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金管局呼籲市民提防海外存款騙局 或涉未獲批准非法活動

社會事

金管局呼籲市民提防海外存款騙局 或涉未獲批准非法活動
社會事

社會事

金管局呼籲市民提防海外存款騙局 或涉未獲批准非法活動

2022年08月30日 14:39 最後更新:14:48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撰文提到,近日就有騙徒自稱財務顧問,聲稱可以代市民開設海外銀行戶口,藉此騙取金錢。

金管局。資料圖片

金管局。資料圖片

阮國恒指,騙徒利用市民貪方便和求取高收益的心理而佈局,令市民即使對某些海外銀行聞所未聞,都以為相關銀行實力雄厚;部分顧問更以高息作招徠,吸引市民存款。但當嚐過高息的甜頭後不久,存戶便不再收到任何利息,其後連本金也不能提取,血汗錢化為烏有。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阮國恒又提醒,在現行條例下,境外銀行即使獲批開設本地代表辦事處,其主要職責亦只限於與香港客戶之間的聯繫工作,而不可以從事任何銀行和接受存款業務。一些所謂「顧問」或中介聲稱代表海外銀行在香港進行銀行和接受存款業務,可能是騙徒進行未獲得批准的非法活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建議市民在開立銀行戶口前,應先核實任何聲稱為銀行或本地代表辦事處的機構的狀況,對於一些聲稱極高利率的存款計劃,更須嚴加提防。如懷疑受騙,應從速報警處理。

阮國恒撰文呼籲市民提防海外存款騙局。資料圖片

阮國恒撰文呼籲市民提防海外存款騙局。資料圖片

廉署近日發現有騙徒冒充廉署人員及內地官員,向受害人訛稱對方因涉及洗黑錢、詐騙或其他刑事案件而正接受內地公安和廉署調查,須提交巨額款項予廉署人員進行「資金優先審查」外,甚至冒充廉署人員及內地官員約見受害人收取騙款。有受害人被騙200萬元。

廉政公署(資料圖片)

廉政公署(資料圖片)

廉署呼籲公眾提高警覺,並再次重申廉署絕對不會要求市民提交金錢作「資金優先審查」或調查之用。

廉署近日接獲數宗涉及冒充廉署人員的投訴,受害人包括本地退休人士及大專學生。受害人先後接獲假冒內地官員的來電,指他們涉及洗黑錢、詐騙或其他刑事罪行正被內地公安及廉署調查。騙徒其後透過電話和短信要求受害人以銀行轉帳形式提交數十萬元至過百萬元之款項到廉署作「資金優先審查」,並訛稱會在完成調查後向受害人退還款項,過程中亦向受害人展示一些標題為「資金優先審查執行書」及「廉政公署執法人員委任函件」等偽造文件,令受害人受騙。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有受害人因未能透過銀行成功轉帳,騙徒便派人假冒廉署人員或內地官員到受害人住所或相約受害人在公眾地方見面,以現金方式收取騙款合共45萬。另外亦有受害人應不法之徒建議,自行於網上核對來電號碼,發現來電號碼與某內地公安單位相同,因此兩星期內將多筆共約200萬元的款項,存入騙徒提供聲稱為廉署人員的銀行帳戶。事實上,來電號碼已經被騙徒以改號技術更改,與某內地公安單位電話號碼相同,但來電根本並非來自內地公安單位。受害人其後懷疑受騙,聯絡廉署而揭發事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