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幸免於一場未遂的暗殺企圖,引發全球嘩然。一顆子彈與他僅咫尺之遙,如果不是命運的微妙轉折,美國歷史或將迎來改寫。
隨著調查的深入,圍繞事件的三個謎團逐漸浮現,增添了神秘色彩。
謎團一:動機何在?
20歲的兇手克魯克斯,因已被當場擊斃,成為第一個不解之謎。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克魯克斯背景複雜,註冊共和黨人,卻又曾在17歲時向民主黨團體捐贈15美元,家庭政治立場分裂,父親登記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的母親登記是民主黨人。
克魯克斯是一位在成績頗優秀的年輕人,在校期間經常遭受霸凌,被形容為「孤獨的孩子」。克魯克斯的襲擊以及著裝,讓人猜測有軍事經驗,但美國軍方緊急排查後,認為他沒有參軍經歷,所以並未能解釋他今次的極端行為。
他使用的AR-15步槍,是他父親半年前購買的。而在他的車裏和家中,FBI都發現了製造炸彈的材料。
他為何選擇對特朗普下手,是否出於精神失常、政治立場的複雜轉換,或是對特朗普政策的極端不滿,至今仍無定論。
資深媒體人「牛彈琴」分析存在以下幾種可能性。
一,克魯克斯精神不正常,如同以前里根遇刺,也是精神病人所为。
二,克魯克斯精神正常,故意登記為共和黨,掩蓋自己的身份。
三,還有人推測,克魯克斯比特朗普還要極端,看不慣特朗普的一些做法,於是對特朗普下手。
刺殺發生後,特朗普第一時間除了感謝特勤局和執法部門外,還說一切讓人難以置信,這樣的行為竟然發生在美國。
今次的刺殺事件可能是獨狼行為,但特朗普陣營不會輕易放過這場危機,可能會加大對政治對手的攻擊。
CNN報道,特朗普遇刺後,一些他的支持者就痛駡記者:你就是下一個。
謎團二:是不是自導自演?
特朗普遇刺後,針對這一事件是否有更深的政治圖謀的猜測甚囂塵上,兇手的共和黨註冊身份,讓一些人提出「自導自演」假設。
然而,鑒於事件的危險程度和時間點,由於距離大選尚有四個月,且特朗普目前處於領先,演這樣的戲太危險也太不值當,多數觀察對此持懷疑態度。
儘管如此,美國政治的不可預測性使得此類陰謀論並未完全消散。
謎團三:特勤局故意放水?
特朗普支持者、特斯拉CEO馬斯克,公開質疑美國特勤局「要麽是極其無能,要麽就是故意」,認為特勤局領導層必須辭職。
按照披露的細節,當時有目擊者看到槍手爬上屋頂,而且清晰地看到槍手拿著一把步槍。目擊者第一時間告訴了特勤局特工和警察,但他們都無動於衷,直到最後槍響。
同時,集會現場不大,按照慣例,所有制高點都要布防。但100來米外的這所房屋屋頂,居然特勤局就沒安排人力布防,任由槍手在那進行狙擊。
還有,擊斃凶手的特勤局狙擊手,似乎看到了槍手,但遲疑了至少42秒沒有開槍,直到對方開始襲擊特朗普。
特勤局的專業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審視,尤其是在如此關鍵場合的安全漏洞,令人震驚。是否有人故意放水,成為了公眾熱議的話題。按照一些美國人的看法,特勤局內部,肯定有問題。
「牛彈琴」認為,美國內政「比紙牌屋還紙牌屋」,特朗普大難不死,驚訝之餘也很正常。
首先,美国社會撕裂程度前所未有,存在深層次的對立情緒。此前已經發生過佩洛西家遇襲,特朗普支持者更上演過國會山莊騷亂。
特朗普本人極具爭議,其背後既有堅定的支持者,也不乏激烈的批評者。這起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行刺事件,反映出了某些個體對特朗普近乎偏執的敵意,不惜採取極端手段意圖終結其生命。
這種極端的人,在美國只有一個嗎?
另外,美國的槍支文化與暴力統計數據令人觸目驚心:一個擁有大約3億人口的國家,槍械數量竟超過人口總數,年均因槍死亡人數超過三萬人。
這單事件不得不讓人回想起美國政治歷史上的陰霾。林肯、羅斯福、甘迺迪、雷根等人,眾多美國總統均經歷過刺殺威脅或實際的襲擊。
儘管歷任總統遭刺的歷史警示不斷,但禁槍議題始終難尋突破。特朗普本人就是强烈反对的一員。
隨著現代槍支火力越來越大,準星越來越高,槍擊案的後果也越來越嚴重。這不會是第一單,更不會是最後一單。
更為令人憤慨的是,在真相尚未明朗之際,一些美國媒體不負責任地將矛頭指向中國,有小報錯誤報道兇手為「中國人」(Chinese man),無疑加劇了國際間的誤解與偏見。
當事實證明兇手是一位20歲的美國白人青年時,不禁讓人質疑那些無端指責背後的動機與新聞倫理的缺失。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