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計劃將43個港口盡賣給美資公司牽頭的財團,本於周三先就出售巴拿馬的港口簽約,但早前有風聲吹出,長和將暫時hold住,是否緩兵之計,還是需時重設折衷方案,仍未清楚。在這時候,各方隔岸觀火者可以發揮想像力,作出種種預測,部分並非天馬行空,有一定理據,其中美資大行摩根大通就提出「4個可能情境」,它自己沒下結論,讓看官自由猜想。我就此分別找3位資深商界、政界及學術界朋友,估那個「情境」最可能,結果各有心水,但冇人預測長和會「照去馬」,因為這樣做傷害太大。
資深政商學界朋友預測長和出售43港口「大刁」的4個可能,冇人估「照去馬」,因為對國家傷害太大,長和也成為大輸家。
對長和這宗「大刁」,內地與香港砲轟不斷,各方強烈質疑,可見阿爺反對態度十分鮮明,在巨大壓力下,相信長和也要評估後果,不能對反對聲音置之不理,故暫緩簽約不令人意外。不過它最後會否作出妥協,還是夾硬去馬,仍是未知之數。
《大公》《文匯》和各界人士,連日來對長和這宗交易強烈發砲,資深政商朋友指,長和在巨大壓力下,有必要修改原來的交易,否則後果極嚴重。
摩根大通在這時候大玩「推理」,提出事件發展的4個「可能情境」:1是交易照常進行,但這可能對長和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產生影響。2是交易可能有修改,例如只出售巴拿馬港口,不出售其他港口;或買家財團出現變化;或協議中增加條款,確保中國船舶在待售港口的權益。3是交易徹底取消。4是部分港口在原交易中止後,售予其他買家或中國企業,而不是賣及一個財團。
我將這幾個「可能情境」,分別傳給三位資深商界、政界和學術界朋友,請他們估那種情況最可能發生。結果是:沒有人估第1種情境,即「交易照常進行」;學術界和政界朋友估第2種情境,即交易有修改,例如只出售巴拿馬港口;商界朋友則估第4種情境,即部分港口賣給其他買家,或中國國企。
學術界朋友指,「交易照常」可能性最低,因傷害性最大,中國與長和皆輸,至於牽頭的美資投資巨企貝萊德,日後在中國的業務也將大受影響。相信長和與貝萊德會對這「大刁」重新評估。他說,「修改交易條件」,是面對嚴峻形勢的妥協,這方面,商家比政治人物更具彈性,所以他估這「情境」較可能發生。
資深政界朋友說,自己的主觀意願是3,即「交易徹底取消」,因這對中國和長和都是好事。不過,客觀地看,第2個情境即「修改交易」,是折衷做法,似乎可能性較大。
資深商界朋友則估第4種情境,即「部分港口賣給其他買家或中國國企,而不售予一個財團」。他沒解釋原因,我估計其想法是,部分港口如落在中國國企之手,戰略上對中國的影響可以減少,總好過原來的交易。
學術界朋友指,雖然第4個情境也可以發生,不過在地緣政治的複雜形勢下,一些港口所在國家,會否同意中企購入港口,仍是個問題,過程會有些複雜。
長和本周三是否暫緩簽約,很快就會揭盅,但這情況即使真的發生,後續如何發展,仍充滿變數。不論如何,長和若執意「原封不動」完成交易,是最壞的結果,中國將受到巨大傷害,長和也要付出沉重代價。
在這重要關頭,長和應思慮再三,努力重設一個對國家有利的新方案。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當年香港動亂後,「黄友」四散,許多人遠走英、美、加落腳,以為可以在「自由樂園」安身立命,誰料流年不利,竟同時在各地成為不受歡迎人物,陷入「半天吊」狀態,不少人感痴心錯付,十分失落。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便是個好例子。
他3年前出走加拿大,獲得政治庇護後,即申請「永久居留」,希望早日入籍成為加拿大人。但人算不如天算,加政府的移民政策忽然急轉彎,他與以萬計坐「救生艇」的港人一樣,申請永居被當局故意拖延,審批遙遙無期,眾人由「單戀」頓變「失戀」,前路一片迷濛。他與一批「黄友」近日就在多倫多示威抗議,向傳媒大吐苦水,不過當局已鐵了心減少移民,他們儘管聲嘶力竭,也不會有多大作用。
張超雄遠遁加拿大近3年,申請永久居留一年多仍冇聲冇氣,「單戀」變「失戀」,近日在移加港人集會中大吐苦水,批評加政府一味靠拖,審批毫不透明!
張超雄當年以工黨代表身份殺入立法會,曾經風光一時,反修例動亂期間,他與激進派議員在議事堂齊齊發癲,2020年5月因涉違《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被捕,兩年後認罪,坐了3星期監,出獄後「因感到危險」全家遠遁加拿大。他到埗後不久,立即申請政治庇護,但被拖了一年多才獲批,他立刻入紙申請「永久居留」,以為入籍在望,但至今仍如石沉大海,令他心焦又心碎,始知過往只是「單戀」。
在這事上,他並不孤單,正排隊苦等的「黄底」港人數以萬計,當局的冷酷無情,令他們飽受折磨。
回想當年,加拿大政府為展示「撐港抗爭」,向港人提供「救生艇計劃」,上艇之後可暫准在加工作,然後申請永久居留。話說得好聽,變臉卻快如閃電,去年加拿大政府見移民人數激增,國民怨氣四起,為了選票匆忙拉閘,審批港人永居申請慢如蝸牛,擺明拖得就拖,令申請者知難而退。
據黃媒的資料,上了艇正申請永居的港人,共有26500人,但至今只有10500人獲批,其餘16000人仍癡癡地等。他們的怨氣終於近日爆煲,上月有萬多人在網上聯署,要求當局加快審批,並延長「開放式工作簽證」(OOWP),讓他們在申請期間也可打工餬口。到了本周初,更發動千人在3個城市示威,向政府進一步施壓。
逾千坐「救生艇」的港人,在加拿大3城市示威,抗議政府審批永居缓慢,令他們前路茫茫。
他們的處境的確慘情,一來申請永居不知拖到何年何月,二來若不獲延長工作簽證,就不能打工搵錢過活,到簽證期滿時,他們留也難,走也難,將陷於進退維谷困境。然而加拿大政府對此闊佬難理,移民部竟說,部分申請可能須等到2027年或以後,才能完成審批,明顯是「拖字訣」,令申請者自動棄權,「二次移民」過主到其他國家。
久未露面的張超雄,也現身抗議集會,大吐苦水,說自己申請「永居」多時,至今仍無聲無色,審批欠缺透明度,令人無所適從,當局應正視港人困境,作出必要調整。
其實他早已領教過加政府的拖延手段,2022年抵加之後,他即申請政治庇護,但等了一年多才獲批准,整個過程「辛苦且漫長,成個生命好似休止符咁停頓咗」,當時擔心如果不批,自己不知可以去那裏。這種失落心情,在申請永居時再重複一次,想不到折磨還要繼續下去。
另一名參加示威的「黄底」網紅傑斯,遭遇也與張超雄相似,搞笑的是,他竟呼籲加政府勿「走寶」,說「香港人喺呢度其實係有價值嘅,如果被離棄,可能係加拿大嘅損失」。
這自高身價的論調,加政府聽佢都傻,政治現實是,國會大選在即,民眾多反對移民湧入爭奪資源,期望政府收緊移民政策,而「救生艇」上的港人手中無選票,政治影響力近零,政府又怎會開閘讓港人湧入?
可憐一衆「黃底」港人,包括張超雄,永居無期,打工無望,只能坐困愁城。他們可能越來越覺得,過往一片痴心,原來只是「單戀」。
絕望之餘,不如換個思維,返回香港重新開始吧。不過張超雄沒有這個option ,因他去年參加港獨、藏獨和疆獨的集會,大聲疾呼高喊「相信中共總有倒台的一天」,寄語港人和其他民族不要放棄,颇有煽動意味,也超越國安红綫,如果返港,香港當局會當他沒講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