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4日區選前一個月,當時大家在關心在連串暴力示威中,區選究竟能否辦得成?
我和親台人士談起此事,他們對香港區選顯得滿不在乎,笑稱香港的示威,已經為民進黨總統蔡英文拉了很多票,台灣傳遍香港示威者被「黑警」打死、在警署內被強姦的消息,香港局勢成為台灣選舉最主要的話題。若香港因暴亂而取消區選,會被理解為暫停民主,一國兩制破產,蔡英文正中下懷。
但和親美人士談起區選,態度完全不一樣,他們認為香港一定要進行區選,北京不能輸打贏要,他們很緊張區選必須如期進行。
由兩者的差別,可以理出一個思路,台灣只想香港大亂,以證明一國兩制失敗,為自己助選。而美國卻更深謀,支持反對派由選舉進軍,意欲奪權。假設這是一場顏色革命,最後要在香港建立一個親美政政府,未來有何路徑?
1. 以區議會為基地,癱瘓政府,佔據政治議題,大量繁殖後代。從建制的角度,選後的區議會相當恐怖,18區中有除離島外,17區被反對派過半數佔據,其中黃大仙和大埔區議會更全軍盡墨,一個建制派議員也選不出來。未來反對派最「大路」的玩法,是利用區議會逼迫警察,癱瘓政府,各種要諮詢區議會的發展項目,都很難通過。更激的玩法是借區議會通過政治性議案,搶佔輿論主導權。
另外區議員有大量政治資源,有人粗略一計反對派大量搶位後,幾年可拿到超過10億,以那80個當選的素人為例,相信不少是本土或勇武派,他們可以借區議會的資源,大量繁殖下綫人物,搶佔政治地盤。
2. 攻佔立法會半數議席。立法會直選的名單投票制,類似比例代表制,有異於區議會的單議席單票制。若明年9月立法會直選時和區選一樣,反對派取得57%選票,建制派得42%,結果也不會如區議那麼災難性。
上屆2016年9月的選舉後(未DQ議員之前),在立法會70個席位中,有29個反對派,40個建制派,1個其他,建制派還穩過半數35席。明年9月選舉,在功能組別方面, 建制派會先失一個區議員選出的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而以個人票作為投票方式的功能組別,如仍是建制派的工程界亦屬高危,建制派比2016年功能組別可能共失2席。至於直選方面,建制派可以失1至3席。若以悲觀情況計,建制派失5席到35席,反對派加5席到34席,建制派隨時跌到半數邊沿,政府極難管治,只要一兩個建制議員叛逃,就可翻盤。
3. 搶佔特首之位。特首選委會有1200人,當中117席由區議員互選產生,過往這些選委席位由建制派包辦。到2021年12月下屆選舉選舉時,這117席將全部落入反對派之手。反對派在上屆特首選委會有325席,若反政府的民情持續到2021年,粗略估計反對派的選委席位隨時衝擊400席。若加上區議會產生的117席,他們的席位可能有500席以上,雖然仍未夠601票的當選票數,但若有一些手握100票的財團,和反對派合流,隨時可以選出一個親美特首,奪權大功告成。
民主選舉,本來贏輸無定數,政權轉易也很正常。但從政者若被外國操控,選出來專門和本國對抗,那又是兩碼事了。6月的時候,我和政府高官議論時局,他們希望「捱捱吓就過去」。一般情況的確如此,上街上得多都會累。但若政治運動有外地勢力操弄,就不是這麼容易捱過去了。現在看來,這個奪權之局,已遠超特區高官能處理的範圍了。
盧永雄
特朗普行將上任,世界局勢波詭雲譎,就在他上任之前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中美的溫和開局。在特朗普上任前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五應約和特朗普通了電話,「應約」就是美方主動提出通話的意思。特朗普邀約習主席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中國元首向來無出席其他國家元首就職典禮的慣例,目前中美關係前途未卜,習主席當然不會赴約,但是也高規格的派了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不過,特朗普似乎等不及要和習主席對話,所以就主動邀約電話通話。
在特朗普上一任上任前,亦都曾經在2016年11月和習主席通話,但當時雙方只是寒暄,並沒有討論實質性的問題,但今次雙方就談到具體問題。習主席雖然先禮後兵,希望中美關係在美國總統新任期有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將來兩國合作可以成為夥伴和朋友,但是亦毫不介意直接提出要求特朗普慎重處理台灣問題,並提到特朗普長期威脅加關稅的問題,指「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對抗衝突不該是我們的選擇」。
而特朗普亦對習主席討論了平衡貿易、芬太尼和TikTok等問題。會面後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剛剛和習主席通了電話,指「直接通電對中美雙方來說非常好,我希望我們能一起解決很多問題,並立即開始行動」。
很多人都說特朗普擅長「笑騎騎、放毒蛇」,所以不要過份解讀他和習主席的通話。2017年11月,特朗普還親身訪問了北京,但幾個月後還是對中國開打貿易戰,如今特朗普通電話後正尋求和習主席盡快會面,但並不等於中美關係會一帆風順。中國只能聽其言、觀其行。
第二,TikTok事件搞死拜登。特朗普在第一任任期內,計劃禁制TikTok,但當時外界挑戰他不能只憑一個總統命令就封殺一個社交媒體,要得到法庭認可。拜登結果就傻傻的殺上,自以為得到民主、共和兩黨同意,就開動全部機器,將禁制TikTok由理念變為事實,還操作到禁令的最後限期是1月19日,等同在特朗普上任前一天,顯然是想將禁制TikTok這個「功勞」據為己有,不想讓特朗普可以叫停禁制。
結果TikTok事件鬧到一發不可收拾,大量美國TikTok用戶擁入中國社交媒體小紅書,自稱要奉獻所有資料給「中國間諜」,以表達對拜登政府的不滿。之後還衍生一波中美網民的良性互動,中美網民對帳,美國人發現自己的生活費是如此之貴,叫救護車要幾百美元,讀大學會欠下幾萬美元的債務,又發現中國人半夜可以安全出街,而且中國買一部電動車只要1.5萬美元,而美國就要3倍價錢,因而對美國政府諸多不滿。
拜登極其尷尬,白宮透過媒體放風,指拜登政府不打算採取行動,在1月19日強制執行「不賣即禁」的禁令,將交由即將上任的特朗普處理。但返過來到TikTok「玩嘢」,發表聲明指除非拜登政府向美國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明確發表不追責的聲明,否則該平台將會如期在1月19日關閉。拜登政府本來「側側膞」吹風說不會執法,但TikTok就逼拜登政府要正式跪低,結果TikTok真的在1月18日關停,搞到網民非常不滿。
不過,還未到1月20日特朗普政府上場,TikTok在關停了12小時後就恢復了美國的服務,表示「由於特朗普的努力,TikTok已返回美國」。而特朗普亦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會拯救TikTok,希望美國在合資之下可以得到TikTok五成股權。TikTok很明顯已經和特朗普政府溝通好,但仍然要在1月18日關一關,製造對拜登更大的不滿,讓拜登蒙羞下台。說不定特朗普和習主席通電話時,已提出讓美國公司買TikTok五成股權的妥協方案了。
這樣進一步看到,拜登的手段遠不如特朗普。美國著名媒體人、CNN主持人扎卡里亞提及特朗普對TikTok的態度時表示,特朗普十分善變,最開始說要禁TikTok的是他,現在要保護TikTok的也是他。特朗普是美國政壇中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物,幾乎可以改變對任何事情的看法,其身段柔軟令人驚嘆,而他的支持者對他的改變卻毫不在乎。
扎卡里亞又提到特朗普對中國的態度,「所以特朗普在對華態度上發生了轉變, 民主黨在對華問題上畏首畏尾,他們擔心會被視為軟弱和溫和派,特朗普就可以為所欲為,他可以搖身一變就成為『熊貓愛好者』,還對此大事吹噓。」
美國政壇正發生一幕又一幕的鬧劇,中美關係亦勢將因為特朗普上台而發生變化。特朗普可以在上任後繼續對中國入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但由於他當日說加徵關稅的原因是中國向美國輸入毒品芬太尼,他也可以說因為和中國談好了禁制芬太尼而暫不加稅。
現在全世界就到等待特朗普上台,看看這個世界變局如何拉開帷幕。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