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創科系列】InnoHK促成世界頂尖團隊合作 2名港產女科學家堅毅不懈追夢

社會事

【創科系列】InnoHK促成世界頂尖團隊合作 2名港產女科學家堅毅不懈追夢
社會事

社會事

【創科系列】InnoHK促成世界頂尖團隊合作 2名港產女科學家堅毅不懈追夢

2023年12月05日 19:41 最後更新:19:41

阿爾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全球逾5,000萬人口。本港 2 位女科學家,誓要揭開大腦的奧秘,尋找阿爾茲海默症的病理機制,及早篩查早期患者及研制新的治療方向,冀追趕阿爾茲海默症患者遺忘的速度,為他們及其照顧者帶來希望。「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下稱InnoHK) 平台更促成她們與世界頂尖科學家的合作,讓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夢想,不再難以實現。

HKCeND 在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或治療方案,都有創新性研究成果。

HKCeND 在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或治療方案,都有創新性研究成果。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晨興生命科學教授兼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主任葉玉如,其領導的研究團隊,無論在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或治療方案,都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

更多相片
HKCeND 在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或治療方案,都有創新性研究成果。

HKCeND 在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或治療方案,都有創新性研究成果。

葉玉如教授(左)說,其研究團隊有不少是女性,認為只要有熱誠、好奇心和恆心,就能做好科研。

葉玉如教授(左)說,其研究團隊有不少是女性,認為只要有熱誠、好奇心和恆心,就能做好科研。

COCHE 總監陳葦恩教授指,中心希望研發到心腦血管的持續、多模態監測技術。

COCHE 總監陳葦恩教授指,中心希望研發到心腦血管的持續、多模態監測技術。

如一張卡片般大小的超聲波血管成像儀。

如一張卡片般大小的超聲波血管成像儀。

葉教授表示,現時市場上僅6種藥物能減輕阿爾茲海默症的症狀,而今年 7 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款可延緩阿爾茲海默症的藥物,適用於早期患者,令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更有決心盡快將他們研究的早期診斷阿爾茲海默症技術推出市場。研究團隊利用前沿的血液蛋白生物標誌物檢測技術,只要一滴血,便能在臨床症狀出現前 5 至 10 年篩查出患者,準確度超過96%。她希望將來檢測程序更優化,成本降低並普及化,「未來或可再推前,為患者提前在有症狀出現前的 10 至 15 年檢測出來。」

研究團隊又發現,大腦免疫細胞上的細胞表面蛋白 VCAM1,可作為阿爾茲海默症的治療靶點。葉教授解釋,大腦中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異常積聚,會阻礙神經腦細胞的溝通,導致患者認知功能下降;但大腦免疫細胞中有一種「小膠質細胞」,其表面蛋白 VCAM1 能幫助清除斑塊,「團隊找到這種蛋白在血液中的可溶性狀態,可用於調控其在大腦中的功能,換言之,日後治療的靶點在血液裡,這是一個突破,令治療更有效。」 

她坦言,以上的研發成果,都有賴於 InnoHK 研發平台促成了本地大學與世界頂尖研究團隊的合作,加快科研進度。以血液篩查早期患者為例,她指出,其研究團隊的主要研究員、倫敦大學學院教授 Henrik Zetterberg,是開發阿爾茲海默症生物標誌物的世界知名學者,他幫助建立了血液蛋白檢測技術,令團隊可用超靈敏儀器量度分析;另一位遺傳基因專家 John Hardy 教授,其團隊首次發現阿爾茲海默症是蛋白基因變異。HKCeND 有幸與海外專家合作,可進一步研究華人遺傳基因對患阿爾茲海默的風險,讓更多人受惠。

葉玉如教授(左)說,其研究團隊有不少是女性,認為只要有熱誠、好奇心和恆心,就能做好科研。

葉玉如教授(左)說,其研究團隊有不少是女性,認為只要有熱誠、好奇心和恆心,就能做好科研。

曾榮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中國科學院院士等的葉玉如教授,本身是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擁 70 項國際科技發明專利。她回想對科學的熱忱,早源於中學時代,對數理化生物科均有濃厚興趣,其後獲獎學金負芨美國攻讀生物化學,以及到哈佛讀藥理學,期間發現自己鍾情神經科學研究,博士論文題目是神經腦細胞溝通方法,更開創新領域。確定志向後,她在美國 2 間藥業公司工作,曾在神經營養因子領域取得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但其後她選擇回流土生土長的香港,加入科大,培育新一代科學家。

她說,神經退化性疾病是一個長期病,對患者及其家人影響極大,隨人口老化,對社會和經濟亦是沉重負擔,「中心令我們有機會去轉化研究成果,對社會有貢獻,亦通過發表文章,與同行分享,與全球科學家交流合作,更能加快轉化進度。」

她坦言,現時大學裡不少研究生都是女生,認為只要醉心科學,對研究有熱誠、具好奇心和邏輯思維,並有恆心,不輕言放棄,都可以做好科研,「只要有信念、有 commitment,思考要創新。」她說,科研是一個漫長的旅程,但她對科學的熱誠從未減退。

葉教授本身的啟蒙者亦是一位女科學家,是 1986 曾獲諾貝爾醫學獎的意大利神經生物學家 Rita Levi-Montalcini,「當年科研環境不好,她就在一個家庭實驗室做試驗,她享年 103 歲,真的做科研做到 103 歲,培育不少科研人才。今時今日資源更多,做科研是好時機。」

COCHE 總監陳葦恩教授指,中心希望研發到心腦血管的持續、多模態監測技術。

COCHE 總監陳葦恩教授指,中心希望研發到心腦血管的持續、多模態監測技術。

同樣致力研發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的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陳葦恩教授,其團隊以磁力共振成像(MRI)為基礎,研發出高端分子成像技術,透過動態測量腦淋巴系統中葡萄糖水平變化,及早篩查患者。

本身是香港心腦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下稱 COCHE)總監的陳葦恩教授表示,心血管、神經退行性等疾病,如能早期檢測,患者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治療或減慢病情,「一個健康大腦,需要配合一個健康心臟,若檢測技術做到輕巧、可穿戴,便可達至持續、多模態地監測,使用家可自行量度心腦血管健康,看看心臟和大腦年齡與真實年齡是否相配。」

COCHE 圍繞 3 大領域包括可穿戴傳感技術、醫學影像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共17個項目進行研發,其中部分已準備在社區檢測中心應用及測試,「例如有識別心血管患者的尿液血液的檢測技術、血管及心臟功能檢測技術等,不單可在社區做檢測,還可在家自行檢測。這樣,我們就能提前篩選出高風險群體,並及早進行治療。」

她直言,自小對「分子」已有濃厚興趣,「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專注於研究 MRI 對比劑。儘管 MRI 已被廣泛使用,但先進的分子技術尚未能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當大腦出現問題或症狀時,可能已經造成了損傷。如果能進行分子層面的檢測,我們就能提前預測和預防這種情況。通過 MRI 成像技術,我們可以觀察到分子的分佈和互動,這大大提高了我們的預測精確度。」

她不諱言,對阿爾茲海默症的關注也源於有過世親人曾是患者,令她更體會到及早預防及檢測的重要。其研究方向也受其「偶像」丹麥神經科學家 Maiken Nedergaard 啟發,「她發現了大腦中清除廢物的機制,稱為髓質淋巴系統。傳統觀點認為神經中樞系統是相對獨立的,儘管她的理論在初期受到質疑,但她仍堅持研究,最終證明了髓質淋巴系統的存在。」陳教授早期關於阿爾茲海默症的成像技術,也源於大腦清除系統的理論建立起來。

如一張卡片般大小的超聲波血管成像儀。

如一張卡片般大小的超聲波血管成像儀。

對她影響至深的還有中學化學老師、博士導師黃永德教授、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導師 Peter van Zijl 教授,分別帶她走入分子及 MRI 成像的世界。 

她坦言,科研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科研初期好多時實驗不成功,但這些失敗都提供很多線索給我,令下次實驗及理論更接近真相。」她說,做科研要有堅毅意志,勇敢去追夢,「我也曾對自己的能力感到不確定,但當我的成果得到國際專家的認可時,那種滿足感和成功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如成果能轉化並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那是我作為科研人員努力不懈的原動力。」

陳教授坦言,本港有不少出色女科學家,COCHE 亦有三分之一是女科研人員,「只要認清自己興趣和優點,相信自己能做到,就要有遠見並持續前進,keep doing what you want to do 很重要。」

「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高峰會2023: 促進環球科研合作,推動成果轉化落地

由創新科技署及香港科技園公司合辦

日期:十二月六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9 時30分 – 下午5時30分

地點:香港科學園第三期12W一樓大展覽廳 

內容:雲集超過70位國際知名學者、本港科研人員、商界領袖、業界人士,聚焦探討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旗下28所研發實驗室將分享科研合作的成果,及在現場設置展覽。

為推動杭港兩地創科產業的長遠發展,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杭州創新孵化中心(香港)早前簽署聯合孵化計劃合作協議,吸引更多創科企業來港發展。

此次共有14家來自浙江省及杭州市的創科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計劃在港發展。企業的業務涵蓋生物科技、新能源、機器人製造、航空電子、人工智能等方面,當中包括專注大模型及具身智能(Embodied AI)領域的「有鹿機器人」公司、生物科技的「海昶生物」及「NZeno」、和航空科技的「龍興航電」。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杭州創新孵化中心(香港)簽署聯合孵化計劃合作協議;同時,14家來自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創科企業亦計劃來港發展,共同推動杭港兩地創科產業的長遠發展。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杭州創新孵化中心(香港)簽署聯合孵化計劃合作協議;同時,14家來自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創科企業亦計劃來港發展,共同推動杭港兩地創科產業的長遠發展。

為機器人做一顆智能「大腦」

其中一家來自杭州的企業「有鹿機器人」,創始人兼CEO為阿里巴巴達摩院前機器人實驗室技術負責人、達摩院小蠻驢公司總經理陳俊波。相比起只開發可以應用於單一場景的機器人,有鹿機器人專注於為現有機器人提供一個內置LPLM(Large Physical Language Model)大模型通用的機器人「大腦」,可讓機器人根據現實複雜的物理世界情況作出相應感知與決策。

有鹿機器人專注於為現有機器人提供「大腦」,可讓機器人根據現實複雜的物理世界情況作出相應感知與決策。

有鹿機器人專注於為現有機器人提供「大腦」,可讓機器人根據現實複雜的物理世界情況作出相應感知與決策。

這個「大腦」可以應用在各種傳統的專業設備上(物流車、挖掘機、鏟車等),滿足傳統設備智能化升級需求,還可以跨設備、跨場景實行,具有極強的環境適應性。有鹿機器人已把這個「大腦」應用在「清潔機器人」場景,而且取得成功。

有鹿機器人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俊波.

有鹿機器人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俊波.

陳俊波指,傳統的室外清潔機器人的清潔線路較為固定,且無法分辨區域是否需要清理,亦難以清潔角落位置,令傳統清潔機器人未夠「聰明」。

因此,他決定為機器人打造一個智能「大腦」,通過視覺、多模態 (Multimodality)融合等,讓機器人能分析多種複雜的環境數據以規劃出合適的清潔路線。有鹿研發的清潔機器人應用場景廣泛,能夠進行智能檢查及分析環境的清潔度,在不潔的地方增加清潔次數,還能在車水馬龍的環境中安全運作。

安裝了「大腦」清潔機器人,能夠進行智能檢查及分析環境的清潔度,讓機器能在車水馬龍的環境中安全運作。受訪者提供圖片

安裝了「大腦」清潔機器人,能夠進行智能檢查及分析環境的清潔度,讓機器能在車水馬龍的環境中安全運作。受訪者提供圖片

以香港作為全球化橋頭堡

有鹿機器人公司的内地總部設於浙江杭州,陳俊波表示,內地研發人才豐富,產品更新迭代快,是鍛煉技術產品的極佳場景,而真正的市場應放眼國際,香港國際化程度高,擁有極強的科研人才,香港可作為全球化的橋頭堡,有利拓展全球商機。加上香港創科氛圍濃厚,有著蓬勃的生態圈,公司更計劃今年落戶科學園。

在今年4月的香港國際創科展上,有鹿機器人展示了擁有公司旗艦級「大腦」LPLM-10b的商用巡掃機器人。陳俊波表示,在香港參與國際展覽,除了吸引香港客戶,還得到新加坡、泰國、法國及澳洲等的客戶青睞。

掃地機器人。受訪者提供圖片

掃地機器人。受訪者提供圖片

浙企落戶香港 推動生物、機器人及航空科技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重鎮,杭州市孕育了眾多科技巨企,是全球矚目的科技創新之地,而香港向來是浙江企業向海外拓展的首選地。是次合作協議,除了「有鹿機器人」,「海昶生物」、「龍興航電」及「NZeno」亦將進軍香港。

海昶生物總部位於杭州「中國醫藥港」,專注於mRNA疫苗、小核酸藥物等核酸創新藥及高端複雜注射劑的開發。產品管線覆蓋傳染病預防、腫瘤免疫治療、抗腫瘤、鎮痛等領域。公司最新研發的HC0301藥物已經獲得FDA和NMPA批准開展多中心II期臨床試驗。最近,海昶生物旗下香港白橡樹醫藥有限公司更落戶科學園,將利用香港作為面向世界的窗口,推廣創新核酸標靶藥的研發及脂質遞送技術平台開發和產業化進程。

海昶生物旗下香港白橡樹醫藥有限公司早前落戶科學園。受訪者提供圖

海昶生物旗下香港白橡樹醫藥有限公司早前落戶科學園。受訪者提供圖

另一間浙企龍興(杭州)航空電子有限公司 (龍興航電),公司專注航空電子智慧研發與製造,為國內外航空器提供國產技術為主導的航電產品,包括自主研發的5G WQAR無線快速存取記錄器、ELT緊急定位發射器、IP PHONE機載話機等國產航電設備。2023年,龍興航電更入選杭州市准獨角獸企業名單,客戶包括海內外航空業巨頭,並與中國商飛、國航、順豐航空、圓通航空、香港航空等建立合作關係。龍興航電亦計劃落戶香港,加強產學研交流,利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全球」的獨特優勢,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龍興航電公司專注航空電子智慧研發與製造,為國內外航空器提供國產技術為主導的航電產品。

龍興航電公司專注航空電子智慧研發與製造,為國內外航空器提供國產技術為主導的航電產品。

龍興航電公司專注航空電子智慧研發與製造,為國內外航空器提供國產技術為主導的航電產品。

龍興航電公司專注航空電子智慧研發與製造,為國內外航空器提供國產技術為主導的航電產品。

浙企除了把握是次合作取道香港拓展全球,亦成功吸引海外企業「引進來」。紐西蘭生物科技企業NZeno專門開發一系列異種(豬)細胞、組織、器官移植等臨床治療方案,並擁有全球首個經美國FDA、CDC認證的無指定病原體繁植設施(DPF)。在是次14家浙江企業當中,NZeno將在今年於國內建立DPF養殖設施。NZeno亦透過是次與科技園公司的合作,計劃在香港設立相關技術的運營和應用研發中心,期望把技術拓展海外。

NZeno專門開發一系列異種(豬)細胞、組織、器官移植等臨床治療方案,計劃在香港設立相關技術的運營和應用研發中心,期望把技術拓展海外。

NZeno專門開發一系列異種(豬)細胞、組織、器官移植等臨床治療方案,計劃在香港設立相關技術的運營和應用研發中心,期望把技術拓展海外。

與科技重鎮合作  助力創科發展

最近,多間來自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落戶香港,印證香港具備發展創科的獨特優勢和科研潛力,是海內外企業開拓內地及國際市場的極佳平台。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作為香港最大的創科生態圈,科技園公司會繼續建立一個蓬勃的創科生態圈,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角色,讓更多浙江企業透過香港這個國際平台為跳板,吸引優質國際人才和資源,成功走向國際市場,讓更多好的創新意念成功孵化,為社會作出貢獻。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