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收到有從事餐飲業的人士反映,出現開工不足以及求職困難的情況,建議當局考慮先停止部分行業的輸入外勞計劃。
施麗珊。資料圖片
施麗珊於電台節目中表示,開工不足涉及不同因素,包括食肆生意不理想,部分要結業或提早關門,令員工開工時數減少,施麗珊表示,去年開關時巿道一度不錯,到今年普遍情況轉差。對於當局表示,會在實行優化輸入勞工計劃兩年期屆滿前適時檢討,施麗珊認為,現時經濟情況改變大,應該在計劃實行半年後就檢討情況,如果相關行業並不興旺甚至面對困難,應先停止相關行業輸入外勞。
資料圖片
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在同一節目表示,現時行業仍然面臨「請人難」問題,聘請廚師、侍應及洗碗工等都有困難,亦未有聽到業界有全職需要轉兼職的情況。他認為,近期不少食肆生意下滑,「搶人」情況減少,但人手仍然緊張。梁振華又說,現時行業申請外勞數目大約兩萬多人,政府批出約8千人,正式到港的外勞只有大約3千人。
李家超表示非常關心外勞被剝削問題,已經成立跨部門調查隊,由勞工處、警方等組成,重申無論是本地勞工還是外來勞工,均受到勞工法例保護,強調會大力打擊、依法嚴懲。
李家超。資料圖片
李家超說,有很多是涉及代理、中介或「艇仔」,如有違反任何制度或法律,一定要依法處理。他說,在輸入勞工方面,政策是以本地就業優先,會確保本地工人的工資,任何輸入勞工的工資不能低於行業中位數,以確保本地工人工資受保障,亦確保不會有廉價勞工。
早前有30多名聯合醫院重建項目工程的外勞,在地盤外抗議,不滿管理公司向他們徵收中介服務費,以及不同的額外費用。資料圖片
他又說,整個勞工政策重視培育本地勞工,即使是在輸入勞工時,也要求每位外勞每月支付400元培訓費用。而根據補充勞工計劃,輸入任何勞工都需經過四星期的招募,勞工處會審視程序。
李家超強調,政策是以本地工人為先,輸入的外勞是輔助亦是短暫,又說勞工市場部分領域有短缺,但會嚴格審批,當局會平衡,既要保障本地勞工,亦要確保行業運作有足夠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