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點心點解叫「點心」?

歷史長河

點心點解叫「點心」?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點心點解叫「點心」?

2016年04月24日 00:15

港人愛食點心,知道點心是廣東菜色,但未必知道「點心」由來。相傳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紅玉,見士兵日夜血戰沙場,英勇殺敵,屢建戰功,甚為感動,便下令製作民間美味糕餅,派人送往前線慰勞他們,以表「點點心意」。自此便有了「點心」一詞,一直延用至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若考據歷史典籍就能發現,其實「點心」一詞早在唐朝已出現,當時「點心」的含義範圍較廣。據南宋作家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記載:「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唐鄭傪為江淮留後,家人備夫人晨饌,夫人顧其弟曰:『治妝未畢,我未及餐,爾且可點心。』其弟舉甌已罄,俄而女僕請飯庫鑰匙,備夫人點心。」可見,點心當時是指早餐,如饅頭、餛飩面等都可以稱為點心,現時中國一些地方將早餐稱為「早點」,可能亦與此有關。

清朝的街頭小食(網上圖片)

清朝的街頭小食(網上圖片)

北方的點心歷史久一點,有唐宋遺制,不過南方點心歷史較新,大約興起於明朝中葉。舊時南北點心鋪招牌上的字也不同,北方叫「官禮茶食」,南方則稱「嘉湖細點」。 

清代顧張思的《土風錄》中解釋,「小食曰點心」,「乾點心曰茶食」,所以點心與茶食兩者原有區別,性質也不同,點心是晨饌,茶食是喝茶時的小食,但後來就混為一談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明朝自永樂以來,政府雖是設在北京,但文化中心一直還是在江南一帶。那裡官紳富豪生活奢侈,茶食一類也就發達起來。這些茶食與現時的點心大致相同,後來傳到北方亦改作得特別精美,成為以賞味為目的的閑食。

近代學者周作人,即是魯迅的弟弟,曾考據過「點心」的歷史,雖不是巨細無遺,但也將心得寫成《南北的點心》一文。他在文中總結稱,「北方的點心是常食,南方的則是閑食。」常食是一日三餐,講求飽肚,所以製作不求精,餃子、餛飩面一類亦可作點心。閑食精髓在一個「嘆」字,所以南方點心製作精細,味道口感皆一流。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外國履歷網站resume.io最近分析LinkedIn上超過3000份個人檔案,總結美國企業管理階層最常見的英文名字,將其稱為「最成功名字」,當中「John」位居榜首,是行政總裁最常見的名字。

示意圖

示意圖

經理級別多數叫David、Robert及Mark

除了「John」之外,其他常見的男性名字還包括擔任財務總監(CFO)最常見的「Michael」,以及經理級別中最常見的「David」、「Robert」和「Mark」。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Entrepreneur(@entrepreneur)分享的貼文

僅1女性名字上榜 突出管理層性別失衡問題

根據傳媒的報導,「最成功名字」的前10名,男性名字佔了絕大多數,唯一上榜的女性名字是排名第6的「Jennifer」,凸顯企業管理層中仍存在嚴重的性別失衡問題。

resume.io圖片

resume.io圖片

最多女性主管叫Jennifer  其次為Lisa及Mary

女性主管英文名字排名繼「Jennifer」佔最多外,「Lisa」和「Mary」則分居第2和第3名。

resume.io圖片

resume.io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