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肥胖學會及香港亞洲肝炎會指出,兒童及青少年脂肪肝病例增加,肥胖被視為「代謝性脂肪肝」主要危險因素,估計一般兒童人口患病率約3%至一成,肥胖兒童患病率可高達近三至四成。
香港肥胖學會、香港亞洲肝炎會圖片
香港亞洲肝炎會主席、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林朗昕說,若不加以控制有關,長遠可引發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癌。他指出,脂肪肝問題可以「逆轉」,本港有研究顯示,透過有效體重管理及改變生活模式,不少患者不需用藥情亦可改善病情。
脂肪肝診斷。網上圖片
香港肥胖學會候任主席、兒科專科醫生施頴珊引述一項針對西班牙中學生的研究結果指出,肥胖對學業成績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影響女學生的整體成績,以及男女學生的認知能力、包括認知反射測試(CRT)及英語成績等。
資料圖片
另一項研究就顯示,運動對青春期前兒童的執行功能、注意力及學習成績有正面影響,持續運動數星期,效果更為顯著。
巴士的報資料圖片
團體呼籲市民做好體重管理,從小培養良好生活及運動習慣,若超重問題嚴重,可諮詢醫生意見,考慮及早接受合適藥物治療。
有研究顯示近15年來97個國家居民的購物習慣,發現各國超市和便利店的數量都大幅增加,居民購買的不健康食品越多,也更容易肥胖。
超市和便利店密度不斷增加
據外媒報道,從2009到2023年,全球連鎖超市和便利店的密度增長23.6%,緬甸連鎖便利店的密度每年增加約21%,越南每年約增加18%,柬埔寨每年約增加12%。
阿聯酋和美國的居民「最具購買力」
這些超市和便利店的線上購物平台也辦得如火如荼,相較於2014年,2023年人們線上下單食品的支出增長了325%,其中阿聯酋和美國的居民「最具購買力」。2023年,阿聯酋在這方面人均消費617美元(約4794元港幣),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570%。美國2023年這方面的人均消費為387美元(約3007元港幣),比2014年增長125%。
不健康加工食品導致肥胖人口增加
據統計,從2009年到2023年,一些連鎖便利店的不健康加工食品銷售額增長了10.9%,這一數據增加最多的國家,肥胖人口的增幅也最大。以老撾為例,2009年後,該國人均連鎖便利超市和便利店的數量每年增加15%,與2009年相比,該國的肥胖人口比例2023年翻了一番。
Getty示意圖
英國禁止商家將不健康食品擺放在顯眼地方
很多國家的肥胖人口比例都在上升,因為連鎖便利超市和便利店出售大量過度加工的食品,這些食品含有大量的糖、脂肪和鹽,會對食用者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商家還會通過降價、將這些食品擺在更顯眼的地方、電視宣傳等方式做推銷。一些國家已經對這些問題採取行動,在英國,政府出台了相關法規,禁止商家將不健康食品擺放在貨架更顯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