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兒科醫生:開學留意「三疫夾擊」 預防最重要不主張小童長期戴口罩

社會事

兒科醫生:開學留意「三疫夾擊」 預防最重要不主張小童長期戴口罩
社會事

社會事

兒科醫生:開學留意「三疫夾擊」 預防最重要不主張小童長期戴口罩

2024年08月27日 13:36 最後更新:16:25

暑假即將結束,小朋友陸續要上學,兒科專科醫生提醒家長注意「三疫」感染風險,即流感、新冠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對1歲以下嬰幼兒特別危險。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根據衞生署定期監測數據,呼吸道合胞病毒趨活躍,樣本測試呈陽性佔比由本年初的0.34%,增至本月中的2.15%。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指出,下周開學後,學童之間接觸更頻繁,病毒傳播風險會明顯上升。若學童受感染,家中特別是1歲以下嬰兒也有感染的風險。由於嬰兒氣管較幼,加上未發展完善,一旦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引致較嚴重併發症,甚至需要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透過患者飛沫傳播,一般病徵與上呼吸道感染類似,包括發燒、流鼻水、咳嗽,如嚴重的話,可引發小支氣管炎,氣促、呼吸阻塞。目前未有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供小朋友接種,但孕婦接種成年人版的疫苗後,可產生抗體,胎兒會有一段時間受母體的抗體保護,出生後亦可以減少感染機會。

關日華。網上圖片

關日華。網上圖片

關日華指出對付病毒,預防最重要,但不主張「一刀切」要求小朋友長期佩戴口罩,應教導他們在適當時候,例如通風不理想,周遭有人出現病徵,或本身受感染才戴口罩,同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關日華指部分家長對打針存有謬誤,他呼籲家長相信科學及專業人士的意見,安排子女接種疫苗。

關日華。網上圖片

關日華。網上圖片

農曆新年假期結束,學生陸續復課。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關日華表示,日本、南韓及內地等地都爆發流感,不少去完這些地方旅行的市民感染到流感,預期本港整體流感個案會持續上升,隨著學生返回校園,人與人的接觸增加,容易將病毒傳開去,學童流感數字會升。

流感疫苗。 資料圖片

流感疫苗。 資料圖片

當局表示,今年參與到校注射流感疫苗的學校顯著增加,98%學校已完成或正安排打流感針,但6個月大至不足兩歲幼兒的疫苗接種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只有約兩成。關日華表示,幼兒感染流感後出現併發症的機會較高,包括腦炎,接種疫苗有助產生免疫反應,但部分家長對打針存有謬誤,他呼籲家長相信科學及專業人士的意見,安排子女接種疫苗。

示意圖

示意圖

關日華指出,去年流感持續長達28個星期,今年情況未明,現時接種流感疫苗仍然不遲。他又說日本及內地等地,有機會由流行甲型流感轉為乙型流感,疫苗一併應付到這兩種流感,建議盡快接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