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涉嫌利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假扮「#」號開頭的短訊,企圖騙取信用卡資料,被警方拘捕。通訊辦表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自2023年12月推出至今,一直有效運作。這次事件涉及不法分子涉嫌使用非法無線電設備干擾電訊網絡的正常運作,而有關設備只能干擾有限範圍內的手機。通訊辦相信事件屬個別情況,不影響「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整體實施成效及日後運作。

通訊辦
通訊辦說,已要求各流動網絡營辦商加強監察網絡異常訊號,並設立通報機制,一旦發現再有可疑情況,通訊辦會迅速與警方採取跟進行動。

香港警察總部
社會事
一名男子涉嫌利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假扮「#」號開頭的短訊,企圖騙取信用卡資料,被警方拘捕。通訊辦表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自2023年12月推出至今,一直有效運作。這次事件涉及不法分子涉嫌使用非法無線電設備干擾電訊網絡的正常運作,而有關設備只能干擾有限範圍內的手機。通訊辦相信事件屬個別情況,不影響「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的整體實施成效及日後運作。
通訊辦
通訊辦說,已要求各流動網絡營辦商加強監察網絡異常訊號,並設立通報機制,一旦發現再有可疑情況,通訊辦會迅速與警方採取跟進行動。
香港警察總部
通訊辦近日接獲市民查詢,稱收到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的懷疑詐騙短訊。通訊辦隨即聯絡當事人及與相關電訊商展開調查。通訊辦不排除有不法分子使用非法無線電干擾器發出訊息,正聯同電訊商及警方作進一步跟進。
通訊辦
就傳媒查詢有關以「#」號開頭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的懷疑詐騙短訊,通訊辦回應,電訊商會攔截由非已獲認證的發送人透過互聯網發出的偽冒短訊,發訊機構必須向通訊辦提交申請及所需證明文件,經審批後方可成爲「已獲認證的發送人」,並使用「#」號發出短訊。通訊辦網站已列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於「短訊發送人登記冊」內,以供市民參閱。
示意圖。設計圖片
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於2023年底推出,在登記制下,只有已登記成為「已獲認證的發送人」的公司或機構,才可使用其以「#」號開頭的「已登記的短訊發送人名稱」發出短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