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重磅放寬措施全面睇 政府推「疫苗氣泡」策略 安心出行全面應用

博客文章

重磅放寬措施全面睇 政府推「疫苗氣泡」策略 安心出行全面應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重磅放寬措施全面睇 政府推「疫苗氣泡」策略 安心出行全面應用

2021年04月12日 18:48 最後更新:18:50

林鄭及陳肇始今日下午四時半開記者招待會,講解香港以「疫苗氣泡」為基礎,將在未來數周內推出一連串重磅措施,陸續讓市民回復正常生活。

林鄭表示,去年11月下旬的第四波疫情,已過了超過140天,疫情逐漸受控。過去14日,7天移動平均數字顯示,每天只有兩宗新本地確診個案,本地源頭不明個案只有0.7宗,而在過去3天,本地源頭不明個案是零宗。

特首林鄭開記者會公布「疫苗氣泡」策略。

特首林鄭開記者會公布「疫苗氣泡」策略。

過去4個多月,香港成功阻止變種病毒由外地輸入,全部均在入境旅客被檢測或被隔離時證實確診,成功阻止了變種病毒擴散,本地感染個案並無變種病毒個案。在第4波疫情當中,先後出現酒樓跳舞群組、健身中心群組及社區群組,但並無大爆發,香港已經成為一個低風險感染區。

第3波疫情爆發時,香港曾單日確診149宗,第4波疫情的時候,單日最高確診數字已遠低於149宗。政府追蹤能力亦提升了,在第3波疫情時,每一名確診者,通過追蹤找到2.55名緊密接觸者進行檢測,在第4波疫情時,每一名確診者,通過追蹤找到3.7名緊密接觸者進行檢測,代表追蹤效率提高。在Ursus 健身中心個案中,共有155人確診,通過衛生防護中心追蹤,找到1500個緊密接觸者,平均每個確診者找到9.7個緊密接觸者。

檢測方面,第4波疫情下,曾經每日可以處理高達10萬宗檢測,現時每天約處理6至7萬宗檢測。期間曾經36次圍封小區,突擊檢測29次。為需要隔離者提供的病床亦大幅提升,主因竹篙灣臨時檢疫中心及北大嶼山醫院已能提供大量病床。

注射疫苗自2月底開始,暫時情況不算理想,直至昨晚為止,已打第一針疫苗的有578900人,其中有250000人已打第二針。

政府宣布為鼓勵市民打疫苗而提供的誘因:
1. 將提供一個時間表,讓市民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2. 人員往來將放寬,包括本地處所,甚至和其他國家及地方的流動。
3. 強調注射疫苗的好處。
4. 四個元素,包括:逐漸回復正常生活(return to normality);限制處所活動不會再一刀切(例如一間酒吧出事,不會全行業都停);加強措施(reinforcement);需要市民積極參與。

推行「疫苗氣泡」,以注射疫苗為基礎,目標是市民可以每人完成注射兩針,並在經過14天後產生抗體。

食肆方面,現時員工每14天需要檢測,員工需要戴口罩,食肆需要提供洗手液,這些措施會繼續,但將會有三個層次的措施推出。

第一層次的措施,所有員工已打了首針疫苗,所有顧客需要使用安心出行,不再接受客人填寫資料,沒有手機的長者可獲豁免,每枱客人可以由4人加至6人,堂食可以由晚上10點延遲至午夜12點,宴會總人數可以加至上限20人,處所容量可以升至一半。

第二層次的措施,如果所有食肆員工已經接種了兩針疫苗及經過14日後開始有抗體,所有顧客已打第一針及使用安心出行登記,食肆將可提供一個只讓打了疫苗者進入的清潔區(clean zone),宴會人數可加至最高100人,堂食可延遲到凌晨兩點。

第三層次的措施,所有員工和顧客已打兩針疫苗,每一圍人數可以加至12人,在清潔區享用。

針對酒吧方面,因為飲酒時需除下口罩,在酒精影響下亦有可能令防範措施比較鬆懈,所以酒吧是高危處所。港府將會推行幾個措施,第一、如果員工及所有客人都打了第一針,客人全部使用安心出行,會考慮放寬處所的客量百分比。第二、大概8個禮拜之後,可能會推行第二階段措施,便是員工及所有客戶都已打了第二針再加14日產生抗體,每枱人數及營業時間可以放寬,將會同業界商量。最後,由於這個行業停業的時間較長,政府會動用應急的防疫基金,發放額外4億元津貼。

出入境方面,由於英國有變種病毒,現時已沒有航班可以回港,但港府在4月已安排兩班特別包機讓部份香港人可以回港,當然,他們回港後仍需隔離21日。下一個措施將在5月上旬推出,將會解除英國回港的航班限制,香港居民可以自行訂機票回港,回港後仍需接受檢測及隔離21日。

內地的香港居民,現時的回港易計劃,除了廣東省之外,將在4月底放寬至其他省市,回港後免除14天隔離。5月中,內地居民如想通過「來港易」到港,到港後亦不需要14天隔離。

執法方面,將會加強,疫情期間警方已突擊檢查64000處所,作出200宗檢控。已進行648000次檢查是否有戴口罩及有否遵守限聚令,發出2600張5000元的告票,並作出45宗檢控。

此外,亦會逐步放寬公立醫院、安老院的探訪。宗教聚會方面,現時限制人數容量在30%,如果有關人士能廣泛接受疫苗注射,在婚禮、公司周年宴會及本地旅遊,都會放寬,政府未來幾日將會和業界溝通,商量如何通過電子針卡識別出已注射疫苗的人仕。另外現時食肆員工需要每14日接受定期檢測,這方面將由注射疫苗代替。

復活節假期已過了6天,專家建議最好觀察14天,看看是否假期後確診人數回升。暫時預計由4月14日至4月28日為止,是觀察期,如情況沒有變壞,上述相關措施將在4月29日起陸續推行。

隨着注射疫苗可以逐步替代檢測,政府正考慮,除非是強制檢測,否則市民檢測時需要付費,到時派樽等措施將不會是免費。

進出低風險國家的準備,現時新加坡、澳洲及紐西蘭是低風險區,如果那些地方來的人已打兩針疫苗,再加14日產生抗體,到港後的隔離日將由14天減至7天或更少。進出中風險區,如果已打兩針疫苗,再加14日產生抗體,到港後的隔離日將由21天減至14天或更少。與香港有「旅遊氣泡」的國家,可為已注射疫苗的香港居民,提供減免檢疫期的旅行公幹活動。

最後提到跨境貨車司機安排方面,現時需要每日一檢測,如他們注射疫苗後,由這個星期開始,可放寬至每三日一檢,往後可以更寬鬆。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在過去一周的審訊中,黎作供期間多次承認曾在Twitter發帖或轉載關於外國制裁中港官員、或歐美結盟抵制中國的言論。

黎讚特朗普一系列針對中國制裁非常聰明

如在12月12日的聆訊中, 辯方展示多則在2020年7月22至23日,黎與徒弟李兆富 (Simon Lee)的WhatsApp對話及黎在Twitter的帖文,多次提及「制裁」議題。其中,李兆富於Whatsapp告知黎,美國要求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館,黎當時回應稱「特朗普用一系列制裁針對中國,非常聰明,拜登只是空口說白話,但特朗普就會行動」,又指「行動勝於說話」。

黎的Twitter帳戶隨即於翌日轉載關閉中國領事館的《蘋果》報導連結,並在帖文中稱讚特朗普。黎於庭上指,同意關閉別國領事館是一種敵對行為,惟辯稱於網上發帖文,並非為鼓動外國制裁或採取敵對行為。

辯方又展示7月23日黎Twitter帖文,內容指「最有效防止侵犯人權的方法就是要問責作出相關惡行的人」,並轉載《蘋果》關於「美國制裁香港」的英文版報道,黎辯稱當時沒閱讀該報道,指是由李兆富自行揀選並發布,遭法官質疑,根據黎與李的對話紀錄顯示,是由黎向李發送的,黎遂即改口稱他當時僅閱讀報道的「中文版」而非「英文版」。

Twitter發布蓬佩奧演說 同意對方鼓吹對中國敵對行為

同日,辯方庭上播放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演說,提及「呼籲所有國家效法美國的做法⋯⋯必須劃下共同一致的界線,不因中國討價還價和花言巧語而退讓」。黎指示李兆富把蓬佩奧的演說於Twitter發布,並指「冷戰揭開序幕」,惟黎辯稱沒鼓吹「冷戰」,僅講出事實,但同意蓬佩奧鼓吹對中國的敵對行為。

贊成凍結陳智思銀行戶口 對特朗普制裁決定感雀躍

12月13日庭上提到黎與李兆富對話,當中附有《蘋果》英文版新聞連結,有關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被滙豐銀行凍結銀行戶口的報導,黎在對話中形容此為「制裁」,並贊成制裁陳,並推測這只是冰山一角,針對自由壓迫者的制裁將會蔓延到各階層。黎亦同時對特朗普的決定感雀躍,指示李於Twitter發佈「Bravo! President Trump!」。

另「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提議將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中國官員加入制裁名單,黎讓李兆富將相關內容在Retweet,黎承認Retweet就等於同意,惟其後又稱當時不知道Tweet的內容。

Twitter轉載羅傑斯帖文籲藍韜文制裁中港官員 黎承認「覺得好」

黎的Twitter於2020年7月30日又轉載「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的帖文,批評及抹黑香港政府取消數名反對派人士的立法會選舉參選資格,並呼籲英國前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藍韜文「是時候將林鄭月娥及中港官員列入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制裁名單。」黎於庭上指,帖文是由李兆富轉載,惟黎承認轉載就代表他認同該帖文內容,更指「覺得好」才會轉載。

轉帖《蘋果》報道美制裁中港官員 黎認為應包括選舉主任

12月16日辯方庭上展示2020年8月7日李兆富向黎發訊息指:「美國財政部對11名破壞香港自治、限制香港市民言論或集會自由的人士實施制裁」、「美國財政部正在制裁林鄭月娥、鄧炳強、盧偉聰、李家超、鄭若驊、曾國衞、夏寶龍、張曉明、駱惠寧、鄭雁雄和陳國基。」,當時黎回覆「That’s great! Thanks!」。黎指他同意李的訊息內容。同日Twitter帖文就是相關訊息。

翌日黎Twitter轉發《蘋果》帖文,報導提到香港官員被美國制裁。但黎否認請求制裁,並指制裁已發生,他轉發只是呈現事實。同日黎向李兆富傳送《蘋果》題為「美國對香港林鄭月娥、高級警察和其他9人投下制裁炸彈」連結,並說「但那些選舉主任呢?出於政治原因,他們是否應該對DQ候選人負責任?」同日黎的Twitter帖文亦顯示相同內容,黎承認曾發訊問李兆富,並對制裁不包括選舉主任感驚訝,惟否認要求美制裁加入選舉主任。

黎訪談中指歐美應結盟抗衡中國 否則構成危險

12月19日辯方庭上提到2020年9月17日《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的訪談節目片段,節目中黎認為歐洲應與美國結盟,指歐洲國家太細,無法單獨應對中國,歐美要結盟成為一股力量,令中國改變。法官問及黎為何用「珍珠港事件」來比喻新冠疫情,黎稱象徵對危機的覺醒,指中國對國內資訊的掌握,令世界意識到中國的潛在威脅,正如珍珠港事件喚醒美國對日本的軍事威脅,又指中國對外態度戰狼,只有領導者下台,中國才能改變並與西方同化,中國若不改變,將對其他國家構成嚴重危險。

轉帖《蘋果》報道葉劉撤美資產 黎認為有人要承受制裁後果

辯方又展示黎2020年9月17日Twitter帖文,轉載《蘋果》就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撤走美國資產的報道,提及「當美國和其他自由世界國家結盟並實施制裁時…他們迫害香港人的惡行必將產生後果」。辯方問帖文所指的「後果」是甚麼?黎稱是「被國際社會邊緣化或『處理』」,如不能在外國開銀行戶口。法官追問這是否一種制裁?黎承認,禁止葉劉淑儀等人在外國開戶口,也算是一種制裁。李官質疑,黎所指「中共的幫兇」會就其惡行承受「後果」是否正是指他們會受到制裁,黎同意「制裁」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後果」,但還有其他選項。李官又指,帖文的讀者好大可能認為「後果」正是指「制裁」,因為帖文沒提到其他選項?黎同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