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旅發局:今年56個大型會展活動來港 料26萬人次參與帶動商機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旅發局:今年56個大型會展活動來港 料26萬人次參與帶動商機

      2025年04月06日 10:00 最後更新:12:08

      在麻雀室「攻打四方城」、到廟宇祈福、參觀會議展覽場地,這些並非一般旅遊活動,而是經旅遊發展局安排、簡稱會展旅遊的「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訪港考察團」行程。

      考察團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展覽場地和會議室,作為日後選址香港舉辦會展活動的參考。政府新聞網圖片

      考察團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展覽場地和會議室,作為日後選址香港舉辦會展活動的參考。政府新聞網圖片

      國際專業會議公司協會九名來自德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家的代表,日前在旅發局帶領下,展開五日四夜的會展考察之旅。

      更多相片
      考察團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展覽場地和會議室,作為日後選址香港舉辦會展活動的參考。政府新聞網圖片

      考察團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展覽場地和會議室,作為日後選址香港舉辦會展活動的參考。政府新聞網圖片

      考察團乘坐纜車登上太平山頂。政府新聞網圖片

      考察團乘坐纜車登上太平山頂。政府新聞網圖片

      團員在上環文武廟為金鹿貼上金箔祈福。政府新聞網圖片

      團員在上環文武廟為金鹿貼上金箔祈福。政府新聞網圖片

      Jocelyne(左)盛讚香港在會展旅遊產業持續發展,Alejandro稱會毫不猶豫向同行推薦在港舉辦活動。政府新聞網圖片

      Jocelyne(左)盛讚香港在會展旅遊產業持續發展,Alejandro稱會毫不猶豫向同行推薦在港舉辦活動。政府新聞網圖片

      成穎詩表示,隨着會展旅遊強勁復蘇和國際航空運力進一步恢復,相信會迎來更多會展旅客。政府新聞網圖片

      成穎詩表示,隨着會展旅遊強勁復蘇和國際航空運力進一步恢復,相信會迎來更多會展旅客。政府新聞網圖片

      考察場地 了解配套

      首站是灣仔一間去年底開幕的酒店,一行人實地考察多個宴會廳、套房和其他設施,其間還有意外驚喜---在麻雀室即席感受「開枱」的樂趣。

      考察團馬不停蹄轉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觀摩這座維多利亞港海旁的著名地標,並獲安排參觀展覽場地、會議室等,了解場地設計和交通配套。

      考察團乘坐纜車登上太平山頂。政府新聞網圖片

      考察團乘坐纜車登上太平山頂。政府新聞網圖片

      商務以外 探索香江

      無論是善用會議或展覽以外的時間觀光,或參加公司犒賞員工的獎勵旅遊,對訪港的會展旅客來說,乘搭逾130年歷史的山頂纜車,可謂必然之選。

      考察團乘坐纜車登上太平山頂,在凌霄閣參觀布滿懷舊擺設的體驗館,彷彿穿越時空到了上世紀70至80年代,並在觀景台飽覽維港兩岸景致。他們又前往上環文武廟,為文昌帝君座前神獸金鹿貼上金箔祈福。

      團員在上環文武廟為金鹿貼上金箔祈福。政府新聞網圖片

      團員在上環文武廟為金鹿貼上金箔祈福。政府新聞網圖片

      短短一日,沉浸式感受香港的商業、文化、宗教多元面貌。

      各團員會為當地政府部門、科技業和藥劑業等多個界別的客戶,籌辦會展活動,業務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和中東等地,種種訪港見聞將成為日後選址香港舉辦專業會議和峰會的參考。

      多元魅力 印象深刻

      團員之一的Jocelyne,是德國一間專業會議籌辦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公司2012年起通過香港進軍亞太地區,並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大型會議。

      Jocelyne表示,雖然自己曾多次到訪灣仔會展,但這天舊地重遊,見證場地不斷翻新、提供彈性服務方案,而且在過程中體會到新舊交融的文化,盛讚香港在會展旅遊產業持續發展的成就。

      她又說:「香港是樞紐、也是基地,更是迎接國際代表的最佳選址,因為並非每處都有如此規模的宴會廳和場地,多種語言兼備的環境和豐富的歷史底蘊。」

      Alejandro是墨西哥一家會議籌辦商的行政總裁,他表示,親睹各類會展場地後,確信香港是舉辦會展活動的理想之選,會毫不猶豫向同行推薦,又形容在港的體驗完美。

      他說:「香港一直是頂級旅遊勝地,人們總能享受諸多樂趣、盡興而歸,這裏有很多豪華酒店、美食和精彩體驗,而且這裏的人非常友善,隨時樂意伸出援手。」

      Jocelyne(左)盛讚香港在會展旅遊產業持續發展,Alejandro稱會毫不猶豫向同行推薦在港舉辦活動。政府新聞網圖片

      Jocelyne(左)盛讚香港在會展旅遊產業持續發展,Alejandro稱會毫不猶豫向同行推薦在港舉辦活動。政府新聞網圖片

      考察團此行也遊覽「舊城中環」漫步路線,到海洋公園探訪大熊貓龍鳳胎寶寶,並參觀上月開幕的啟德體育園等,收穫甚豐。

      會展旅客 消費力強

      事實上,會展旅遊有利吸引高增值旅客,2024年訪港過夜會展旅客達142萬人次,按年增加約一成,人均消費較整體過夜旅客高約四成,同時,也帶動會展服務、零售、餐飲、娛樂等行業發展,為本港經濟注入動力。

      旅發局一直多管齊下推動會展旅遊,除邀請海外專業會議籌辦商代表來港,親身體驗會展設施和旅遊特色,更全力爭取大型國際會展活動在港舉行。

      旅遊發展局會議展覽業務拓展首席總監成穎詩表示,旅發局已成功競投和促成56個大型國際會展活動今年在港舉辦,其中16個活動是首度落戶香港,涵蓋金融科技、創科、醫療科學、航空等領域。

      她舉例說︰「6月有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年會。航空業方面,有9月的世界航線發展大會2025,讓航空業界聚首一堂,12月也有亞太航空空域展覽暨會議2025。」

      成穎詩預計這些國際會展活動全年可帶來約17萬內地及海外會展旅客,總參與人次達26萬,又指隨着會展旅遊強勁復蘇,加上國際航空運力進一步恢復,相信會迎來更多會展旅客。

      成穎詩表示,隨着會展旅遊強勁復蘇和國際航空運力進一步恢復,相信會迎來更多會展旅客。政府新聞網圖片

      成穎詩表示,隨着會展旅遊強勁復蘇和國際航空運力進一步恢復,相信會迎來更多會展旅客。政府新聞網圖片

      她說:「旅發局會全力推動會展旅遊的發展,繼續爭取更多大型會展活動,鞏固香港國際會展之都的地位,吸引高端旅客來港。」

      以色列3歲女童尼贊(Ziv Nitzan)與家人一同前往位於貝特謝梅什附近的阿西加(Tel Azeka)考古遺址旅行時,意外發現了一塊特殊的石頭,竟是有3800年歷史的「聖甲蟲護身符」。

      以色列3歲女童遊遺址「撿到寶」

      以色列3歲女童尼贊(Ziv Nitzan)與家人一同前往位於貝特謝梅什附近的阿西加(Tel Azeka)考古遺址旅行時,在步道上注意到一塊石頭的外觀異常,家人隨後通報以色列文物局。

      經鑑定石頭是來自青銅器時代的護身符

      《耶路撒冷郵報》報導,文物局的專家鑑定後表示,這塊石頭是來自青銅器時代的護身符,擁有約3800年的歷史。該護身符上印有聖甲蟲圖案,是古埃及文化中神聖象徵,代表新生和創造神的化身。聖甲蟲護身符通常出現在墳墓、公共建築和私人住所中,並代表著當時的宗教信仰或社會地位。

      揭迦南埃及文化交流證據

      此發現吸引考古學界的關注,尼贊的家人也因為及時報告這一重大發現而獲得以色列文物局頒發感謝狀。尼贊發現的護身符將與同一時期的其他考古發現一同在以色列國家考古學園區展出。 阿西加遺址除了擁有深厚的歷史背景,也與聖經中的大衛與哥利亞故事有關,是一個著名的考古地點。考古學家莉普希茨(Lipschits)表示,尼贊發現的聖甲蟲護身符是迦南與埃及文化交流的重要證據,顯示兩地在當時的緊密聯繫。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FB圖

      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 FB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