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表示,有關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早前完成談判,但尚未簽約,很多具體內容未落實,有待參與簽約的國家有共識後才可向外公布。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林定國 Paul Lam FB
林定國表示,成立國際調解院後將設有秘書處,並舉行很多推廣活動。外交部有與處理國企、民企的其他內地部委溝通,讓有關方面知悉調解院將會簽約,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投入運作。特區政府亦一直透過現行機制與國資委、商務部保持密切溝通。
國際調解院總部將設在舊灣仔警署原址。建築署圖片
林定國指出,隨著簽約成功、改建後的總部落成,今年底會公布更多詳細規則,這方面的工作可大幅度加強。
4月15日是第10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表示,國家安全教育不應集中在某些特別的日子,他舉例說每年2月14日是情人節,說「難道那天你才對老婆好 」,認為應該持續每天都要做,又說這是他在法律方面推動國家安全教育的理念。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資料圖片
林定國接受《星島日報》訪問,引述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綱要的內容,提到首要是「居安思危」,即是「底線思維」,雖然現在擁有很安定的環境,都不能忘記國家安全的風險或會存在,必需小心行事及謹慎。
另外,美國國務院以進行跨國打壓及損害香港自治為由,制裁6名中央和香港特區官員,包括林定國。林定國回應說被制裁的官員至今無一人因制裁而離開工作崗位,形容沒有人被制裁會感到高興,但不代表要「被激到生蝦咁跳」。他強調制裁不會影響他履行工作的有效性、更不會影響他做工作的決心、也不會影響他的生活,又認為或變相鼓勵更多市民要有擔當,參與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林定國又說,很多國家的維護國家安全法例規範的行為或針對的個人,都不一定是境內人士。如果香港派執法部門去海外拘捕一些人回來或讓人綁架相關人士回港,這才是「跨境執法」,更是違反國際法,但香港在落實及執行本港維護國家安全法律時,從來沒有做過這些事,因此美方不應說香港「跨境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