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德研究:3日不用手機 大腦出現明顯變化

大視野

德研究:3日不用手機 大腦出現明顯變化
大視野

大視野

德研究:3日不用手機 大腦出現明顯變化

2025年03月07日 15:20 最後更新:16:42

現代人智能手機無時不刻不離手,德國最新研究發現,只要限制使用手機3天,大腦活動就會出現明顯變化。

短暫戒手機重塑獎勵機制神經模式

據外媒報導,德國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與科隆大學(University of Cologne)的研究顯示,短暫告別手機能重塑與獎勵機制和渴望相關的神經模式,影響類似物質成癮,凸顯依賴手機的潛在風險。、

大腦與多巴胺及血清素系統出現調整

這項研究招募25名18至30歲的年輕人,要求他們在72小時內盡量避免使用智能手機,僅限必要通訊與工作用途。研究團隊在實驗前後透過磁力共振(MRI)掃描與心理測驗,觀察神經活動變化。結果發現,限制手機使用後,大腦與成癮相關的多巴胺(Dopamine)與血清素(Serotonin)系統出現調整,這些神經傳導物質掌管強迫行為與情緒調節。

暗示手機或具有類似成癮性

實驗中,參與者在掃描時觀看不同圖像,包括開啟或關閉的手機,以及船隻、花卉等中性畫面。當手機圖像出現時,與獎勵處理和慾望相關的大腦區域活動改變,模式類似尼古丁或酒精成癮的腦訊號,暗示手機可能具有類似的成癮性。研究的論文指出:「大腦活動變動與成癮相關的神經系統有關聯,顯示手機使用影響深遠。」

未來研究將釐清對手機渴望與對社交互動渴求

然而,心理測驗顯示,參與者的情緒與渴望感並未顯著改變。部分人自述心情變好,但數據未達統計顯著性。研究未深入剖析變化原因,但推測手機活動的成癮性可能因使用情境而異。研究人員坦言:「我們無法區分對手機的渴望與對社交互動的渴求,這兩者在當今密不可分。未來研究應進一步釐清。」

示意圖

示意圖

提醒民眾正視手機使用潛在影響

自2007年首款iPhone問世不到20年,手機已深刻改變生活。這項研究揭示,放下手機即使短暫,也會引發微妙的神經反應。專家警告:「這些神經機制可能加劇高風險族群的成癮行為。」研究已刊於《電腦與人類行為》(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期刊,提醒民眾正視手機使用的潛在影響。

南韓最大電信公司SK電信近日遭駭客攻擊,導致用戶資料大規模外洩。公司緊急宣布為全國2300萬行動通訊用戶免費更換SIM卡,卻因準備不足引發門市混亂!

X圖片

X圖片

門市現換卡潮卻缺貨

自4月28日起,SK電信全國2600家門市湧現換卡人潮。然而在首爾麻浦區西橋洞等多家門市,民眾卻發現門口張貼「SIM卡缺貨」公告,只能悻然離去。公司坦承現有庫存僅100萬張,不到總需求量的5%,預計5月底前才能追加500萬張供應。

臨時補救措施惹民怨

在等待換卡期間,SK電信建議用戶先開通USIM個資保護服務作為應急。截至27日下午,已有554萬人開通此服務。但該服務現階段需取消國際漫遊功能,造成商務旅客及有出國需求者極大不便。公司承諾5月將升級系統,解決此衝突問題。

政府高度關注事件發展

SK電信目前尚未公布具體受影響範圍及攻擊來源等細節。作為南韓電信業龍頭,此事件已上升至國家層級。代理總統韓悳洙27日要求相關部門全面檢視SIM卡更換及保護措施,務必將民眾不便降至最低。業界專家憂心,此事件可能重創南韓電信產業的國際信譽。

X圖片

X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