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一個論壇致辭時表示,過去10年有約1600幢私人樓宇重建,但同期樓齡50年或以上的樓宇顯著增加,由5千幢增加至現時超過1萬幢。到2043年,數目將接近現時的2.5倍。
甯漢豪。資料圖片
她又說,今年至今,共完成278幢樓宇的檢驗工作,當中270幢外牆有危險,現時正檢討強制驗樓計劃的罰則,並研究簡化檢控程序,以加強阻嚇力,計劃在年底前諮詢公眾意見。
資料圖片
甯漢豪又提到,北部都會區面積約3萬公頃,約為香港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未來土地供應的主要來源,可提供約3000公頃新發展土地,預計整個北部都會區將新增50萬個住宅單位和50萬個就業機會,中期目標是在2032年,完成4成土地平整和落成4成新增單位。北部都會區將提供新土地及新住宅單位,以協助舒緩舊區人口密集情況。
發展局提出《建築物條例》修訂建議,當中包括提高不遵從強制驗樓驗窗者的罰款額及引入定額罰款,局方指有關計劃遵辦率有欠理想,而定額罰款則有成效,不遵辦通知人士可被即時判罰。
屋宇署網頁
發言人又說,以往法庭有關裁決作出的罰則偏低,相信修例後,法庭看到社會的意見,量刑時會考慮提高罰款。
天台搭建物示意圖。屋宇署圖片
另外,局方又中提出,修例前已搭建的「小型僭建物」例如符合指定呎吋的冷氣機支架、招牌等,經一次性或定期檢核可保留,期間不會發清拆令,計劃實施首三年寬限期內,不會採取執法行動,除非會構成即時危險。
發展局。資料圖片
至於本港現存在多少「小型僭建物」,發展局發言人說,並無有關資料。至於三年寬限期後是否有足夠人手執法,發言人認為,三年時間能給予業主壓力。發言人提到,如果對晾衫架等這類僭建物執法,擔心做法「擾民」,加上有關風險較低,認為應集中資源,先處理嚴重僭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