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昨天臨場缺陣,不單止4萬觀戰球迷嬲到爆,街頭巷尾也噓聲不絕,有市民怒呼這是「世紀大騙案」,也有冷靜旁觀者看到事件中有些「不尋常」疑點,背後原因似乎並非欺場咁簡單,而一些「陰謀論」雖無實證,亦非胡亂猜想,大有推理空間。政府除了促主辦機構交代,也要努力解開謎底,讓市民知道真相。
![美斯全場「睇波」缺陣,體育專家和《大公報》都指出有「不尋常」疑點,由此衍生出「陰謀論」揣測,耐人尋味。](https://image.bastillepost.com/704x/wp-content/uploads/blogger/2024/02/20240205_BLOG_L1.jpg.webp)
美斯全場「睇波」缺陣,體育專家和《大公報》都指出有「不尋常」疑點,由此衍生出「陰謀論」揣測,耐人尋味。
今次美斯來港打表演賽,全城興奮期待,港府也視之為谷旺香港的大型盛事,盡全力支持,但美斯卻完全不落場,令盛事「爛尾」,對港打擊甚大。整件事當中有一些疑點,惹人遐想:
第1是體育專家雷雄德所指,今次是表演賽,沒有比賽壓力,美斯即使有些傷患,但看來未算太差,如賽前與港方傾好「就住佢」,落場「搓幾腳」,讓球迷開開心,應無大問題。但他最終完全沒有出賽,實在難以接受,並非一支商業球隊應有的做法。
第2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透露,開場前主辦方仍確認美斯下半場會出場,但開波時,美斯仍未見影,政府知有問題,即叫主辦方催促球隊,然而直至完場前10分鐘,政府才獲告知美斯因傷缺陣,球隊頗有「玩嘢」意味。
第3是,據體育界人士說,職業球隊對球員的傷患有幾重、大概什麼時間可康復,都應有科學數據判斷,如來港前估計美斯不宜出場,應宣布取消賽事,即使已到港,也絕不可能開波後才作此決定。是否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令人疑惑。
![事件惹起公憤,球迷破壞美斯紙牌洩憤,政府有必要窮追猛打,找出真相,為嬲到爆的市民出囗氣。](https://image.bastillepost.com/704x/wp-content/uploads/blogger/2024/02/20240205_BLOG_L2.jpg.webp)
事件惹起公憤,球迷破壞美斯紙牌洩憤,政府有必要窮追猛打,找出真相,為嬲到爆的市民出囗氣。
事件出現種種疑點,難免引起一些「陰謀論」推測。《大公報》今日社評就以「球王缺陣不尋常」為題,以重語氣提出質疑:「美斯到底為何無法出場、是否受到什麼壓力,現在還是個謎,但事次再次提醒各界,香港發展往往受制於外部因素,我們唯有做好自己,築牢發展基石,才能在變動中立於不敗之地。」究竟社評所說的「壓力」來自何方,「外部因素」又是什麼,文中沒有明言,但顯然意有所指。
一位建制派資深立法會議員也同我講,雖然事實如何不得而知,但很同意《大公報》的說法。盛事一定要繼續做,不過要更加小心謹慎,以免「俾人玩」。
另外,一位朋友收到某保險業老前輩的短訊,說法也堪玩味。他指美斯缺陣,可能不是教練的決定,也非碧咸可話事,國際邁阿密畢竟是一家美國球會,說不定有來自美國職業足球聯盟的影響。這當然只是政治角度的揣測,但在現今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這次事件,不會隨着球隊今午離港而結束,雖然主辦方今午表示不收政府1600萬贊助費,但政府勢必逼它詳細交代合約細節,以及披露過程始末,屆時部分疑團便可解開。
此外,財經界朋友說,日後可能出現連環官司,部分球迷或集體訴訟,入稟向主辦方索償(去年C朗在南韓賽事缺陣,有一批球迷索償成功);主辦單位也可能因美斯缺陣造成損失,狀告球會追數。總之,場場好戲尚在後頭。
不論如何,政府為了力保威望,必須繼續窮追猛打,找出真相,為深感「受騙」的廣大市民出一囗氣。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