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黨走到「亡黨」一步,主席梁家傑卻輕描淡寫,過往做過的事好似煙消雲散,抹一抹就乜事都無。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見梁大狀如此A字膊,火都起埋,直斥他的「暴力論」導致許多同學施暴被捕,他應向這些學生和家長道歉。政圈朋友聽見大聲叫好,指梁大狀、陳方安生和李柱銘堪稱政壇3大「閃避球」高手,他們或可逃過法網,但道德之責永難卸下。
梁家傑人老精,鬼老靈,巧妙閃身避過初選之劫。不過鄧炳強指他當年鼓吹暴力,累了大批學生,應公開道歉。
人老精,鬼老靈!梁家傑在政圈打滾多年,且是以「扭計」為業的大狀,所以比起許多年輕人,避險的靈敏度高得多。早在2020年6月《香港國安法》出台之前,他就聞到燶味,對高危活動閃得就閃,其中「巧避」泛民初選劫數,就是一個例子。
月前初選案開審,「控方證人」區諾軒作供時,大爆泛民內幕,說他當時與戴耀廷、李永達和李卓人等諗出個方向後,即聯絡各政黨頭頭再深入討論,他們首先找公民黨主席梁家傑,他一聽到這構想,便大耍太極,說自己已退下政治前綫,不搞實際工作了,叫他們約公民黨執行委員會傾,意思是「呢單嘢唔好搞阿叔啦」。
他們見梁家傑急閂後門,只好約公民黨執委余若薇、陳淑莊、譚文豪等開會,戴耀廷在會上猛推銷拉特首下台的大計,但會議並沒有達致共識。在此事上,梁家傑一開波就閃身避過,災劫擦邊而過,功夫真是到家至極。
另一「閃避球」高手,是曾想做泛民盟主的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她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察覺到勢色唔妥,於2020年6月公開宣布,自己已滿80高齡,而女兒又剛去世,為兌現對子女的諾言,決定從公民及政治工作退下來,過較平靜生活。話講得好聽,其實是找個理由「金盤洗手」,希望將之前的是是非非,也一併洗掉,說得俗些,是洗底避禍。
她不但宣布從政之路到此為止,還恍如在教堂向神父「告解」,與罪孽劃清界綫,說自己盼望年輕人以守法與和平方式守護核心價值。不過她這番說話,在黑暴時期從未說過,法律上或可脫身,道德上的「罪」卻難以清洗。
與陳太相比,同是「閃避球」高手的李柱銘,與暴力和港獨「割席」就更加露骨。在國安法頒布前不久,這位「香港民主之父」就對外媒說,他從不贊同暴力,其作用適得其反,而搞港獨「太浪漫」、好危險,也令香港失去國際支持。
陳方安生與李柱銘在《香港國安法》出台前,高調為自己洗底,「閃避」罪責的動機甚明顯,但道德責任難卸,而當年與美國政要如佩洛西(中)聯繫,仍有手尾跟。
他不愧是在香港大狀排名榜列首位的老師父,知道如何自白,可以避過《香港國安法》紅綫,日後如有官司殺埋身,也可有此為據,為自己辯白。說到底,是為了自保避險。
心理學有所謂「 Fight or flight 」(戰鬥或逃跑)的遇險行為反應,上述3位政圈大佬阿姐,在面對危險時,選擇了flight,他們或許可脫官司之險,但其要負的道德責任,將伴隨一生,難以卸掉。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霸氣登場,面目越來越猙獰,他今日就高舉「對等關税」大棒,大國小國通「打」,與全世界為敵,而在教育領域,他同樣擺出惡爺姿態,以「恐怖」手段對待留美國際生,除了四出「搜查」,大舉拉人外,近日更有消息指,各駐外領事館已收到密令,嚴查留學簽證申請者的社交媒體帳號,如發現「反美」和「反以」內容,即拒入境。留學顧問指,赴美升學的國際生(包括港生)本來已減少,在高壓政策下,更多外國學生將怕怕卻步,最惨是,很多大學因失去「財路」,正暗暗叫苦。
有消息指,國務卿鲁比奥向駐外領事館下達密令,要求嚴查申請留美簽證的學生,包括檢視他們社媒帳號的內容,如發現「反美」即拒入境。
最近美國學界人心惶惶,一批去年參與「反以」示威的外國學生陸續被揪出,秘密囚禁之後,一批批驅逐離境,就算持有綠卡,或配偶是美國公民,都照「趕」可也,情況駭人。這輪追殺浪潮,不僅針對在學的外籍生,連正申請留學簽證的學生,也要接受全方位嚴格審查。
《紐約時報》昨日爆料指,國務卿魯比奥最近向美國駐外領事館下達指令,要求有關人員嚴格審查申請簽證學生的社交媒體帳號,檢視其帖文和留言,看看有否涉及反美或反以色列,如果有,就禁其入境。
魯比奥給駐外外交人員的機密「備忘錄」,指明要審查F類長期學生簽證、M類短期學生簽證,以及J類學術訪問簽證的申請人,有關人員須將他們的背景資料交予領館內的「防欺詐小組」,由專家進入申請者的社交媒體帳號,查看裏面的內容,如發現此人「可能危害國家」,或有「反對猶太主義傾向」,便拒批簽證。
報道還指,當局更會使用AI技術,去搜查申請赴美學生的背景,以及他們在網上留過的「痕跡」,以求大細無遺,逃不過他們的法眼。指令廣發給各領館,相信駐港總領事館也包括在內,申請赴美升學的港生,同樣要被審查。
這一波「特色恐怖」,明顯令國際生對美國產生負面印象。美聯社近日報道,許多教育工作者同記者講,自特朗普上台後,有興趣留學美國的外國學生,不升反減。招募國際生的組織AIRC,便心感不妙,其總監哈蒙說,即使政府仍未施加限制,但已不斷累積負面印象,越來越多國際生感到「美國不歡迎你」、「去美國升學可能面臨危險」。
他說,中國留美學生早已出現跌勢,而留美學生的最大輸出國印度,與過去幾年相比,想去美國升學的學生也已大減。特朗普的辣手,嚇怕不少想留美的人,近期中、印、加等國的學生都正觀望政策會怎樣變,部分人更決定停一停,諗一諗,暫緩2025年秋季的入學申請。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料也包括在內,申請去美國升學的港生也會受查。
「特色恐怖」趕客,令大學的水源減少,自然紛紛叫苦。據國際教育協會(NAFSA)的資料,2023至24年度,美國專上院校共有110萬名國際生,貢献了438億美元,若這「水喉」減弱,加上特朗普正削減大學的科技經費,許多專上院校勢陷財困,苦過DD。
一位留學專家朋友同我講,其他競逐留學生的國家,正趁佢(美國)病,攞佢命,加大力度搶客,分走個餅,其中德國近年便銳意推動大學國際化,並鋪路讓畢業生留低就業,外國學生人數因而急增,不少原想留美的學生,紛紛轉移目標,選擇去德國。
特朗普以為美國天下無敵,不怕趕客,誰不知大量外國學生向美國說拜拜,頭也不回轉投其他國家,中長期而言,對美國經濟,以至高端科研,必將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就如今次打貿易戰一樣,特朗普對留學生極盡霸道,冷酷無情,到頭來,將玩死美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