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用針線縫補遺憾 山東寵物標本師免費為上百網友「復活」離世愛寵

Plastic

用針線縫補遺憾 山東寵物標本師免費為上百網友「復活」離世愛寵
Plastic

Plastic

用針線縫補遺憾 山東寵物標本師免費為上百網友「復活」離世愛寵

2025年04月09日 12:00 最後更新:14:09

山東寵物標本師免費為上百網友「復活」離世寵物,希望透過針線縫補飼主們的遺憾。

網上圖

網上圖

女子當「寵物標本師」用針線縫補遺憾

綜合內媒報導,山東聊城90後女子張珈寧是一名「寵物標本師」,而她從事這項工作的起點,源於她與離世愛犬之間的情感連結。原來,她先前飼養過一隻小狗,並在人生低潮時期給予她陪伴與心靈療癒。不幸的是,愛犬不幸離世,成為她心中難以抹去的遺憾。意識到可能有許多人希望以某種方式留住與寵物的珍貴回憶。於是,她在2024年5月開始學習寵物標本製作技術,用針線縫補遺憾。

網上圖

網上圖

女子計劃免費為百名網友「復活」離世寵物

張珈寧指出,製作標本不僅需要熱情和耐心,還需要不斷學習和精進技術,才能呈現生動的效果。曾從事紋身師工作的她,至今仍日復一日地練習,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藝。另外,她還開展了一項計劃,承諾「免費為100名網友復活離世的寵物」。

女子認為標本製作更著重表達寵物的精神狀態

目前,張珈寧已完成了10隻標本,私下累計製作了23隻,包含貓、狗、兔子及倉鼠,其中以兔子和倉鼠數量較多,「當你知道牠曾怎樣活過,手中的毛髮就有了溫度」。其中一名小狗「旺仔」的飼主告訴張珈寧,旺仔曾被老鼠咬掉眼珠,眼皮卻奇蹟般完好無損,後來又從房頂摔下,內臟受傷。不過,視頻中的旺仔總是搖著尾巴,彷彿從未感知過痛苦。張珈寧對此認為,標本的製作不僅是對外型的重現,更是對牠精神狀態的一種定格。因此,她選擇將旺仔製成奔跑姿態,並修復受損的眼睛。

網上圖

網上圖

標本保存與寵物的獨特關係而非身體

張珈寧深信,每隻寵物背後都代表著與飼主間無可取代的深厚羈絆。通過標本製作,她完成了對自身的療癒與重塑。雖然這份職業曾被質疑違反自然規律,但她仍希望向人們展示,「真正被保存的不是身體,而是那段獨一無二的關係」。

標本是已逝寵物告別的延續

報導指出,在完成皮毛標本製作後,張珈寧會將寵物的骨灰安葬於後院,並將牠們的照片掛在工作室牆上,「標本不是替代品,是告別的延長線。」面對外界對於倫理的質疑,她認為逝去的寵物已在泥土中完成物質的輪迴,牠們仍可以通過標本的形式,繼續存在於飼主的生活中,這正是她珍視這份獨特職業的原因。

網上圖

網上圖

美國加州本月14日發生5.2級淺層地震,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內一群大象展現了驚人的母性本能,即時採取行動,圍成圈保護2頭小象。

象群受驚先是朝不同方向奔跑

《美聯社》報道,從片段可以看到,當地時間上午10時08分發生地震時,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園區裡有5頭非洲象,先是朝不同方向奔跑,不過隨後成年母象恩德魯拉(Ndlula)、烏姆加尼(Umngani)和科西(Khosi),立即將2隻7歲的小象祖利(Zuli)和姆哈亞(Mkhaya)圍在中心,形成保護圈,以抵禦任何潛在的威脅。

觀看影片

輕拍背與臉以示安慰

其中一隻小象跑到成年母象之間尋求庇護,然而象群中唯一的雄性小象祖利(Zuli),則試圖展現自己的勇氣和獨立性,待在警戒圈的邊緣。此時,十幾歲的母象科西(Khosi),與牠的親生母親恩德魯拉(Ndlula)不斷用鼻子輕拍牠的背部與臉龐,彷彿在告訴牠:「沒事了,待在圈子裡。」

X平台影片截圖@sandiegozoo

X平台影片截圖@sandiegozoo

圍圈行動維持數分鐘

象群維持圓圈大約數分鐘之久才散去,約莫1小時後,當餘震再次發生時,象群再次短暫地聚集在一起,確認大家都安全後才解散。

X平台影片截圖@sandiegozoo

X平台影片截圖@sandiegozoo

透過腳感受到震動

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哺乳動物館長奧爾布賴特 (Mindy Albright) 表示,雖然地震發生時,象群先是感到驚慌,隨後迅速聚集在一起,試圖判斷危險的來源。大象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社會性,牠們能透過腳感受到地面的震動。當牠們感知到威脅時,通常會聚集在一起形成「警戒圈」,將小象保護在中心,成年大象則面向外側,隨時準備保護群體。

X平台影片截圖@sandiegozoo

X平台影片截圖@sandiegozoo

愛護孩子舉動深受讚賞

館長指出,雄性小象祖利(Zuli)還小,因此受到特別的呵護。但隨著牠逐漸成長為一隻公象,牠的角色將會轉變,並加入公象群體,而母象則會終生留在原生家庭中。她也感動表示:「看到牠們做出任何父母都會做的事情,那就是保護自己的孩子,真是太棒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