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積極引進全球各地的家族辦公室,截至今年5月,已有89間家辦落戶香港,並有超過130間家辦表示正準備到香港發展。德勤民營企業與私人客戶服務香港主管合夥人劉明揚表示,自去年5月以來,德勤已簽定約50份設立業務約定書, 協助來自內地和東南亞等地的家辦落戶香港,並處理包括稅務等事宜。
劉明揚認為,合資格家族成員可通過「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來港定居,不只能接觸大灣區機遇,亦可轉變個人納稅身分,節省部分個人稅款,認為政府推出新入境計劃與稅務寬免是「組合拳」,有助改善香港整體家辦環境。
Shutterstock圖片
他指出,香港與內地互聯互通機制成熟,建議當局研究設立「家辦通」,允許內地高淨值人士以人民幣兌換成外幣,經香港單一家族辦公室到境外投資。他又指,計劃初期可以限制匯兌額度,並只可投資低風險資產。
德勤
他又說,現時落戶香港的高淨值人士大多主要來自內地,認為香港應進一步走向世界,建議港府可加強在歐洲和中東市場推廣,把香港發展成國際家族辦公室樞紐。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全球政經環境複雜,反而對香港的家族辦公室業務更為有利,因為香港的投資環境穩定,亦有預見性,可讓投資者或家族辦公室的財富增值或保值。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許正宇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說,過去3年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已由一個概念變成產業或業務,根據統計,現時本港有約2700間家辦,當中超過3成的財富管理資產超過1億美元。他又指,香港的家辦生態圈已越來越成熟,加上私人機構的資源配合,有信心短期可累積至超過3000間。
許正宇又提到,政府正構思如何讓私募基金在申請稅務優惠時更加便捷等,同時正草擬修例,擴大家族辦公室享有稅務寬免的投資範圍,涵蓋包括私人借貸、虛擬資產、碳信用等,目標明年提交立法會審議,希望能追溯至今年4月1日生效。
香港日前舉辦第三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吸引家族辦公室投資。被問到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業務的事件,會否影響家族辦公室投資本港的意欲,許正宇表示,看不到論壇上有人關注,反而聚焦如果想在香港設立家族辦公室,有何措施和優惠。
他又說,根據投資推廣署數字,有打算或決定落戶香港的家辦大約有160間,約四分一來自歐美,因此絕無影響香港作為吸引資金及家辦落戶的理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