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北京海歸逾122萬人  6成投身AI等新興產業  首都產業群佔全國4成聚人才

博客文章

北京海歸逾122萬人  6成投身AI等新興產業  首都產業群佔全國4成聚人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北京海歸逾122萬人  6成投身AI等新興產業  首都產業群佔全國4成聚人才

2025年04月01日 07:00

在2025年中關村論壇年會「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北京市歐美同學會聯合全球化智庫(CCG)首次發佈了《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揭示了北京海歸人才中,有60%投入到人工智能(AI)等新興產業領域工作,充分顯示了北京在全球科技創新版圖中的吸引力。

《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2024年4月至2025年1月期間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在京工作和生活的歸國留學人員數量達到122.85萬人,其中碩士佔比59.44%,博士佔比15.86%,這班高學歷人才成為推動北京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中關村論壇年會上,首次發佈了《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揭示了6成海歸投身AI產業。(新華網)

中關村論壇年會上,首次發佈了《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揭示了6成海歸投身AI產業。(新華網)

從就業狀態而言,北京歸國留學人員中78%目前處於就業狀態,14.2%處於創新創業狀態,2.6%為靈活就業。值得留意的是,在就業狀態的海歸中,有60%集中在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互聯網平台、未來信息、未來製造等新生產力或新興產業領域;而在創新創業狀態的海歸中,這一比例就更高達80%以上。

藍皮書數據又顯示,北京歸國留學人員所在行業高度集中在科技、經濟、教育等領域,其中從事科技相關工作人員佔比最高,達20.84%,AI領域尤其受海歸人才青睞,這與北京作為「人工智能第一城」的產業優勢密不可分。

目前北京目前擁有全國40%的人工智能企業,集聚了最多的AI獨角獸和AI大模型。近年來,全市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突破3000億人民幣,企業數量超過2400家,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集群效應,為海歸AI人才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和創業生態,成為吸引他們選擇北京的關鍵因素。

目前北京目前擁有全國40%的人工智能企業,集聚了最多的AI獨角獸和AI大模型。

目前北京目前擁有全國40%的人工智能企業,集聚了最多的AI獨角獸和AI大模型。

另藍皮書還揭示了中國兩院院士中的留學經歷比例。截至2024年7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在北京工作的有403位,其中具有留學經歷的有302位,佔比高達75%;在北京工作的中國工程院現任院士448人中,有留學經歷的佔47%。

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邀請了多位成功的海歸創業者分享經驗,包括北京格靈深瞳公司董事長趙勇、北京軟體機器人科技公司董事長趙鑫、北京來也科技CEO汪冠春等。這些企業大多屬於AI、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領域,是海歸人才在新生產力領域創新創業的典型代表。

北京市歐美同學會辦公室主任周效全表示,藍皮書更好引導海內外留學人員來京創新創業,為首都發展新生產力、助力新興產業提供人才支撐。

從教育層面看,北京正不斷完善AI人才培養體系,廣泛推行AI教育,從中小學到高校全方位提升未來人才的人工智能素養。這種教育佈局將為海歸AI人才提供更好的本地人才儲備和團隊支持。

在技術治理方面,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偽造侵權及應用責任歸屬等問題日益凸顯。藍皮書的發佈為構建有效的監管框架、平衡技術安全與開放共享也提供了人才視角的參考。

預料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將繼續吸引全球頂尖的AI人才回歸,進一步鞏固其在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領域的領先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踏入2025年後,中國在機器人大規模生產 ,引領中美走入激烈的競賽。據美國摩根士丹利銀行今年2月發布報告,過去5年,中國涉及「人形機器人」的專利申請數領先全球,達5688項,相較之下,美國僅1483項。隨着愈來愈多海歸留學生投入AI行業,相信中國的優勢將延續,甚至成為擊敗美國,達到世界產業水平。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命令,美國對全球逾百國家徵收10%至49%不等的關稅,為全球經濟投下「核彈」,其中對華徵收稅率達34%,累計則達54%;越南及柬埔寨更高達46%及49%。究竟這個所謂「對等關稅障礙」是如何計算出來?

美國知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James Surowiecki)在社交平台X發文,解釋特朗普如何「捏造」美國被他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稅率」,作為自己濫加關稅的借口。

蘇洛維耶斯基也不禁慨嘆所謂關稅稅率計算法如此「荒唐」。X截圖

蘇洛維耶斯基也不禁慨嘆所謂關稅稅率計算法如此「荒唐」。X截圖

蘇洛維耶斯基表示,美政府給出的他國對美稅率實際上並非如其所聲稱的那樣以「關稅稅率+非關稅壁壘」計算得出。相反,對於每個國家,只是將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將這個比率當做所謂「該國對美稅率」。

蘇洛維耶斯基舉例說,美國對印尼的貿易逆差是179億美元,印尼對美國的出口額為280億美元,兩者相除的比例即為美方聲稱印度尼西亞向美國收取的64%關稅稅率。特朗普據此宣布,美國對印尼亞徵收「已優惠」的「對等關稅」,僅為印尼對美國所謂「稅率」的一半,即32%。

若以此「對等關稅障礙」的計算方程式套用在中國,2024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為2954億美元,同年美國自中國進口金額為4389億美元,兩者相除得出67%;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稅率高達34%,累加現有關稅則達54%,美國已對華提供稅率「優惠」了,算法「簡單又粗暴」。

至於台灣,2024年美國對台灣貿易逆差739億美元,而美國自台灣進口金額為1162億美元,相除得出64%,現時美對台灣徵收32%稅率,即最後美對台課徵約一半的關稅。

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稅率計算法, 被指具「欺騙性」。AP圖片

特朗普所謂的「對等關稅」稅率計算法, 被指具「欺騙性」。AP圖片

美方所宣布的其他國家對美「稅率」以及美國徵收的所謂「優惠對等關稅」也是以類似的方式計算得出。

至於美國對那些國家有貿易順差的話,那些國家所謂對美國的「對等關稅障礙」就一律作成10%,舉例2024年美國對英國有11.9億美元貿易順差,所以就創作成英國對美國的「對等關稅障礙」是10%。

以此脫離現實的方程式計算全球180國及地區的所謂「對等關稅障礙」,蘇洛維耶斯基慨嘆:「What extraordinary nonsense this is (這多麽荒唐啊)」、「This is so dumb and deceptive(這是如此愚蠢和具欺騙性)」。

蘇洛維耶斯基還表示,與美國有貿易協定的韓國,不可能如特朗普宣稱的那樣對美國的出口商品徵收50%的關稅,歐盟也沒對美收取39%的關稅。

商務部回應表示,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AP圖片

商務部回應表示,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AP圖片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4月3日就美方宣布對等關稅回應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發言人表示,美方聲稱自己在國際貿易中吃了虧,以所謂「對等」為由提高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這種做法罔顧多年來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也無視美方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美方在主觀、單方面評估基礎上,得出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做法。對此,很多貿易夥伴已經表達強烈不滿和明確反對。

發言人說,歷史證明,提高關稅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既損害美國自身利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品供鏈穩定。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