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DeepSeek秒答「如何1秒辨別香港人」 網友爆笑:錯到離晒碌

社會事

DeepSeek秒答「如何1秒辨別香港人」  網友爆笑:錯到離晒碌
社會事

社會事

DeepSeek秒答「如何1秒辨別香港人」 網友爆笑:錯到離晒碌

2025年03月30日 11:30 最後更新:12:44

DeepSeek 震撼全球科技界,不僅引發資本市場對AI技術與產業未來走向的深刻反思,AI的使用也對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日前深圳自媒體「深圳微時光」向DeepSeek提問,請DeepSeek列出多個在深圳辨認港人的方法,答案曝光嫌棄網民熱烈討論。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深圳微時光」向DeepSeek以「在深圳,如何一秒辨別香港人」發出提問,而DeepSeek給予的回答如下:

更多相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DeepSeek的回答引來網民爆笑熱議:「真心,我未聽過有香港人講停車埸係泊車埸囉」、「完全錯晒,係大陸俾錢我都未摸過褲袋搵八達通,只係褲袋拎電話出嚟」、「錯到離晒碌」、「其實最簡單分辨就係,買野埋單時會講『給我一個膠袋(普通話)』 就一定係香港人」、「未聽過有香港人唔叫停車場反而叫泊車場」。

不過小編再以同樣問題查詢DeepSeek,AI似乎已經調整問題答案:

在深圳這樣與香港高度融合的城市,快速辨別香港人需要更細致的觀察。以下是一些基於文化和行為差異的參考方向(但需注意個體差異較大,避免刻板印象):

1. 語言細節

口音特征:香港人即使說普通話,常帶粵語腔調(如平翹舌不分、聲調偏平、尾音拖長),例如“吃飯”可能發音為“食飯”(粵語直譯)。

用詞差異:

習慣用粵語詞匯:比如“雪櫃”(冰箱)、“沖涼”(洗澡)、“拍拖”(談戀愛)。

中英混雜表達:如“我今日去shopping”(普通話更常說“逛街”)。

數字讀法:粵語中“二”和“兩”區分嚴格(如“兩點鐘”不會說成“二點鐘”)。

2. 生活習慣

支付方式:

香港人可能更習慣用現金或八達通(深圳多用微信/支付寶)。

使用微信支付時,可能綁定香港信用卡(需外卡標識)。

手機輸入法:習慣用繁體字輸入(如手機鍵盤顯示繁體候選詞)。

購物偏好:

更關注進口商品(如日韓藥妝、歐美品牌)。

在便利店可能尋找香港常見的飲料(如維他檸檬茶、出前一丁泡面)。

3. 穿著與細節

潮流風格:香港年輕人偏愛日系、街頭風(如寬松T恤、工裝褲),或注重品牌小眾化(如選擇日本潮牌BEAMS、韓國ADLV)。

隨身物品:

攜帶八達通卡(可能掛在手機或鑰匙扣上)。

使用香港運營商電話卡(如CSL、3HK,信號顯示“香港網絡漫遊”)。

4. 行為習慣

排隊禮儀:對插隊容忍度較低(可能直接提醒或皺眉)。

垃圾分類:下意識尋找垃圾桶分類標識(香港垃圾分類更嚴格)。

對冷氣的敏感度:香港室內冷氣通常較低,部分人可能對深圳商場/地鐵的冷氣強度習以為常。

5. 文化符號

社交媒體:習慣用Instagram、WhatsApp(內地多用微信/微博)。

話題偏好:聊天時可能提到TVB劇集、廣東歌(如陳奕迅、Mirror男團)。

需謹慎判斷的情況

深港融合群體:許多香港人在深圳長期生活,已適應內地習慣(如熟練使用支付寶)。

反向差異:部分深圳本地人也會說粵語、穿潮牌,容易混淆。

法律邊界:查看身份證涉及隱私,不建議主動要求。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總結建議

最直接的方式是通過語言交流(如用粵語試探反應),或觀察其消費、支付習慣。但需謹記:深圳作為國際化都市,人群高度多元,僅憑表象判斷可能失準,尊重差異、避免標簽化才是關鍵。

近日,一位香港女網友指買魚時,魚販阿姨神秘地送了條「特別食材」。然而,沒想到蒸煮後卻發現食材酷似男性生殖器官,令她「笑到肚痛」,更上網分享該趣聞!

神秘食材令人想入非非

該網民在帖中表示,阿姨送完食材給她後,還特意囑咐:「係好嘢嚟,切幾刀連魚一齊蒸就得」。樓主以為只是普通的魚卵(俗稱「魚春」),便簡單沖洗後直接上鍋蒸煮。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FB圖片

然而,當鍋蓋掀開的瞬間,眼前的景象讓她目瞪口呆——蒸煮後的食材不僅顏色變得更為鮮豔,其形狀更是出人意料地酷似男性生殖器官。頂部殘留的血絲在蒸煮過程中變成白色附著物,讓整體造型更加惟妙惟肖。這突如其來的視覺衝擊讓當事人「笑到肚痛」,事後她更坦言,食材的氣味「好腥」!

網友腦洞大開

這則貼文迅速在「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等社群平台引發熱烈討論。網友們紛紛發揮創意留言:「呢碌嘢好有可疑」、「以形補形?」、「建議你去確認吓,魚檔姨姨個老公係咪安好」、「勝哥尋晚出軌俾人剪咗」等幽默評論層出不窮。

知情人揭真相

在一片調侃聲中,不少懂行的網友指出,這其實是珍貴的「龍躉扣」——即龍躉魚的胃部。有經驗的網民分享,這種高級食材處理相當講究,「要剪開用鹽/生粉洗,刮走所有血絲同潺」、「試過打邊爐幾好食,要煮耐啲」。據悉,品質好的龍躉扣每個要價30港元,需要經過特殊處理才能去除腥味,若處理不當就會「又韌又腥」。

FB圖片

FB圖片

專家教煮法

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證實,如此鮮紅的魚扣確實少見,一般以龍躉和石斑的魚扣最為上乘。他透露,由於一個魚扣分量有限,有些魚販會先將魚扣冷藏,待收集到兩三個後再出售。生意好的魚檔,一天賣出數個新鮮魚扣是常事。

FB影片截圖

FB影片截圖

關於烹飪方法,李主席建議,魚扣適合與鮑魚、雞腳或花膠一同炆至軟爛,也可切絲快炒。但他特別提醒,魚扣膽固醇含量較高,消化能力欠佳者不宜過量食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