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題講座上表示,軟對抗是透過一些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作為切入點,利用假新聞、假消息或偏頗報道 ,通過輿情、網上發酵等手法分化社會,挑動香港和內地的矛盾,或其他負面情緒。
鄧炳強。
他舉例,去年有人藉一名大學教授在九龍塘墮軌事件,在網上發布虛假的死者遺言,甚至於多個地方放置悼念燈箱,從而煽動市民對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憎恨,針對這些行為警方亦已迅速執法拘捕兩名人士。
鄧炳強說,任何社會議題都有可能被一些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利用,以達致分化社會的卑鄙目的,當局必須全方位打擊軟對抗,包括加強情報搜集和執法工作,及時反駁抹黑言論,並優化法律工具。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軟對抗的危險之處在於「軟」字,容易入心入腦。她舉例,有人用言語治療師身分編寫「羊村」故事繪本,用豺狼代表中央政府,將市民描繪成受迫害的小綿羊,維護國安就畫成武器,並將暴徒描繪成大英雄,表面是教小朋友識字,但實際是向心智未成熟的學生宣揚仇恨政府的對抗思想 。
蔡若蓮說,為了防範軟對抗,必須從「強心」出發,做好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對軟對抗的「免疫力」,提升教師對識別軟對抗的能力,強化學校的監管監督機制,築起國家安全保護網。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15日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發表的主旨演講,有三個信息要告知港人,包括要將國家安全視作頭等大事。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禮上發表視像講話。港澳辦視頻截圖
鄧家彪認為,這三個信息包括:首先是舊事不忘,居安思危,時刻要保持警剔,將國家安全視作頭等大事。其次是要認清形勢,認清誰在打壓中國和香港;第三是呼籲所有愛國愛港人士必須注重國家安全,因為國安與發展是互相促進,香港各界要堅定信心,團結一致。
他又認同要防範「軟對抗」,因此市民必須認清事實,時刻警惕,提防一些民生或個別事件被利用和煽動仇恨,例如去年本地大學一名教授輕生,但網上流傳遺書,充滿政治言論,及後證實是造假。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FB資料圖片
鄧家彪指出,要應對國家安全風險,必須加強教育工作,特別要讓年輕一代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關心認清國家和香港發展,不應盲目崇拜西方國家,同時要有文化自信。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暨主題講座昨天(4月15日)舉行。夏寶龍透過視像發表主旨講話,指過去10年是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鬥爭最為激烈的十年。香港歷經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走過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歷程。他提到,修例風波本質是反中亂港分子和美西方外部勢力發動的「港版顏色革命」,是香港歷史上永遠抹不去的傷疤,是懸在大家頭上時時敲響的一口警鐘。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如果忘記過去,忘記在哪裡摔跤、怎麼摔跤,以後還會遇到更大麻煩、栽更大的跟頭。大家必須牢記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始終保持警醒,引以為戒,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