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一波疫情嚴峻,政府抗疫的方針是「張弛有道」,我覺得這種說法有點被動,只是回應式的行為,即是說疫情殺到時才收緊,而不是預估疫情可能殺到,就早作嚴防。
政府要採取主動態度,抗疫要有指揮中心,統一作戰,精密部署,全個政府、全個社會動員起來,才有機會戰勝疫情。政府過去做事比較割裂,也沒有提供誘因給市民,以檢測為例,主動檢測的市民就不夠多。
我覺得未來的抗疫工作,須一環扣一環推出。要全面擴大檢測,應檢盡檢,若一間大廈爆疫,應鼓勵整個屋村的居民去檢測,及盡量安排就地檢測,在當地設檢測中心,開放時間要遷就居民的放工時間,如開放至較夜的時間,星期六、日都應該開放。
若想增加參與檢測的市民人數,一定要提供誘因,首先,可考慮已檢測的市民優先打疫苗,以鼓勵更多市民參與 。
第二、注射疫苗要早作安排,港府宣布分別從兩家藥廠各訂購了750萬劑疫苗,最快的科興疫苗,明年1月就會到港。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話,會設立社區疫苗注射中心,方便市民接種疫苗,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但市民對注射疫苗態度很不同,有人希望快快打,有人就不想打,港府必須想出方法,鼓勵更多人注射,才可產生群體免疫的效果。建議港府可與內地商討,已注射疫苗人士,進入內地可免隔離14天,回港後也無須隔離,這應可鼓勵更多想去旅遊或者公幹的市民,參與注射,因注射後有出行便利,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很大的誘因。
第三、必須有健康碼。內地的健康碼行之已久,香港也可以學習,除讓市民自願記錄出行紀錄外,若做了檢測、打了疫苗,有關資訊也可紀錄在健康碼內,更方便防控疫情。
元朗大棠因為有紅葉可賞,大量市民湧至。
做檢測、打疫苗、健康碼應是連串的配套工作,政府要早作安排。當然,市民也要積極參與抗疫。像過去幾天,元朗大棠因有紅葉可賞,大量市民湧至,附近也因而塞車,遙遠看到很多人脫下口罩,在附近拍照,恐怕有散播疫情的風險。
其實在第四波疫情如此嚴峻的時刻,警方要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控制人群,而市民外出亦應克制,人多擠逼的地方盡量不要去,大家一條心,才可以及早壓制疫情。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劉興華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區政府最近發表金融市場負責任應用人工智能(AI)政策宣言,除了推動業界使用人工智能,同樣強調的是風險管控,我認為這是持平和負責任的政策取向。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在金融科技周發表金融市場負責任應用AI政策宣言。
各行各業均在探討使用人工智能,金融業更是率先使用的行業,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許正宇透露,香港金融機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使用率達38%,遠高於全球平均26%水平,證明香港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一點都不落後。
人工智能確能幫助企業減省成本,解決請人難的問題,不少公司包括銀行的客服中心,已是人工智能處理,也可以協助制定更適合客戶的個人化產品,設計最適合客戶的投資組合。此外,人工智能可協助確保合規,例如員工與客戶互動過程中,無論是文字還是語音,若出現有合規問題的內容,人工智能統可立刻察覺並干預,確保過程合規 ; 在風險管理方面,透過歷史及行為模式評估客戶信用,可以減少壞帳出現。
不過,人工智能畢竟是新興事物,現時的人工智能系統仍有疏漏之處,最常見是所產生的結果非根據真實資料,或真資料夾雜假資料,或人工智能模型整合時出現問題,形成所謂「幻覺」,如港府所講,有個案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製作逼真的偽影片及圖像,誘導投資者向欺詐計劃投資; 此外數據私隱、網絡安全也是問題,如何避免系統被入侵,保障客戶私隱和知識產權,這些問題現時都未解決,所以金融業界廣泛採用人工智能,相信仍要一段時間。
大型金融機構如銀行,開始在不同範疇採用人工智能,包括在客戶開拓、客源維繫及背後的風險管理等方面 ; 一些中型證券發展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結合分析員報告,預測個別股份向,對小型金融機構來說,要額外投資在這方面,確實是一項挑戰,特別現時市況欠佳,對投入額外人手和成本發展人工智能不免卻步,不過人工智能屬大勢所趨,證券界也要跟上潮流,本港大學設計了人工智能模型,供金融機構免費使用,特區政府鼓勵業界包括中小型金融機構、會計師行試用。
特區政府期望業界多試用該系統,一方面讓業界有機會接觸及學習使用人工智能,另一方面透過實踐,讓政府和業界了解有甚麼可能的問題和風險會出現,有助制訂合適政策,包括監管和扶助發展方面 ; 此外人工智能系統也要累積足夠數據,才能產生更精準的結果。
業界也要踏出第一步,使用大學免費提供的系統,掌握人工智能的應用,才可與時並進,而我們也要清晰,人工智能不是要取代人類,人在決策過程中保留控制權,防止人工智能作錯誤、不當結論或決定,盼望業界以開放的態度,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