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大副校長認為有需要特別針對在校大學生加強宣介紹粵港澳大灣區。
國家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由嶺南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成立的「粤港澳大灣區社會治理聯合研究中心」今揭幕,並公布首項研究調查,訪問1214名18至35歲本港青年及472名在校大學生,發現近半受訪者表示看好大灣區發展前景,並且有逾半同意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會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嶺大副校長莫家豪(中)指青年對內地認不足。
不過兩個組別均只有三成半受訪者願意到内地大灣區就業,年輕居民組別及大學生組別分別有約兩成及三成受訪者以「不知道/說不清」作答,反映他們對在大灣區工作持觀望態度。
嶺大副校長莫家豪表示,不少受訪者對到大灣區工作有隱憂,最擔心的範疇包括「薪水待遇不理想」(18.2%),「網絡限制」(例如:無法瀏覽Google)(76.6%)及稅收高(65.8%)等;受訪的大學生則擔心「網絡限制」(80.2%),「子女教育問題」(71.3%)及「薪水待遇不理想」(70.7%)等。
「年輕人觀感上覺得好、有發展機遇,不過真正去考慮自己會不會去發展的意願時,有差距是正常。」莫家豪解釋,造成這些差距是源於他們本身對內地認不足,並舉例指其學生中,有人未曾到訪過廣州、佛山,仍需要加強宣傳介紹特別是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的資訊介紹。
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表示,中央政府繼續支持香港和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格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品質發展的示範地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新華社資料圖片
高雲龍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致開幕辭表示,對於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拓展合作機遇和發展機遇,提出幾點建議,包括強化互聯互通,持續優化口岸功能和布局研究,提供更加便利的簽注安排,不斷完善澳車及港車北上等政策,穩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及進一步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等試點,以至推動跨境便利置業和行業標準共通探索,建立大灣區標準的確認機制,拓寬港澳居民就業創業的空間等。
資料圖片
他又提出要推動科創聯動,要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加大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力度,以至促進大灣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同時要深化務實合作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的營商生態,充分發揮香港及澳門超級聯繫鏈作用。
高雲龍(前排左起第六)出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工商大會(政府新聞網影片截圖)
高雲龍表示,中國將致力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加快推進電訊等服務領域的開放,讓在華投資發展的各國企業更加願意紮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