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風雨蘭:強制舉報虐兒恐礙性侵受害人求助 倡調整舉報年齡

社會事

風雨蘭:強制舉報虐兒恐礙性侵受害人求助 倡調整舉報年齡
社會事

社會事

風雨蘭:強制舉報虐兒恐礙性侵受害人求助 倡調整舉報年齡

2022年09月29日 18:06 最後更新:18:07

政府就強制舉報懷疑虐兒個案立法進行諮詢,舉報機制擬分為三級。風雨蘭以及多位受助童年性侵倖存者表關注,憂部分建議將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窒礙14至18歲之間的少年性侵受害人自行求助,甚至再延長童年性侵個案延遲求助的時距。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過去3年接獲107宗未滿18歲人士求助,當中4成人未有選擇報案求助。從個案數字反映,不少主動披露事件的性侵受害人,均期望事件保密,不希望當局或其他專業人士介入,更勿論進入司法程序,擔心「強制舉報」下,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少年人自行求助的意欲會大為減少。

更多相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社署。資料圖片

社署。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過去3年接獲107宗未滿18歲人士求助,當中4成人未有選擇報案。 資料圖片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過去3年接獲107宗未滿18歲人士求助,當中4成人未有選擇報案。 資料圖片

社署。資料圖片

社署。資料圖片

王秀容指建議原意雖好,但當中的「強制舉報」方向未有考慮到性侵犯與身體虐待的情況相異,性侵犯未必有明顯傷痕,有時極度依賴受害人自行披露及求助,即使揭發了仍很需要受害人願意表達。同時,少年人往往對是否披露及求助已存有甚多考慮,對這些受害人而言,「強制舉報」很大機會增加跨越求助心理關口的難度。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風雨蘭「童年性侵倖存者小組」成員表示,「如果我要被迫報警或報社署,我亦要應付大量程序,我會更驚,亦不是當時的我所能應付⋯⋯若然如此,我一定會捱到18歲才向人透露。在強制舉報下,如果專業人士不舉報的話,需要承擔刑罰。如果當年透露事件,他們卻因為尊重我的選擇而不作舉報,並面臨受罰,並不是我想見到的。」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王秀容提改善建議冀鼓勵求助,增強少年性侵受害人於「強制舉報」下作自行求助之信心,包括調整舉報年齡:須「強制舉報」的受害人年齡應參考多項本港現有法例及法例改革委員會早前建議,由諮詢文件提及的未滿18歲人士改為適用於未滿16歲人士;加入豁免條款以保障自行披露性侵事件少年人的自主;加入豁免條款,當14歲或以上具作知情決定能力的少年性侵受害人向專業人士自行披露事件及求助,並要求該專業人士不作舉報,該名專業人士可被豁免於強制舉報該個案;舉報渠道加入為受虐兒童提供支援的指定服務機構:除現時建議之警方或社署家庭及兒童服務課,將為受虐兒童及少年人提供直接支援的指定服務機構同時納入為舉報渠道。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過去3年接獲107宗未滿18歲人士求助,當中4成人未有選擇報案。 資料圖片

風雨蘭總幹事王秀容指,過去3年接獲107宗未滿18歲人士求助,當中4成人未有選擇報案。 資料圖片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疫後復常以來,整體虐兒個案數字一直大幅上升包括入院個案,當中涉及性侵個案亦增加。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香港紅十字會網站圖片)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香港紅十字會網站圖片)

葉柏強留意到近年社署有關虐兒數據庫中,超過三分一的個案涉及性侵,當中不少與互聯網有關。他說近年警務處聯同衞生及福利界合作推出一系列漫畫繪本,希望協助小朋友以至家長更多認識有關風險。

葉柏強提醒家長,科技發展下,兒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一定越來越多,趁子女年紀還小時應陪伴他們一起用電子產品,教導他們如何善用資源。他提醒家長亦應留意,子女玩網上互動遊戲會否認識了一些壞分子,令到他們不必要地面對性侵或受網上滋擾風險。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他亦建議兒童及青少年養成運動習慣,要有足夠休息及睡眠,課餘時不要過分使用電子產品;根據世衞建議,一般中小學生每日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最好是兩小時內。

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不論本地或海外研究亦指出,若青少年使用互聯網時間越長,精神健康越差,認為或可透過適當規限,教導他們不要長時間上網。他又認為同時要為青少年提供更多選擇,引發他們的興趣,形容整個社會要集體面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