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名孝順女為悼念因癌症離世父親,多年來參加冰上馬拉松,為一個對抗癌病的研究中心已籌得近 240 萬美元善款。
Guinness World Records 網站圖片
低溫下進行晚間越野跑
《UPI》報道,54 歲的龐特 ( Gill Punt ) 是來自埃塞克斯的教師,她參加了在挪威特羅姆瑟舉行的極地之夜馬拉松比賽,比賽要求參賽者在氣溫約為 14 度的條件下穿越黑暗的山嶺。
成績刷新世界紀錄
龐特穿著北極熊服裝,以 4 小時 58 分 29 秒的時間衝過了終點線,贏得了女性著動物服裝完成冰上馬拉松的健力士世界紀錄。
Guinness World Records 網站圖片
籌集總額近240萬美元
資料顯示,龐特這次參加馬拉松賽跑,為英國慈善機構癌症研究中心 ( Cancer Research U.K ) 籌集了 25,628 美元,使她多年來為該組織籌集的資金總額達到約 239 萬美元 ( 1,860 萬港元 )。
Guinness World Records 網站圖片
父親因膽管癌去世
龐特說透過跑步來為慈善機構籌集資金,以紀念她的父親,她的父親於 1999 年去世,終年 56 歲。她說:「我很小的時候就因膽管癌失去了父親,這個可怕的事件開啟了我為中心籌款的征程。英國乃至全世界可能沒有一個家庭未受到這種可怕疾病的影響。因此,我將繼續盡我所能支持中心開展重要工作。」
最近內地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馬拉松私兔」熱潮,讓這個小眾職業突然成為焦點,可觀收入更吸引不少國家級選手入行。不過資深行家透露因1原因難成穩定職業。
何為「私兔」?
所謂「私兔」,其實是馬拉松比賽中的私人配速員,專門為跑手提供一對一陪跑服務。與大會安排的官方配速員不同,「私兔」會為客人度身訂造訓練計劃,並在比賽當天全程陪伴,由配速、補給到心理輔導一手包辦,確保跑手能夠安全完成賽事甚至突破個人最佳成績。
渣打香港馬拉松FB圖片
從陪跑到專業:一位私兔教練的養成
「第一次當私兔其實是幫朋友完賽,沒想到從此開啟新事業。」90後的朱曉龍回憶道。身為國家二級運動員,他至今已完成58場全馬,個人最佳成績2小時52分。在他看來,私兔絕非單純陪跑:「自己要先能破3小時,才有資格帶人挑戰4小時內的目標。」
朱曉龍。微博圖片
這8年來,他見證了私兔市場的轉變。「2019年後需求明顯增加,現在連只想完賽的新手都會找私兔。」朱曉龍分析,這反映現代人更重視運動安全與體驗,但同時也強調:「馬拉松終究是極限運動,不是有私兔就一定能成功。」
朱曉龍:「遞水遞膠還要當心靈導師」
談起私兔的工作內容,朱曉龍笑著說:「最累的不是雙腿,是嘴巴!」他細數每次服務的細節:從賽前制定補給計劃、賽中每公里報時,到30公里後的心理攻防戰。「去年香港馬拉松,跑友在最後兩個大坡差點放棄,我幾乎用光所有加油詞彙。」
朱曉龍陪著跑友完成香港馬拉松。微博圖片
除了當「人形配速器」,朱曉龍指,私兔還要兼任補給員、攝影師、康復師等多重角色,「從賽前早餐到賽後拉伸,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後半程跑者連掏能量膠(Engery Gel)的力氣都沒有,所有補給都得我遞到嘴邊。」
行情看漲卻難成主業
隨著馬拉松熱潮,私兔收費也水漲船高。朱曉龍透露:「現在江浙滬全馬收費6000-8000元人民幣(約6500至8700港元),上海馬拉松等國際賽事更要1500美元(約11700港元)起跳。」去年他帶跑友挑戰港馬,全程花費就近萬元。
內地媒體截圖
儘管看似收入可觀,朱曉龍直言這行難成穩定職業:「旺季集中在春秋兩季,還要搶到熱門賽事名額。我身邊的私兔都是兼職,我的主業還是跑步教練。」他提醒想入行者:「體能只是基本門檻,更重要的是責任感和臨場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