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過一場混亂,國會終於確認拜登當選總統,他將在1 月20日上台。
美國總統特朗普大力鼓動支持者到華盛頓「奪回選舉結果」,鬧出流血事件後,急急忙忙指示國務卿蓬佩奧加大對台灣和香港的動作。蓬佩奧宣布制裁香港拘捕50多名反對派人士的相關人員;再宣布派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本月13至15日訪台 ; 其後又表示要移除所有美國與台灣接觸的官方限制。內地《環球時報》直斥為特朗普政府最後的瘋狂。
瘋狂就一定是了,是不是最後,就可以商榷。外界一直有一個印象,就是特朗普是任意妄為的總統,發動中美貿易戰,以反華為競選綱領。相信特朗普落任後,中美關係就會全面改善。
是否真的如此呢?據聞阿爺的內部評估,就沒有外界想得那麼樂觀。
第一、新年伊始,馬上備戰。大家都沒有留意一則新聞,就在新年過後的1月4日,中共中總書記及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中央軍委2021年一號命令,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令,鮮明提出「聚焦備戰打仗,深入推進軍事訓練轉型,構建新型軍事訓練體系,全面提高訓練實戰化水平和打贏能力。」習主席直接向解放軍提出軍事訓練目標,要「備戰打仗」,要「提高打贏能力」。
中國內地講到「備戰」,當然不會是與印度在高原上發生的小磨擦,而是與台灣甚至美國出現的戰爭風險。
中國直接講備戰打仗,但西方媒體就充耳不聞,正如去年5月人大常委會制訂《港區國安法》前夕,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會見港區人大政協代表時,重提韓戰歷史,警告美國不要干涉香港事務,也提及當年中國參戰前藉印度大使向美方傳達訊息,警告美軍若跨越韓國的三八線,中國就會出兵。美國不信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會參戰, 結果大出意外,在韓戰中一敗塗地。
美國輕視了中國, 結果人大常委會去年訂立香港國安法,出乎美方意料,美國永遠低估了中國面對霸凌時反擊的決心。
第二,中美關係極難回到從前。據我接觸了解,在中央眼中,即使拜登上台,中美極難回到從前的友好狀態。不要忘記,美國「重返亞洲」的策略,是在民主黨奧巴馬主政時開始,只是2016年特朗普上台發揚光大。另外拜登上台也面對撕裂的美國,接近一半的選民投了票支持特朗普,而特朗普外交核心政策就是反華,即使拜登有意願,也不具備扭轉特朗普對華政策的條件。何況壓抑中國崛起,是美國跨黨派的共識。
第三,中國爭取中美鬥而不破。中美關係惡化,但中方不希望中美是零和遊戲,而是鬥而不破。不過這只是中國的意願,這台戲能否唱得起,還要看美國的反應。若美國真要把中美關係提升至你死我活的境地,繼續全面打壓中國,甚至在台海問題上玩火,中國已明言不惜一戰。
新華社記者早前寫了一篇評論,提及他在台灣最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陸台會開戰嗎?」可知台灣人完全體會到戰爭的風險,可惜蔡英文政府就一直打擦邊球,而背後就是美國政府的鼓勵。
因此,不要期望拜登上台就天下太平。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阿爺處理香港問題的空間反而更大,因為不需要照顧美方感受,可以放手而為,如叫停美國領事館出售山頂物業的交易,不讓這項25.7億元交易的地契登記,就等於挾持人質,美國要與中國談香港問題,中國也有大把籌碼在手。
盧永雄
世界輪流轉,看看香港和英國兩地的移民情況,只能驚嘆事情變化得這麼快。
2019年黑暴事件後,大量香港人移居英國,因為當時英國保守黨首相約翰遜推出一個BNO「5+1」計劃,讓香港人先移居、後申請國籍。其實約翰遜打的小算盤,是看著香港移民的資產。當時英國在他一手推動之下脫歐,大量歐洲公司總部撤出英國,因為英已經不再享有歐盟內的關稅和移居便利,約翰遜就藉著吸引港人移英帶來的資產,來填補這個窟窿。他還可以厚著面皮,聲稱自己在支持香港的民主。
香港人移居英國,如果是已經賺夠退休的一族,生活倒還可以,但如果要在當地搵工,就我所知,只有少數能夠找到與本來類似的工作,很多人就要降級打折。有朋友在香港做行政人員或中層主管,到英國就要做工廠工人或是通宵的倉庫看更。這讓我想起上世紀80年代大陸同胞移居香港的情況,那時在國內的專業資格在香港不被承認,他們只能夠做看更或地盤工,那種辛酸又有誰能明白。
不過,現在最有趣的發展,是英國人開始移居香港。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七屆世界桌球冠軍奧蘇利雲,他通過優才計劃成為香港居民。奧蘇利雲十分喜歡香港,他接受入境處處長郭俊峯訪問時,被問及為何選擇香港作為居住地,奧蘇利雲說香港有良好的稅制,桌球在香港很受歡迎,加上美食和文化,令香港成為一個理想居住地,「如果想擁有美好的生活,那一定要來香港」。
後來奧蘇利雲在澳門接受訪問的時候就提到,他一年有幾個月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打球,取得香港身份證,讓生活和出行更方便,預料4至6年後或會搬來香港長住。
奧蘇利雲的例子,至少可以看到三個事情。
第一,新通行證安排有效。內地最近改變港澳通行證(俗稱回鄉證)的安排,容許香港永久居民中的非中國籍人士,申請通行證返回內地。他們本來回內地要申請簽證,工作的話更需要申請工作簽證,但是在新安排之下就可以拿通行證過境,不用簽證,非常方便。奧蘇利雲提到的出行方便,主要就是指這一項。
第二,香港低稅率吸引。香港有低稅制,入息稅最高只是收15%,遠較英國為低,英國是累進制,最高即15萬鎊(150萬港元)以上收入稅率是45%,相當驚人。
過去沙特主權基金贊助的LIV 高球職業巡迴賽在港舉辦時,有獲獎的球手事後發現香港只是需要交15%的入息稅,有點不太相信,反覆追問是否只交這個稅率就足夠嗎?在外國動輒起碼要交20幾至40幾%的入息稅,香港只交最高15%,可以說是稅務天堂。而明年「LIV 高球2025 香港站」獎金高達2,500萬美元,獲獎球手少交30%稅等如節省750萬美元,即是5836萬港元,你話球手喜歡在香港還是在英國比賽?
另外英國有資本增值稅,越富有的人交稅越高,買股票買樓賺了的錢都要減一截。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剛公布的預算案,就提到高稅率的納稅人,資本增值率會由20%加至24%,低稅率的納稅人增值稅亦都由10%加至18%,而住宅物業的稅率就維持在低收入的收18%、高收入的收24%,而香港就並無資產增值稅,物業稅收15%亦較英國低。
但有一樣更要命的是,非以英國為永久居住地的英國居民稅務優惠將會在明年4月取消,這個叫做「非定居者身份」(Non-Domiciled)豁免稅制,規定在英國居住的外國人,如果海外收入不匯入英國,就無需要繳納當地稅,但英國將會把非定居者免稅待遇豁免取消,明年4月起必須將海外資產向英國繳稅。奧蘇利雲是英國人,如果一年在英國逗留183天以下,在英國沒有全職工作,本來可被視為非英國稅務居民,海外收入免稅,未來應要交稅。另外有大量在英國居住的外國富豪亦受此影響,計劃離開英國。
第三,非政治化角度。很多香港人移居外地,主要從政治角度出發,覺得香港實施《國安法》之後生活不下去。但是奧蘇利雲這個正宗英國人的看法,卻剛好相反,說「如果想擁有美好生活,一定要來香港」。由此可見,只要你撇除泛政治化的眼光,香港其實樣樣都好。
過去香港人移民英國,現在英國人移居香港,都可說是世界輪流轉了。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