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不同的宗教,而某部分的爭吵是從信奉宗教的信徒中形成的。信徒相信一個宗教大多的原因是因為傳道者能夠將說話進入到該信徒原先自己的信念深處,而不是因了解宗教的歷史背景而去信奉。在華人社區,佛道兩教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爭論者從來以自己信奉的宗教的了解角度去評論其他宗教,但事實上任何一個宗教原意都只是導人向善,佛道如是,教義從來沒有教導我們要與他人去分高低之別、先後之別的,要去區分者其實是因為要證明自己信奉的宗教是好的,是正確的,但宗教需要我們去證明嗎? 

道教,在中國開始距今大約一千九百年的歷史,讓人有著神秘而迷信的感覺。有不認識道教的人,常常誤以為道教的信徒是迷信,因為拜奉道教的神明要上香、人死後要燒冥鏹、新居入伙前要拜祭一番,從不見道教徒像其他的宗教一樣要回到宗教場所聽傳道者傳教等。其實,道教的上香等於西方宗教的白蠟燭,冥鏹是道教深信人死後不一定要到地獄受苦,等待投胎時可以在陰間有物品使用,拜四角是告知當區土地神明我們是合法搬進此屋,讓土地神明將停留在此屋的靈體帶走。道教有人、鬼、神的三界體制,西方宗教何尚不是呢?都是有天父、魔鬼、靈魂。而且較多人認為信眾有日常遇上困難便會尋求道教的神職人員進行法事(科儀)為他們解決疑難,神職人員(道士、法師)在進行科儀的時候是一名中介人,借助中介的身份將信徒的事情期求上天的神明幫助,就等於西方宗教的在教堂內向神父懺悔般,只是形式不一。另外,道教的每一個派別的傳道者都會有著不同的方式讓弟子、信眾回到道觀、道堂、道壇等去學習道教中知識,只是每位傳道者做法不一,所以時間上會有不同而已,而且道教亦會有許多經典的書籍、經文等讓他們閱讀和領悟。

更多相片

人總會被自己從小到大認識的認知阻擋接受新事物,甚至被已認知的知識停留在自己的舒服區內,好讓要重新了解一件新事物。宗教的形成都必須要了解其歷史,因為有歷史才有宗教。

迷信,並非宗教要我們沉迷而相信的,信徒應該有自己的思維去分析是否分乎邏輯。任何一個宗教導人向善外,亦要信徒去改善自身的問題,除了行為外,思維都是重要的一環。我和大家分享一個真人真事的故事吧!好讓大家理解我的意思。

曾經,有一位徒弟被我指正她的問題存在,源於行為與心裡不一。行為上笑面迎人,心裡卻十分不滿,而且還感到自己已經十分圓滑做人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我便跟她說:「你知道自己思維與行為不一致嗎?」她苦笑了一下,然後答道:「師父,我知道的,就是因思維未能夠釋懷到,所以我更加要強逼自己行為上要做到。」我便歎了一口氣,搖搖頭說道:「修行也好,改善也好,都必須從內而外。現時的你根本領悟不到為何你要改,所以即使你強逼自己做出善意的行為,他人都能感受得到你的刻意。」她聽到後沉默了。我接著說道:「思維與行為一致是自然,思維與行為不一致是裝作。」

所以,任何的宗教都是要我們先處理好自己的思維。

許多人自己的思維選擇了用宗教作為自己的藉口,用宗教的儀式、教義作為自己的逃避,令別人認為宗教是迷信。其實,迷信的是人,逃避也是人,只是他們不願意面對真我,不願意作出選擇,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已。就如道教從不教導信徒每事求神問卜,原因是我們也有決定權,要學習接受,從生活的疑惑當中學習,雖則神是有能力協助我們,但不會主動左右我們的決定。神會命令人做什麼嗎?答案是不會。神只會在我們求助的時候指引方向。所以,別再說道教迷信,宗教從不導人迷信,只是人導人迷信而已。




天師玄姬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