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學生墮假冒官員騙案急升 內地來港女碩士生被騙赴泰國父母遭勒索千萬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大學生墮假冒官員騙案急升 內地來港女碩士生被騙赴泰國父母遭勒索千萬

      2024年12月12日 14:22 最後更新:14:26

      警方在今年首10個月接獲874宗假冒官員騙案,按年升12%,涉款總金額14億2000萬元,升逾一倍,近日更首次有受害人被騙至海外,增加了調查的難度。

      警方指今年7至9月期間,每月平均有24名大學生墮入假冒官員騙案。單是10月份就有91名大學生受騙,當中73人為內地來港學生。

      更多相片

      商罪科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司李蔚詩

      商罪科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司李蔚詩

      受害人K小姐(化名)。巴士的報記者攝

      受害人K小姐(化名)。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商罪科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司李蔚詩

      商罪科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司李蔚詩

      由內地來港就讀碩士的22歲女學生K小姐(化名),早前就墮入假冒內地官員騙案。上月中她接到自稱香港入境處職員和內地公安的電話,聲稱其名下登記的電話卡及銀行戶口於內地涉及詐騙及洗黑錢活動,因此需限制其出入境並凍結其銀行戶口以進行調查。

      受害人K小姐(化名)。巴士的報記者攝

      受害人K小姐(化名)。巴士的報記者攝

      K小姐表示,與騙徒第一次通話持續了 8 小時,長時間通話令她無時間思考,加上對方在視象通訊中穿著公安制服及有出示證件等,因而相信對方。騙徒要求 K 小姐每天向他們報告,並要求她 24 小時開啟視頻,還要她購買新手機和新 SIM 卡。此外,騙徒亦禁止 K 小姐向他人透露調查的相關事項。

      至上月25日,K 小姐按騙徒指示,獨自乘坐高鐵前往廣州,並在 11 月 27 日將現金50萬人民幣交給騙徒作為「保證金」,以便案件能夠優先獲得處理,隨後返港。她在提交保證金前因金額不足曾向父親索取金錢,父親曾詢問她是否遇上騙徒,但她當時對騙徒深信不疑。她又表示,來港時曾參與防騙講座,以為自己不會遇上。

      之後,騙徒聲稱犯罪集團的成員已得知 K 小姐的住址,為保障她的人身安全,指示她將舊手機留在家中,並購買機票,帶著新手機前往泰國曼谷,期間不得與他人聯繫。K 小姐於 12 月 6 日抵達曼谷,期間並未與任何騙徒見面,但需時刻向他們報告,並每一至兩天更換一次酒店。騙徒於同日立即致電其父母,訛稱 K 小姐被綁架,要求支付 1 千萬元贖金,其父母隨即報警求助 。

      由於K小姐身處境外,調查難度大增,香港警方著手調查其出入境記錄、生活習慣等,並透過國際刑警聯絡泰國警方,同時聯絡中國駐泰領事館協助,最終於 12 月 7 日,即接報後 36 小時內,在曼谷一間酒店尋獲K小姐,並協助安全返港。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表示,留意到假冒官員騙案有新犯案手法,騙徒不只要求同學繳交保證金,亦會要求同學拍攝祼照或短片,聲稱以證明身上沒有偷錄器,其後再用來索取金錢,騙徒又或要求學生藏匿郊區,不可聯絡,以此威脅家長。

      警方表示,不少市民接觸防騙資訊後都未必會相信自己會陷入騙案,未來的教育工作會循非單向式教育,期望做到受眾深入反思。

      警方在過去兩星期接獲490宗網購騙案,涉款超過1300萬元。其中一名37歲本地女子在網上拍賣平台購買名牌手袋,付款後貨不到手,騙徒亦失去聯絡,共損失超過7萬元。

      香港警察總部

      香港警察總部

      警方呼籲公眾網購前要查證,了解清楚賣家的專頁,光顧信譽良好的賣家,盡量選擇當面交收。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