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2025年4月全球發行的電影,是重拍荷里活1981年同名的製作,橋段大致相同,但處理的手法有很大的分別。四十四年前的主角是因「獵鹿者」一炮而紅的John Savage, 而新的版本主角是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飾演Freddie Mercury 的 雷米馬力(Rami Malek)。
電影海報
其實電影的橋段已經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但我個人頗欣賞導演的手法,除了動作場面有出人意表鋪排之外(有人說,可媲美Jason Bourne 電影系列的打鬥),他加入了很重的感情戲,而馬力的演出更令這新瓶舊酒有值得你買票入場。
夫妻恩愛
妻子被恐怖分子殺害
戲中,馬力是美國中情局的情報分析員,整天待在這個特務組織的地牢密室工作。一天,突然發現他妻子在倫敦出差的時候不幸遇上恐怖分子,在新聞鏡頭前被處決。馬力很快就運用他無可比擬的分析能力,從各方收集的資料包括新聞視頻及他在工作上獲得的情報,鎖定殺他妻子的恐怖分子身份。跟著的情節我要賣一個關子,總之,最後中情局要動用最 “勁“ 的特務(由「二十二世紀殺人網絡」的Laurence Fishburne飾演,很夠分量)追殺馬力;馬力當然要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化險為夷,更成功為妻子報仇。
上司拒絕追查恐怖分子
有些朋友批評,主角妻子在倫敦被殺的過程太fragmanted, 不像1981年的舊版本,一開始的十一分鐘就是恐怖分子挾持人質的緊張刺激過程。但我倒認為導演占士哈維斯(James Hawes)的手法實屬高明,片中主角就是從第三者的角度看到自己妻子被殺,還要是在妻子被殺後好幾個小時,才從新聞片中看著殺手對著妻子頭腦開槍。之前在倫敦發生什麼事,他完全不知道。導演是要觀眾代入主角的眼睛,代入他的心態,看下去就更能體會他的痛苦。後來協助他的女情報員,也失去了丈夫;這喪偶之痛,將這兩個天涯淪落人連在一起。有一段文戲我覺得非常感動。這個女情報員對主角說,當失去配偶後,發覺世界少了很多聲音;平時聽慣了的腳步聲不再響起,門戶開關聲也沒有了。我看到這裡,心裡緊了一下。兒時住在一棟沒有升降機的唐樓第四層,旁晚父親工作回來,爬了四層樓梯,將到家門之前總會咳嗽兩聲。一聽到咳嗽聲,我們兄弟姊妹就知道爸爸回來了,開飯啦!這個多年不再聽到的聲音,藏在心中,今日竟然被電影的一句對白喚起來。電影就是有這個魔力!
主角用超級電腦分析資料,鎖定兇手身分
占士哈維斯原來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套電視連續劇“Slow Horses” 的導演,這套由加利奧文(Gary Oldman)擔大旗的製作可以在串流平台上欣賞。他還是 電視”神劇“ 「黑鏡」的導演哩。
書生上陣追殺兇徒
意想不到的外援
羅倫斯費賓戱份不多,但氣場強大,極有分量
開羅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戰役」這套電影只有95分鐘,但當銀幕開始打出工作人員名單的時候,我心頭的震蕩久久仍未能平復,其他觀眾也許同樣需要時間回過神來,慢慢才陸續離坐。震蕩來自導演那種現場上無聲的壓力感,相對飛機低飛掃射的隆隆巨嚮;炸開了膛,清楚看見死者的心、肝、脾、肺,還有他死不瞑目、默然的雙眼,相對受重傷士兵血肉模糊的大腿,和他們撕心裂肺的痛嚎。導演的鏡頭運用、場面調度和音響處理,將觀眾扯進那個恐怖的場景,仿佛皮膚和鼻孔都感受到濃濃的硝煙和血腥氣味。
「戰役」描述的並不是有如「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等大規模軍事行動,而是2006年一隊十多人的美軍海豹特戰隊在伊拉克一個村莊執行監察任務時發生的事,只能說是一場武裝衝突,很難名之為一場戰役。電影本名是Warfare,就是「戰爭」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編導想表達,戰爭就是如此莫名所以、目的模糊、殘酷又痛苦。
美國海軍海豹特戰隊
伊拉克戰爭由2003年打到2011年,是由美國國務卿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展示一瓶白色粉末指控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而開始。了解這個背景,看「戰役」就更有意思。
戰爭其實一定會有死亡,是非常嚴肅和可怕的一回事。但影片所見,美軍最精銳的海豹特戰隊好像不知天高地厚,平時無聊就在基地看緊衣美女做體操,互相叫囂發洩精力;甚至在黑夜進行隱秘行動時,竟然會做出不文動作互相嬉戲發笑。
這些海豹平時的訓練可能要求很高,但從影片中所見,不是每個成員都有陣前經驗。首先,黑夜的行動應該是隱秘的,怎麼可以在夜半無人的時候,用大鐵錘去敲破一幅牆,令全條村都聽得見,比用大聲公更有效地暴露自己的行蹤?還有,已經監察到有人持機關槍進入目標樓房,對方疏散街上民眾,同時亦已收到情報,對方準備發動襲擊,此時,狙擊手怎麼可能離開崗位,走到一旁去對著個水樽小便?
佔領民居監察對面樓房,後來被困
監察任務
反被伏擊,四面受敵
編和導都用大量筆觸描述海豹成員之間互相照顧的兄弟情,但影片中有一個角色,卻明顯是邊緣人。這個角色佔很小篇幅,雖然穿著美軍軍服,但外貌是中東人,似乎是美軍聘請的翻譯人員。他在隊中明顯沒有和其他隊友一樣稱兄道弟,在執行任務時, 總是被派到最前頭,結果是「行就行先,死就死先」, 在團隊受到突襲時被炸到腸穿肚爛,分屍在當場;最大的貢獻是在現場留下一條斷腿,成為影片下半部場面最矚目的擺設。但留意到影片中各人對炸死了的士兵望都沒有望多一眼, 好像這條人命不是一回事。到最後撤退時,裝甲車還隱約地輾過這位士兵的殘肢!不知這是導演刻意安排來傳達一個信息,還是西方意念根本如是。
援兵殺到
殺出重圍
狼狽撤離
「戰役」的編劇就是當年擔任電訊員的士兵Ray Mendoza,他結合自己第一身經歷及其他隊友的記憶,寫成劇本,和他的電影搭檔Alex Garland (帝國崩裂導演)再次合作,聯合導演了這套震動觀眾感觀、情緒,甚至引發深層次反思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