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朗普幸免於難 留下三個謎團

博客文章

特朗普幸免於難 留下三個謎團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朗普幸免於難 留下三個謎團

2024年07月15日 11:33 最後更新:11:42

特朗普幸免於一場未遂的暗殺企圖,引發全球嘩然。一顆子彈與他僅咫尺之遙,如果不是命運的微妙轉折,美國歷史或將迎來改寫。

AP圖片

AP圖片

隨著調查的深入,圍繞事件的三個謎團逐漸浮現,增添了神秘色彩。

謎團一:動機何在?

20歲的兇手克魯克斯,因已被當場擊斃,成為第一個不解之謎。

AP圖片

AP圖片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克魯克斯背景複雜,註冊共和黨人,卻又曾在17歲時向民主黨團體捐贈15美元,家庭政治立場分裂,父親登記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的母親登記是民主黨人。

AP圖片

AP圖片

克魯克斯是一位在成績頗優秀的年輕人,在校期間經常遭受霸凌,被形容為「孤獨的孩子」。克魯克斯的襲擊以及著裝,讓人猜測有軍事經驗,但美國軍方緊急排查後,認為他沒有參軍經歷,所以並未能解釋他今次的極端行為。

他使用的AR-15步槍,是他父親半年前購買的。而在他的車裏和家中,FBI都發現了製造炸彈的材料。

他為何選擇對特朗普下手,是否出於精神失常、政治立場的複雜轉換,或是對特朗普政策的極端不滿,至今仍無定論。

資深媒體人「牛彈琴」分析存在以下幾種可能性。

一,克魯克斯精神不正常,如同以前里根遇刺,也是精神病人所为。

二,克魯克斯精神正常,故意登記為共和黨,掩蓋自己的身份。

三,還有人推測,克魯克斯比特朗普還要極端,看不慣特朗普的一些做法,於是對特朗普下手。

刺殺發生後,特朗普第一時間除了感謝特勤局和執法部門外,還說一切讓人難以置信,這樣的行為竟然發生在美國。

AP圖片

AP圖片

今次的刺殺事件可能是獨狼行為,但特朗普陣營不會輕易放過這場危機,可能會加大對政治對手的攻擊。

CNN報道,特朗普遇刺後,一些他的支持者就痛駡記者:你就是下一個。

謎團二:是不是自導自演?

特朗普遇刺後,針對這一事件是否有更深的政治圖謀的猜測甚囂塵上,兇手的共和黨註冊身份,讓一些人提出「自導自演」假設。

然而,鑒於事件的危險程度和時間點,由於距離大選尚有四個月,且特朗普目前處於領先,演這樣的戲太危險也太不值當,多數觀察對此持懷疑態度。

儘管如此,美國政治的不可預測性使得此類陰謀論並未完全消散。

謎團三:特勤局故意放水?

特朗普支持者、特斯拉CEO馬斯克,公開質疑美國特勤局「要麽是極其無能,要麽就是故意」,認為特勤局領導層必須辭職。

按照披露的細節,當時有目擊者看到槍手爬上屋頂,而且清晰地看到槍手拿著一把步槍。目擊者第一時間告訴了特勤局特工和警察,但他們都無動於衷,直到最後槍響。

AP圖片

AP圖片

同時,集會現場不大,按照慣例,所有制高點都要布防。但100來米外的這所房屋屋頂,居然特勤局就沒安排人力布防,任由槍手在那進行狙擊。

還有,擊斃凶手的特勤局狙擊手,似乎看到了槍手,但遲疑了至少42秒沒有開槍,直到對方開始襲擊特朗普。

特勤局的專業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審視,尤其是在如此關鍵場合的安全漏洞,令人震驚。是否有人故意放水,成為了公眾熱議的話題。按照一些美國人的看法,特勤局內部,肯定有問題。

「牛彈琴」認為,美國內政「比紙牌屋還紙牌屋」,特朗普大難不死,驚訝之餘也很正常。

首先,美国社會撕裂程度前所未有,存在深層次的對立情緒。此前已經發生過佩洛西家遇襲,特朗普支持者更上演過國會山莊騷亂。

特朗普本人極具爭議,其背後既有堅定的支持者,也不乏激烈的批評者。這起發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行刺事件,反映出了某些個體對特朗普近乎偏執的敵意,不惜採取極端手段意圖終結其生命。

這種極端的人,在美國只有一個嗎?

另外,美國的槍支文化與暴力統計數據令人觸目驚心:一個擁有大約3億人口的國家,槍械數量竟超過人口總數,年均因槍死亡人數超過三萬人。

這單事件不得不讓人回想起美國政治歷史上的陰霾。林肯、羅斯福、甘迺迪、雷根等人,眾多美國總統均經歷過刺殺威脅或實際的襲擊。

儘管歷任總統遭刺的歷史警示不斷,但禁槍議題始終難尋突破。特朗普本人就是强烈反对的一員。

隨著現代槍支火力越來越大,準星越來越高,槍擊案的後果也越來越嚴重。這不會是第一單,更不會是最後一單。

AP圖片

AP圖片

更為令人憤慨的是,在真相尚未明朗之際,一些美國媒體不負責任地將矛頭指向中國,有小報錯誤報道兇手為「中國人」(Chinese man),無疑加劇了國際間的誤解與偏見。

當事實證明兇手是一位20歲的美國白人青年時,不禁讓人質疑那些無端指責背後的動機與新聞倫理的缺失。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新米價格大漲 「令和米騷動」持續 日本政府仍拒絕釋放儲備大米

2024年09月03日 16:22 最後更新:16:33

儘管日本新米陸續上市,但新米價格較去年大幅上漲,「令和米騷動」仍然持續。鑒於米價高企,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昨再向日本政府呼籲釋放儲備大米,但日本中央政府再次斷然拒絕。據估計,到6月底,日本民間庫存米為156萬噸,加上儲備大米,可供4,850萬人食用1年。

新米價格大漲,料「令和米騷動」持續。

新米價格大漲,料「令和米騷動」持續。

日本《讀賣新聞》9月2日報道,大阪一家米店的5公斤裝新米價格,比去年上漲了約500日元(約港幣26.5元)。連鎖百貨伊藤洋華堂的新米價格亦是去年同期的1.2至1.5倍,預計新米價格仍將上漲。抽樣調查發現,大阪府內約8成零售商出現大米售罄。

據日本《日刊體育》報道,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2日受訪時表示,今年起新米價格暴漲,他再請求日本中央政府釋放儲備大米。

日本民眾搶購食米。

日本民眾搶購食米。

據日媒時事通訊社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日在記者會上,就「大米荒」問題回應稱,國家進行大米儲備,是為應對年供給不足,強調「新米也開始上市,預計今後缺貨狀況將逐漸改善。」

其實,早於8月下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就曾因大米持續短缺而要求政府釋放大米儲備。他說,在供應不足情況下,大米囤積在倉庫裡不放出市場很奇怪,認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在實際情況的危機感上存在差距」。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要求政府釋放儲備大米。

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要求政府釋放儲備大米。

8月27日,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阪本哲志就超市等出現大米短缺回應稱,已接到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提出的釋放政府儲備大米的請求,但認為釋放儲備大米可能會對市場大米供求和價格帶來負面影響,故應該慎重對待。

他說,新米開始全面上市之前的,新舊交替期大米的庫存較少,出現了人們為預防地震和颱風而購買囤積大米的情況,再加上盂蘭盆節假期的影響,使物流渠道有所延誤,令大米短缺的原因是多種因素加疊起來的結果。

阪本哲志還表示,今年新稻生長情況良好,部分產區的收割時間比往年更提前一周左右,出貨期預計也將提前,預計大米短缺情況將逐步好轉,希望民眾不必恐慌,只購買需要的適量大米,不要搶購囤積。

由於日本1993年大歉收,造成食米短缺,1995年日本政府開始儲備大米,每年購買約20萬噸的大米,保管約5年之後,作為飼料等在市場上投放。

《讀賣新聞》分析,日本政府對釋放庫存大米態度謹慎,原因是實際釋放庫存需要時間,而且隨著未來新米上市,加上「民間庫存」,足以應對「米荒」。

早在今年4月,日本大米供應和米價就出現了「騷動」跡象。《朝日新聞》8月初報道稱,今年4至5月一項調查顯示,307名受訪者中有85%的人減少了大米購買量或無法購買更多大米。截至今年6月,私營部門持有的稻米庫存共15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41萬噸。

日本儲備米和民間米量比較。

日本儲備米和民間米量比較。

《共同社》稱,7月大米價格同比上漲18%,為20年來的最大漲幅。7月15日起,總部位於橫濱、在關東地區經營超市的OK株式會社就開始對大米實行了限購。

日本媒體用「令和米騷動」來形容近期出現的「米荒」及米價高漲的現象。「米騷動」一詞源於1918年在日本爆發的一次全國性搶米暴動,當時傳出日本要出兵西伯利亞,米價瘋漲,因擔心米價持續上漲及戰爭期間供應不足,日本人就開始搶米囤米。

法新社報道稱,日本今年6月的大米庫存量是自1999年開始收集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日本英文雜誌《Tokyo Weekender》稱,2023年日本大米收成約為661萬噸,為有統計以來最低。

業內人士稱,去年夏天的高溫導致秋季大米收成下降,而今年9月日本主要稻區才開始收獲新米,導致8月成為米最短缺的時候。另因近年來日本人飲食習慣改變,麵包、意大利粉等替代主食消費量增加,對大米需求降低;再加上日本的減耕政策,鼓勵農民種植牲畜飼料而不是水稻,使水稻種植面積減少,產量亦降低。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在日本主要大米產地,全面進入收成季節的2024年產新米價格,比去年大幅上漲2至4成。最近,北海道和秋田縣的JA Group (日本農業協同組合) 決定以高價從農戶手中收購新米,反映生產成本上漲以及當前極端緊張的供求關系。日本主要產地的價格已確定,其他產地的大米漲價也不可避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