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Omicron新變種「雙頭犬」更易致重症  美研究:英港佔四分一新增病例

大視野

Omicron新變種「雙頭犬」更易致重症  美研究:英港佔四分一新增病例
大視野

大視野

Omicron新變種「雙頭犬」更易致重症  美研究:英港佔四分一新增病例

2023年01月31日 08:11 最後更新:02月01日 00:05

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新變種CH.1.1(又稱雙頭犬)自2022年11月起在全球蔓延,在短短3個月間,已擴散至72國,染病者人數持續上升,引起外國病學家關注。有研究指該種傳播力強、更易引致重症的新病毒已在香港和英國各上升至新增病例的四份之一。

新變種病毒「雙頭犬」目前佔全球每日新增個案約10%。

新變種病毒「雙頭犬」目前佔全球每日新增個案約10%。

CH.1.1是Omicron變異株BA.2.75的其中一個變異株,於2022年秋季首次在東南亞被發現,被澳洲病毒專家哈尼(Mike Honey)命名為 Orthrus,即希臘神話中的雙頭犬。

更多相片
新變種病毒「雙頭犬」目前佔全球每日新增個案約10%。

新變種病毒「雙頭犬」目前佔全球每日新增個案約10%。

新冠病毒不斷變種,疫情持續未息,令各國醫院承受巨大壓力。

新冠病毒不斷變種,疫情持續未息,令各國醫院承受巨大壓力。

一名英國少女正接受疫苗注射。

一名英國少女正接受疫苗注射。

疫情初期,世界各地機場均有防疫措施及提醒字句。

疫情初期,世界各地機場均有防疫措施及提醒字句。

世衞不敢鬆懈,仍把疫情維持最高級別。

世衞不敢鬆懈,仍把疫情維持最高級別。

新冠病毒不斷變種,疫情持續未息,令各國醫院承受巨大壓力。

新冠病毒不斷變種,疫情持續未息,令各國醫院承受巨大壓力。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上周發布的一篇預印本論文指出,CH.1.1在紐西蘭部分地區已佔新病例約三分之一,在英國、香港、巴布亞新幾內亞約佔四分之一。

一名英國少女正接受疫苗注射。

一名英國少女正接受疫苗注射。

以上研究指,由於在CH.1.1中發現罕見的L452R突變,估計該病毒更容易與 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部位ACE2受體結合,產生更強的免疫逃脫力,因此傳播力更強大,亦更容易導致重症病況。研究又指,Omicron二價疫苗對CH.1.1的保護力,弱於對XBB和BQ.1.1等變種。

疫情初期,世界各地機場均有防疫措施及提醒字句。

疫情初期,世界各地機場均有防疫措施及提醒字句。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上周發表的報告估計,感染CH.1.1的病例將以平約每兩週翻一倍的速度上升。

世衞不敢鬆懈,仍把疫情維持最高級別。

世衞不敢鬆懈,仍把疫情維持最高級別。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蝙蝠身上發現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入侵人類細胞的途徑與新冠病毒相似,顯示該種病毒日後有機會在人類當中傳播。有關研究結果已在醫學期刊《細胞》發表。

新型的冠狀病毒入侵人類細胞的途徑。 論文圖片

新型的冠狀病毒入侵人類細胞的途徑。 論文圖片

研究團隊由有「蝙蝠女」之稱的冠狀病毒專家石正麗帶領。

石正麗。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圖片

石正麗。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圖片

團隊發現,該種被命名為HKU5冠狀病毒2型的病毒,含有一種蛋白酶,可透過人體內的ACE2蛋白質侵入人類細胞,感染途徑與新冠病毒相同。

蝙蝠。 WHO圖片

蝙蝠。 WHO圖片

新病毒亦比原始病毒有更強的結合能力,宿主範圍更廣。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圖片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圖片

但團隊指出,目前尚未在人體發現該種病毒。有美國專家相信,2019年的疫情令全球大部分人口有免疫,新發現病毒造成疫情爆發的風險降低,外界毋須對今次研究的發現作過度反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