現實表明,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各國共同利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威脅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面對全球經濟成長乏力等共同挑戰,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尤其需要視對方的發展為機會而非挑戰,把對方當作夥伴而非對手,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擔起大國責任,讓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更具韌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