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必泰疫苗部份批次有問題,包裝出現裂痕,亦有瓶蓋鬆脫移位,政府已棄置有問題疫苗,但仍宣佈暫停接種復必泰疫苗。過一段時間回頭看,這些都是小風波,應該不會有重大安全風險,但仍會影響到公眾對接種疫苗的信心,令香港本來已經緩慢的疫苗接種進度,更加緩慢。
政府最近開放了疫苗接種限制,30歲以上的市民可以開始接種,但疫苗接種的速度仍然很慢。負責疫苗接種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現時香港每日可以接種5萬劑疫苗,但每天卻只有2.5萬人接種。出現復必泰疫苗的質量問題,短期內更會令接種數量大降,香港遇上這些事情,可謂十分黑仔。
到目前為止,香港大約有40萬人接種了疫苗,只佔總人口5%多一點,距離要有70%的人接種疫苗之後才能形成的群體免疫水平,實在非常遙遠。若按現時的進度,不止明年,後年都不能達標。
一般市民現時對接種疫苗都抱持觀望態度,等多些人接種以後才去接種。遇上這些疫苗質量事故,會令觀望的人更觀望。
問題是,如果香港沒有大量人接種疫苗的話,香港的限聚不能放寬,經濟亦不能重啟,很多香港人的生計都受到經濟停擺的影響。所以,如何加快疫苗接種速度,是重中之重的問題。
環顧世界各地,有部分國家接種疫苗的速度很高,以美國為例,美國總統拜登曾承諾,在他上任的100天內,將有1億人接種到疫苗。而現實上,當地接種疫苗的速度,遠比他承諾的快,他上任的58天,美國已接種了1億疫苗,到目前為止,已接種了1.2億劑疫苗。拜登前些時表示,在今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就會重啟經濟。按現時的進度,美國可能會提早重啟。
一些疫苗接種很快的國家,經濟可以加速重啟,甚至率先可以與其他接種疫苗同樣快的國家開放航空通道,人員可以自由免隔離往來。可以想像,這些國家的經濟速復甦速度,就會遠遠高過其他疫情嚴重和接種疫苗低效的國家和地區,例如歐盟。現時,各國正在進行疫苗接種和重啟經濟的競賽。相比世界各地,香港在疫苗接種方面,實在做得太慢。
在中國內地方面,疫苗生產不成問題,前一陣子大量出口疫苗到其他國家,支援她們抗疫,中國本土接種疫苗速度並不快。但中國最近明顯加速,相信是看到了美國的進度,你快,我又要快了。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褔,之前提過要到明年年中,中國才能達到70%至80%的新冠疫苗接種率,但高福最近已表示,到今年6月左右,預測會有40%接種,今年年底就已可以達到70%至80%的接種率目標,形成群體免疫屏障。
這樣問題就來了。如果美國和中國都在追趕疫苗接種速度,到下半年時它們可能已到群體免疫水平,而香港就大落後,到時情況更加尷尬。
香港政府正在研究一些打了疫苗便可以享有的便利措施,鼓勵接種疫苗。其中一項便利措施是安老院舍探訪。由於疫情的關係,現時安老院舍不容許探訪。研究中的新措施是院舍的老人家接種了疫苗,而其接種了疫苗的親屬,就可以前去院舍的指定地區探訪。這是一項德政,試想住在安老院的老人家,子女不可以探訪慰問,實在非常孤獨。當大家接種了疫苗,子女就可前往探視的話,是一個很好的安排。
相信這個措施會擴展到很多方面,例如食肆,如員工和食客都接種了疫苗就可以免限聚。又例如本地遊。如果整團的人數都接種了疫苗的話,為什麼不可以開放參加人數呢?又如大型會議,接種了疫苗的人就可以直接入場參與。有了這些安排,便可以加快經濟的重啟,更可以鼓勵更多人去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計劃,總會遇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風波過後,還是要繼續接種,否則經濟不斷沉淪,代價更大。
盧永雄
中國人爲特朗普改了一個混名,叫做「川建國」,實在難以想像特朗普執政才100天,就會對中國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加拿大選舉剛剛結束,本來執政自由黨在上任總理杜魯多領導下,向特朗普叩頭,搞到民望急滑,不過接任的卡尼「冷手執個熱煎堆」,乘着特朗普壓逼加拿大成爲美國第51個州的風頭火勢,強硬回擊。結果加拿大人同仇敵愾,重新支持自由黨,令卡尼勝選。
這個戲劇性的轉折,或許從加拿大人買咖啡的習慣已經可以看到。加拿大人最近痛恨美國,將「美式咖啡」改名爲「加式咖啡」,抵制美國的Netflix和迪士尼,取消到美國旅遊的計劃,甚至沽售在美國擁有的渡假房產。相信加拿大人現在也開始明白,當日緊跟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實施100%的進口關稅,是傻得很徹底的行爲。
特朗普的殺傷力,從一個民調已經看到。據調查公司IPSOS最近公布對29個國家共2萬名成年人的調查顯示,環球受訪者認爲「美國對世界事務總體上有積極作用」的人數比例,從半年前的59%急降13個百分點到46%;相比之下,中國就在同一份報告中首次超越美國,從半年前有39%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總體事務有積極作用,急升到49%。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調查在3月21日至4月4日進行,特朗普在4月2日開始向全世界徵收極其離譜的超額關稅,但調查未能反映之後環球洶湧的民情。如果現在再進行同樣調查,恐怕中國領先美國的百分比將會更高。美國政治學家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提出的一個「軟實力」的概念,奈伊曾任美國負責國際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深明美國操控全球之術。他認為自冷戰以來,美國除了靠軍事和經濟的「硬實力」領導全球之外,還懂得用「軟實力」讓全世界折服。美國有讓世界艷羨的科研能力,長期標榜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向世界輸出美式流行文化,這就是美國真正的實力泉源。
不過特朗普上任100天,就完全摧毀美國的「軟實力」。在世人的眼中,美國不僅沒有變得更加偉大,她的商品服務以至於文化,就成爲過街老鼠,特別是在盟友中的厭惡感尤大。由於美國對親密的朋友也肆意霸凌,在上述民調的29個受訪國家之中,對美國印象較好的反而是南美洲或者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那些認爲美國對世界總體事務擁有積極作用的人數少於40%門檻的國家,反而是美國的緊密盟友,包括英國、意大利、愛爾蘭、澳洲、西班牙、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荷蘭和加拿大。
特朗普在這場關稅當中,叫全世界的國家來跟美國談判,去「親吻我的屁股」。當世界各國面對霸凌顯得又怕又怒、彷徨無助之際,中國就選擇和美國硬扛,反加美國關稅。中國外交部4月29日在公衆號發布中英文的重磅視頻,題爲《不跪!》,強調面對美國關稅打壓中國不跪,「因爲我們深知中國不退,弱國的聲音就有人傾聽,霸權的欺凌就有人阻擋,世界的公理就有人守護」。
外長王毅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議的時候,狠批美國拿關稅作籌碼,向國家漫天要價,如果選擇默不作聲、妥協退出,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王毅呼籲金磚國家共同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
中國已經成爲全球反抗美國關稅霸權的先行者,發動全球南方國家和美國抗爭。有歐洲外交官私底下也表示,對中國強烈反抗美國的關稅霸凌十分讚賞,認爲只有中國才夠膽這樣做。其他國家在中國起來反抗之後,就採取觀望態度,和美國的談判時也採取拖字訣,不談怕惹怒美國,但是談的時候也不具體還價,談完和沒有談一樣。
國際社會就很像一個森林,不但比拼硬實力,還在比拼軟實力,不但比拼國家的力量,還比拼國家領袖的領導力,以及國民的堅韌性。
如今在中美第一回合的比拼中,美國這個惡霸就顯得相當無助,遇上中國的強硬反擊,遇到中國外交部發布《不跪!》的影片,連特朗普都選擇避而不戰,改爲由財長貝森特出來為特朗普執政100日總結,聲稱他得的數字是貿易戰會令中國1000萬人失業。不過,這一套靠嚇的話術,現在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中國有意和美國硬扛下去。在這場軟實力的血拼中,中國已佔盡上風了。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