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太空站進行首個亞磁果蠅實驗 為研究人類適應性奠定基礎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中國太空站進行首個亞磁果蠅實驗 為研究人類適應性奠定基礎

      2024年11月17日 10:20 最後更新:10:33

      上月底發射的神舟十九號太空人,將在中國太空站為期 6 個月的旅程中進行果蠅研究,旨在研究這些昆蟲在距離地球 400 公里的生長和行為。

      中國首次將果蠅送入太空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地球提供了磁場作為生命的基本保障,但火星不具備類似的強磁場保護,月球則根本沒有。因此,了解人體如何應對這種環境仍然是太空探索的重大挑戰。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兩組不同磁場進行測試

      亞蠅項目負責人李岩解釋說:「該太空站位於近地軌道,那裡的磁場約為地球磁場水平的 70% 至 80% 。我們建立了一個與地球磁場水平相對一致的地磁群。另一組是具有磁屏蔽的設備,可以將其內部的磁場降低到幾乎為零,我們將其定義為亞磁場。在每個環境中, 都有兩個發育階段:成蠅和蛹。我們將釋放 15 隻成年果蠅和 40 隻蛹。」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果蠅生命週期短繁殖快

      果蠅是遺傳實驗中常用的模式物種之一。牠體積小,長度只有 3 到 4 毫米,生命週期短,繁殖能力快,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後代。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幫助了解人類遺傳疾病

      由於果蠅的基因與人類的基因有許多相似之處,這項研究可以幫助了解人類遺傳疾病,並為人類如何適應太空環境提供見解。研究人員將利用果蠅,首次在亞磁和微重力複雜環境中進行動物實驗,從遺傳和基因兩方面探討太空環境對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的生存、繁殖和大腦功能的影響。 。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為評估生物體如何適應太空條件奠定基礎。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回傳樣本進行多項分析

      回傳的樣本主要是冷凍果蠅,李岩說:「我們將檢查這些樣本內基因表現的變化,並與地面上類似的平行組進行比較。然後我們可以分析微重力、缺乏磁場和我們還將分析收集的影片數據,以了解他們行為的整體變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尋求人類未來健康保護

      李岩說:「如果我們展望未來,當人類進行星際航行或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時,那裡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磁場幾乎不存在,類似於我們目前的實驗環境。我們需要了解生物體在這樣的環境中的適應性如何,需要什麼樣的健康保護,這是我們需要透過這樣的實驗來探索的。」

      中國今年將會發射神舟二十號和二十一號載人飛船,以及天舟九號貨運飛船。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兩艘載人飛船的飛行乘組都是由3名航天員組成,其中神舟二十號發射後,對接核心艙徑向端口,神舟二十一號對接核心艙前向端口。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兩次載人飛行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航天員出艙和貨物氣閘艙出艙,繼續展開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展開平台管理工作、航天員保障相關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活動。

      微博圖片

      微博圖片

      至於下半年計劃發射的天舟九號貨運飛船,主要上行航天員駐留物資、艙外服等出艙消耗物資,保障平台安全運行的維修備件和推進劑、應用任務各類載荷和樣品,並下行在軌廢棄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