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香港珠海學院於一號演播廳舉辦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暨建校75周年之中國傳統文化系列活動第六場講座“古琴與道家文化鑒賞”,由國際古琴養生學會李春源博士、香港拳學研究會伍智恒師傅、蔡鎮崑師傅、香港傅式八卦掌學會邱紫邦師傅、盧敬之博士、蔡偉然師傅共同演講並表演“琴道”。

通過本場講座,大家瞭解到,傳統琴道不以“他娛”為表演意圖,而以“自娛”養生之修行為主旨。《左傳·昭西元年》有載:“君子之近琴瑟,以儀節也,非以韜心也”;北宋朱長文《琴史》亦言:“君子之於琴也,非徒取其聲音而已,達則於以觀政焉,窮則於以守命焉”。因此,古琴藝術一般不稱“琴藝”,而尊為“琴學”或“琴道”。古琴之功用在於教化和修身,琴道之目的在於養生和修德。 道家將修道和養生看作一體,修煉過程即為養生,而操琴亦為修道。在表演嘉賓精湛的演出示範下,大家領略了琴道遵循的“入靜”、“入定”、“持平”、“守虛”、“行氣”五個階段。“入靜”即彈琴入靜,有助於聚精、會神、正氣;“入定”為神定、心定,心定,自然神清氣順;“持平”則講究虛實相參、剛柔相濟、心平氣和;“守虛”崇尚清虛、無為自然,實為自我調理身心;“行氣”即修煉培育人體自身真氣,即《內經》所說:“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ManKungfu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