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訊盈科(0008)公布,以7000萬元向大股東李澤楷收購控制《信報》的Clermont Media公司。完成後,《信報》將成為電訊盈科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李澤楷出售《信報》予旗下公司電訊盈科。
翻查資料,李澤楷於2006年時以3500萬美元(約2.8億港元)向《信報》創辦人林山木購入《信報》5成股權。相信之後李澤楷持續增購至全資控制。
外界對以7000萬元收購《信報》100%股權的作價感到興趣。其實電盈的通告詳細解釋。
電盈替指7000萬代價乃經賣方及買方公平磋商後釐定,並已參考(其中包括)《信報》的業務,交易價格是對信報總收入倍數。該倍數乃以現時於聯交所上市的三間其他公司的相應倍數為基準釐定。電盈認為該3間公司為目標公司的適當可比較公司,主要理由如下:(a)該等公司均各自出版一份在香港廣泛發行的印刷報章;(b)該等公司主要從事在香港出版報章、雜誌及書籍以及經營線上生活時尚平台的業務;(c)該等公司的出版刊物及其他產品乃以中文為主;(d)該等公司的出版刊物及其他產品的目標受眾是香港市民;(e)該等公司在香港管理及經營其主要業務活動;及(f)由於該等公司在聯交所上市,因此其可靠的財務資料乃公開並可隨時獲得。電盈並不知悉有任何其他公司能滿足上述準則,並可供在釐定本交易代價時作為可比較公司納入考量。根據《信報》截至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總收入,本交易的價格對總收入倍數為 0.69倍,約相當於該等可比較公司的價格(即截至本公告日期止的市值)對總收入(根據該等公司最近期公布經審核的年度財務報表資料)倍數的平均數0.64倍。
以此數字推算,信報2023年總收入是1億145萬元。
《信報》現在輕微虧蝕, 去年上半年蝕300萬元。電盈的通告披露,按《信報》未經審核備考財務報表:(i)《信報》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6個月的虧損為港幣 300 萬元;(ii)《信報》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財政年度的淨虧損為港幣 3,000 萬元;(iii)《信報》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財政年度的淨虧損為港幣 1,600 萬元;及(iv)《信報》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的淨資產約為港幣 900 萬元。
電盈解釋買《信報》的原因,《信報》主要從事的業務其中包括出版報章及期刊,以及經營與金融、經濟、投資、生活時尚及教育有關的各種線上平台、網站、系統及門戶網站等業務。收購《信報》將擴大電訊盈科在該等領域的業務,通過加強現有新聞頻道內容及優化電訊盈科集團各類型媒體平台的體驗以擴大廣告及訂閱收入,並利用電訊盈科集團的廣泛資源以提高營運效率。
高人話,報業經營困難,《信報》只是輕微虧蝕,已算不錯。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在過去一周的庭審中,焦點之一是法官杜麗冰罕有地在12日審訊時,甫開庭便嚴正提醒黎智英,指法庭只會根據證據、以及與指控相關的法律來裁決案件;無論一個人的政治取態如何,都應留在法庭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來到法庭的人都是平等,都有權獲得公平審訊。就杜官的提醒,黎智英表示明白。
杜官的嚴正提醒,是針對黎智英前一日在庭上發表有關「政治犯」的言論,黎當庭即引起杜官嚴厲駁斥。
黎1月庭審首稱「因政治被捕」 即被杜官嚴斥:是因刑事控罪被捕
翻查資料,黎智英在法庭上首次提及「政治犯」一詞,是今年1月8日的聆訊,當時由辯方進行主問。當時庭上播放2020年11月13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訪談節目,節目嘉賓為《壹傳媒》前董事祈福德(Mark Clifford)及前港督彭定康。黎稱政府對200萬人上街示威感恐懼,故推行《香港國安法》限制港人自由,辯方問黎是否想煽惑大規模示威遊行,黎否認。
辯方指《香港國安法》第4條、第5條保護法治和自由,問黎是否知道這些條文?黎即在庭上指「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如果這裡有政治犯,我就不相信有法治,我就不相信有自由」。辯方問2020年11月中旬有政治犯嗎?黎指《香港國安法》後,「我確信會有,而且我已經被捕了」。
當時法官杜麗冰聞言,即追問黎說:「你說你是政治犯,你不明白你是因為刑事控罪被捕嗎?你不是因政治而被捕」,黎隨即回答:「OK,OK,OK,明白」。
黎庭上再發表政治言論 遭杜官喝止:「你不可以把政治帶入法庭」
而黎第二次提及「政治犯」,則在本周二(11日)的庭審上。當時控方在庭上正展示《蘋果》為建立英文版而開設的「English News」WhatsApp群組對話紀錄,前《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於2020年5月11日在群組提到,已初步訂出「英文版」English Newsletter的做法,每天從社論、論壇、名采(副刊)選取數篇文章,以及當天的逆權新聞和專題,翻譯或撮寫成當天 Newsletter,另每周將黎的專欄「成敗樂一笑」文章挑選綜合一周的版本。
一直堅稱不知道專欄被翻譯成英文、於英文版發佈的黎智英,在庭上承認,當時他忽略了此訊息,黎說:「我的文章被翻譯成英文,那不是犯罪,但在法庭說謊是犯罪,你覺得我將合法的事情變成非法,就是為讓自己受罪?那我不僅是一個政治犯,還是一個白痴」。
杜官隨即嚴詞斥責:「你不是政治犯,你在這裡面對刑事指控」,黎指「你可以有你的觀點,我也可以有我的觀點」;杜官再嚴正指出:「我是向你強調這一點,你的觀點可能與我相同,也可能不同,但這是事實,你不是一名政治犯」,黎說:「你可以向我建議,但你不能把觀點強加諸於我身上」;杜官再強調:「我最後一次告訴你,這裏是刑事法庭,你與政治無關」,黎仍似不服,此時杜官提高聲線喝止:「黎先生!你不是一名政治犯!你想把政治帶入法庭嗎?你不被允許這樣做!」黎其後才稱「I see I see (明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