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上海抗疫見成效 無再社會層面找到感染者 衛建委:「動態清零」不可「因地制宜」全國一盤棋

博客文章

上海抗疫見成效 無再社會層面找到感染者 衛建委:「動態清零」不可「因地制宜」全國一盤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上海抗疫見成效 無再社會層面找到感染者 衛建委:「動態清零」不可「因地制宜」全國一盤棋

2022年04月30日 13:14 最後更新:13:18

繼上海之後,新冠疫情近期再度殺入廣州、北京等一線城市,對經濟造成影響。對於「動態清零」政策能否「因地制宜」有彈性,國家衞健委表明不可行,稱如果個別地方「動態清零」不堅決,「搞變通,病毒就可能在當地生根」,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國家衞健委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警告,若與病毒共存,長者與兒童健康將受威脅,「動態清零」相當於為全國人民購買了一份保險。

衛建委表示如果個別地方「動態清零」不堅決,病毒就可能在當地生根」,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衛建委表示如果個別地方「動態清零」不堅決,病毒就可能在當地生根」,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梁萬年還表示,必須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的同時,也要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這也是一個時間窗口。如果內地加強疫苗接種,加快藥物、疫苗等研發,有可能抓住這個時機。

當中國具備了一些相關條件,比如疫苗接種覆蓋率較高,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接種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各地都做好了醫療資源、隔離床位、有效藥物、物資供應、應急機制等方面的準備,同時有效藥物可以廣泛使用,病毒不出現更壞的、新的變異,而是更加溫和,死亡風險是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利用「動態清零」給我們留出的時間窗口,做好這些相關的準備,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從梁萬年的講話,重申了早前中央高層的決定,三個條件下開放,一是病毒變得更弱;二疫苗接種率要再提高,尤其老年和幼兒;第三有廣泛使用的特效藥,現時的特效非常貴而且需要醫生處方。

上海市衛健委最新通報,4月29日0—24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249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8932例,其中,985例確診病例為既往無症狀感染者轉歸,264例確診病例和8932例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在閉環管控中發現。

值得注意的是,和之前的疫情通報對比,今天的通報顯示,沒有確診或無症狀感染者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即是相關的感染者都是在重點隔離或者管控的區域找到,社會層面無感染者,這是邁向社會面清零的重要一步。

廣州的疫情相對單一,廣州市舉辦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廣州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介紹,本次疫情感染者的病毒基因測序結果是奧密克戎BA.2進化分支。經過比對,與之前國內本土疫情感染者變異位點相差較大,但與近期某入境感染者的序列高度同源。結合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此次疫情源於境外輸入,是一起獨立的輸入關聯疫情,初步研判為機場工作人員意外暴露感染所致。

本次疫情有個特點就是,機場工作人員在4月25日例行核酸檢測時均為陰性,短短2天時間,就集中出現了數量較多的感染者。這也再次充分體現了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的特點,也再次提醒我們,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動態清零的過程中,永遠要把個人防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那就是始終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接種新冠疫苗。

反而北京疫情散發區域較多,昨日開始加辣,主要手段是核酸碼,「五一」出遊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五一」假期後,北京市上班、上學人員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返崗工作,返校學習。

4月28日15時至29日15時,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4例,其中確診病例31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

經過兩輪11區區域性規模核酸篩查,北京日新增病例保持在數十例,波及12個區,風險依然存在,老傳播鏈又有新風險。疫情主要還是在朝陽區和房山區。

「五一」假期將至,建議市民非必要不出京,就地過節。進返京人員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北京健康寶」綠碼,抵京前或抵京後12小時內需通過「京心相助」小程式向所在社區(村)、單位、酒店等報告,抵京24小時後、72小時內須進行1次核酸檢測,抵京後7日內不聚餐、不聚會、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在京單位督促進返京員工返崗前48小時內加做1次核酸檢測,檢測陰性結果未出之前居家辦公,並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對於「動態清零」政策能否「因地制宜」有彈性,國家衞健委表明不可行,稱如果個別地方「動態清零」不堅決,「搞變通,病毒就可能在當地生根」,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國家衞健委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警告,若與病毒共存,長者與兒童健康將受威脅,「動態清零」相當於為全國人民購買了一份保險。

衛建委強調「動態清零」的做法最大限度保護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衛建委強調「動態清零」的做法最大限度保護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國家衞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內地已進入抗疫第四階段,目前吉林及其他多地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清零攻堅戰初見成效,全國疫情呈波動下降趨勢。他重申,兩年多的實踐證明,發現一宗、撲滅一宗,「動態清零」的做法最大限度保護了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於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中國防控疫情的「制勝法寶」。

外界有呼聲讓個別省市放寬防疫措施,以免重挫經濟及供應鏈,但李斌強調,疫情防控是一場總體戰,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如果個別地方『動態清零』不堅決果斷,搞變通,病毒就可能在當地生根,導致當地疫情迅速擴散,導致疫情外溢,甚至出現跨區域的傳播,成為疫情的『傳播器』和『放大器』,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

梁萬年表示利用「動態清零」的時間窗口,做好準備。

梁萬年表示利用「動態清零」的時間窗口,做好準備。

梁萬年也認同「動態清零」和經濟發展、正常的生產生活之間是相互協同的,不是對立的,這一總方針相當於為14億人民購買了一份應對不確定因素的保險。他說,「動態清零」政策可能短期內犧牲了一些局部地區和一部分人的生活便利性,使局部地區的經濟受到一定影響,但是這樣可以換取最廣大地區、最廣大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

梁萬年表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體不足,資源配置也不平衡。「一老一小」疫苗接種率總體上還不夠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衝擊,如果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所謂「躺平」的策略,醫療衞生資源將會面臨嚴重擠兌風險,大量有基礎病的患者、老年人、兒童、孕婦等人群的身體健康將會受到威脅。同時,對經濟社會發展也會產生嚴重衝擊。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持我們的策略和措施不動搖。當然,也要不斷優化完善防控措施,這也是一個時間視窗。如果我們加強疫苗接種,加快藥物、疫苗等研發,我想我們就有可能抓住這個時機。

當我們具備了一些相關條件,比如疫苗接種覆蓋率較高,尤其是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接種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各地都做好了醫療資源、隔離床位、有效藥物、物資供應、應急機制等方面的準備,同時有效藥物可以廣泛使用,病毒不出現更壞的、新的變異,而是更加溫和,死亡風險是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利用「動態清零」給我們留出的時間窗口,做好這些相關的準備,我們一定能夠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貿易夥伴瘋狂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稅率之高舉世嘩然,正當各國緊急研究對策醞釀反制之時,中國率先宣布推出反制措施,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同樣34%關稅,堅決有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貿易夥伴瘋狂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稅率之高舉世嘩然。AP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貿易夥伴瘋狂加徵所謂「對等關稅」,稅率之高舉世嘩然。AP圖片

為何中國的反制能如此迅速、如此果決?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訪問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他表示能以這樣的速度和幅度作出反制,意味著中方已經提前做好了充分準備,對美反制的工具和措施充足,也反映中國整個經貿領域的韌性也更強。

為何中國的反制能如此迅速、如此果決?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訪問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

為何中國的反制能如此迅速、如此果決?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訪問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

一方面,經歷了這8年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摩擦,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需求已經在經歷重構。以大豆為例,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前,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佔中國進口總量的34.4%。中美貿易摩擦以來這一比重銳減,巴西等南美國家正在成為中國大豆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同時,中國國產大豆連續三年產量超2000萬噸,進一步減少了對進口的依賴。

經歷了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摩擦,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需求已經在經歷重構。

經歷了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摩擦,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需求已經在經歷重構。

以大豆為例,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前,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佔中國進口總量的34.4%。

以大豆為例,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前,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佔中國進口總量的34.4%。

又例如由於美國對中國這些年施加的出口管制,一些原本中國對美進口需求較強的高科技產品,基本上都已經被限制了。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曾出具報告稱,從2018年到2023年間,美國對華出口管制限制的中美貿易額高達5450億美元,平均每年就是近900億美元。

由於美國對中國這些年施加的出口管制,一些原本中國對美進口需求較強的高科技產品,基本上都已經被限制了。

由於美國對中國這些年施加的出口管制,一些原本中國對美進口需求較強的高科技產品,基本上都已經被限制了。

另一方面,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也讓企業有了更多元的市場選擇,例如去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6.4%,佔進出口總值的50.3%。其中,對拉美、非洲、中亞五國、中東歐的貿易增速分別為7.2%、6.1%、7.2%、7.5%。包括東盟國家等在內的新興市場對中國外貿市場的貢獻率近六成。與此同時,中國也正持續助力本土外貿企業拓展內銷渠道。

這些國內外的多元渠道,都有利於幫助企業應對美國的沖擊,也是我們應對美國的貿易戰,更為從容的原因。

另一方面,歐盟、日韓及東盟國家等在「對等關稅」公布後,紛紛警告要作出反制,美國財長貝森特對此回應指:「我不會試圖報復。只要你不報復,最高的稅率就會是現在的數字。」這正是美國的談判套路,談判初期「高開」,以便為後續讓步留有空間。

然而,美方的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嚴重損害包括中方在內的全球各國的正當合法權益,危害全球經濟發展和產供鏈穩定。

現在,中國堅決、迅速地反制,是對這種趨勢的堅決遏制,是在向全球傳遞一種鮮明的態度,對於違反國際規則的單邊霸凌行徑,中方會毫不猶豫地堅決反制到底。同時,還會持續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會像美方那樣,逆潮流而動,開歷史倒車。

「玉淵譚天」強調,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威脅的經濟體,只有互相進一步深化合作、擴大開放,維護全球自由貿易規則和秩序,才能真正保護自身權益。而美國應該做的是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與各方磋商解決貿易分歧。

總括而言,關稅壓不垮中國和其他國家,付出最慘重代價的只會是美國自身。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