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帝女花」65周年重塑經典
 第二站佛山站巡演圓滿結束

娛圈事

「帝女花」65周年重塑經典
 第二站佛山站巡演圓滿結束
娛圈事

娛圈事

「帝女花」65周年重塑經典
 第二站佛山站巡演圓滿結束

2024年11月29日 23:00 最後更新:11月30日 10:34

第三站廣州站巡演本周末接力演出。

粵劇《「帝女花」65周年經典》榮獲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推廣及教育獎」,其巡演版包括佛山站及廣州站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贊助,李錦記冠名贊助,水墨藝術支持為「大華銀行及大華銀行•藝坊」。

更多相片
佛山站第一場,王志良與李沛妍演的周世顯與長平公主,在[庵遇]中重遇。

佛山站第一場,王志良與李沛妍演的周世顯與長平公主,在[庵遇]中重遇。

明朝即將覆亡,紫禁城城破之時,崇禎在太監王承恩陪伴下,寫下罪己詔。

明朝即將覆亡,紫禁城城破之時,崇禎在太監王承恩陪伴下,寫下罪己詔。

紫禁城城破時,崇禎刺殺長平及昭仁兩公主。

紫禁城城破時,崇禎刺殺長平及昭仁兩公主。

梁兆明與林穎施演出[香夭]。

梁兆明與林穎施演出[香夭]。

佛山站第二場圓滿演出,演員齊齊謝幕。

佛山站第二場圓滿演出,演員齊齊謝幕。

左起:林穎施、梁兆明、廖國森

左起:林穎施、梁兆明、廖國森

左起:總監葉家寶、導演吳國亮、劉千石、演員林穎施與梁兆明、總監陳善之、Leslie Chen

左起:總監葉家寶、導演吳國亮、劉千石、演員林穎施與梁兆明、總監陳善之、Leslie Chen

林穎施與梁兆明

林穎施與梁兆明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繼西九戲曲中心和澳門站後,日前在粵劇發源地佛山瓊花大劇院完成第二站巡演,王志良與李沛妍、梁兆明及林穎施兩組男女演員分別於兩場擔綱演出。同時為了讓年青一代欣賞粵劇之美,陳廷驊慈善基金贊助《桃花源「帝女花」大灣區佛山站遊學團活動》, 邀請香港與佛山共一百六十個學生與青少年參與。

佛山站第一場,王志良與李沛妍演的周世顯與長平公主,在[庵遇]中重遇。

佛山站第一場,王志良與李沛妍演的周世顯與長平公主,在[庵遇]中重遇。

明朝即將覆亡,紫禁城城破之時,崇禎在太監王承恩陪伴下,寫下罪己詔。

明朝即將覆亡,紫禁城城破之時,崇禎在太監王承恩陪伴下,寫下罪己詔。

作為「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特邀節目之一,「帝女花」處處洋溢新意。它融合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藝術手法,舞台上的光影特效,美輪美奐,如紛飛的雪花、熊熊的烈火,將虛擬美學與現代水墨畫融合而成的光影特效,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優化音色及演員的專業演出,深深吸引了大灣區的年輕觀眾。至於《「帝女花」65周年重塑經典》巡演第三站,將於本周末(11月29日及30日) 移師粵劇傳統重鎮的廣州藝術劇院舉行,兩組男女演員分別是衛駿輝及白雪紅、洪海與鄧美玲將接力演出。

紫禁城城破時,崇禎刺殺長平及昭仁兩公主。

紫禁城城破時,崇禎刺殺長平及昭仁兩公主。

梁兆明與林穎施演出[香夭]。

梁兆明與林穎施演出[香夭]。

精緻的製作與簡約風格的結合,提升了藝術作品美感,為當代劇場建構出新的視聽體驗與表現層次,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生命。揉合粵劇與電影版的劇本,製作上採用旋轉舞台,節省換景與換戲裝時間。

導演吳國亮表示:「我們採用了現代科技方法,將世界濃縮在舞台上,等如電影剪接的蒙太奇。」在促進大灣區文化交流的同時,製作組希望能夠將劇中的家國情懷,以創新形式,演繹給新一代的觀眾知道。

總監陳善之說:「用這個題材的故事,給我們年青一代的觀眾觀看和了解。我覺得,愛家愛國的意念很重要,特別是現在,我們看到國家繁榮,我們更加應該覺得自豪。」

《「帝女花」65周年重塑經典》不只向原著及演員紀念致敬,也同時為拓展及傳承,並探索作品當代的意義,激發思考與想像,讓年輕一代能一窺粵劇之美。傳統戲曲重視提升及表演藝術水平,更重要是傳承。

佛山站第二場圓滿演出,演員齊齊謝幕。

佛山站第二場圓滿演出,演員齊齊謝幕。

左起:林穎施、梁兆明、廖國森

左起:林穎施、梁兆明、廖國森

左起:總監葉家寶、導演吳國亮、劉千石、演員林穎施與梁兆明、總監陳善之、Leslie Chen

左起:總監葉家寶、導演吳國亮、劉千石、演員林穎施與梁兆明、總監陳善之、Leslie Chen

林穎施與梁兆明

林穎施與梁兆明

香港與佛山共一百六十個學生與青少年,透過陳廷驊慈善基金贊助《桃花源「帝女花」大灣區佛山站遊學團活動》欣賞粵劇之美,能深入了解,認識國家在現代表演藝術和傳統戲曲上的發展,雙方互相認識和交流,參觀舞台及後台,由劇團總監葉家寶親自導賞,並帶領觀賞「帝女花」專業演出。演出前兩地學生160人,在琼花劇院入口台階的大合照,尤為壯麗。

遊學團團長呂志剛表示,遊學團行程緊湊,參觀了黃飛鴻獅藝武術館,欣賞到精彩絕倫的傳統國技,尤其是高椿騰跳, 令一眾同學眼界大開。 參觀朱九江纪念堂,大家對朱九江先生「興學為民、為國育才」的高尚精神,傳承嶺南文化的精粹,心存敬佩。 博物館內的展示方式尤為獨特,有動畫、模擬遊戲,互動學習活動,原來博物館的活動也可以如此多元化。 大家也遊覽了祖廟建築群,完全感受到嶺南田園之美以及歷史之悠悠。

遊覽完畢, 大家在萬福台集合,才知道好戲在後頭, 那是一個廣東現存最華麗精巧的古戲台。鑼鼓一響, 演出開始, 那是一塲又一塲的武劇表演,精彩絕倫。 最令同學驚訝的,原來兩位年輕的演員還出來為同學逐一合照留念,中港交流,貴在伊始。佛山的羅同學在觀劇後,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特效印在公主及皇妹身上,感覺特別的真,代入感更強,較在電影院裏看的電影更有立體感。而香港的陳同學指她支持中國文化,會與家人看粵劇,希望這傳統文化可傳承下去。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遊學團活動

香港靈宵劇團將於四月中,主辦新編中短篇劇《小玉恨•轉》及聊齋系列

《連城》兩個劇目,假高山劇場劇院共三日三場的創新粵劇演出,門票已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小玉恨•轉》及《連城》兩部劇由謝曉瑩編劇及演出,《小玉恨•轉》更是她第一次參與導演工作。儘管近期謝曉瑩忙於排練,但仍抽空在新光戲院關燈後第二天去現場懷緬,她和她先生高潤鴻的證婚大典是在新光戲院內舉行的,所以的確百般滋味在心頭,她憶述當時心情毫無疑問是傷感的,但傷感後仍要向前行去繼續創作和演出。

阮德民謝曉瑩演新劇「小玉 恨·轉」

阮德民謝曉瑩演新劇「小玉 恨·轉」

謝曉瑩說《小玉恨•轉》為「N次」創作,故事原型為唐朝傳奇《霍小玉傳》、明朝湯顯祖《紫釵記》為二次創作、唐滌生《紫釵記》算是三次創作,全國各地劇種也曾從不同的角度編寫,但一般以湯顯祖《紫釵記》的內容和人設為依歸,近代唐滌生版本《紫釵記》改編為才子佳人,矢愛不移,最為感動觀眾。香港靈宵劇團的《重說‧劇系列》首次以嶄新角度切入李益的人設,保留原《霍小玉傳》的負心;霍小玉母親的背景,則為霍王侍婢,霍王死,被驅擯淪為賤籍。此劇的重點在於「轉」,盼轉化小玉的執念和咀咒,坊間正鮮少劇本把這部份關注或詮譯;我們帶著現代人的同理心,去體現古代人的處境,並把這份執念解開,將這家傳戶曉、流傳千載的故事人物,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解讀這流傳千古的故事,也間接為現代人壓力繁重的生態,借藝術產生心理共鳴,或可作為另類的心靈釋放和心理治療。《小玉恨•轉》由粵劇發展基金資助,阮德民、謝曉瑩、廖國森、吳立熙、吳國華、梁芷萁擔綱演出,於四月十二日及十三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公演。


至於《連城》根據《聊齋》故事改編,書生喬遠山不但善良仗義,其才華更讓史連城驚嘆不已,芳心暗許,並贈與銀兩,作他讀書之資。喬生感動不已,亦對連城一往情深,更不惜為病重之連城割下心頭肉作藥引。怎奈史家嫌喬生家貧,執意將連城許配他人,使得二人先後傷心抑鬱而亡。沒料到陰司判官的前世竟是喬生好友顧生,顧生為報恩,翻閱姻緣簿,見二人乃宿世姻緣,便讓喬生和連城一起還陽回生。喬生與連城先回喬生家,連城恐二人之事不成,願以鬼身報答,喬生大喜卻怕有違禮教,最後二人拜堂成親鬼合。《連城》對人鬼、愛情、友情、社會階級均有深刻描述。此劇之前公演時,改編創意新穎,備受好評,今番載譽歸來,深受關注。《連城》由梁兆明、謝曉瑩、廖國森、吳立熙、吳國華、梁芷萁擔綱演出,於四月十四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公演。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