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看著很和善」? 遊客西藏那曲近距離「逗弄」棕熊 景點:屢禁不止

博客文章

「看著很和善」?  遊客西藏那曲近距離「逗弄」棕熊  景點:屢禁不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看著很和善」? 遊客西藏那曲近距離「逗弄」棕熊 景點:屢禁不止

2024年09月13日 11:04 最後更新:11:15

9月11日,多位在西藏那曲旅遊的網友發布了影片,不約而同地出現兩隻藏馬熊,有人帖文說「逗逗狗熊」,近距離拍攝兩隻熊互相嬉鬧、玩水的畫面;又有人坐在車內向藏馬熊投餵蘋果等食物,還有人半開車門試圖與藏馬熊合照時,吸引藏馬熊爬行著靠近,還說「神山的棕熊看著很和善,但大家還是要注意安全,以防萬一」。

有遊客坐在車內向藏馬熊投餵蘋果等食物,還有人半開車門試圖與藏馬熊合照。 (社交平台截圖)

有遊客坐在車內向藏馬熊投餵蘋果等食物,還有人半開車門試圖與藏馬熊合照。 (社交平台截圖)

一位網友自稱在薩普旅遊景區遇見藏馬熊,而在上月尾,該景區剛發生藏馬熊疑似突然襲擊遊客的情況。當時,景區工作人員稱,景區內兩隻藏馬熊從未襲擊過人,發生此事是因為有遊客不顧景區提醒私自投餵藏馬熊,導致藏馬熊上前搶遊客手中的食物,幸未造成人員受傷。景區考慮到野生動物危險程度,已與當地自然資源局聯繫,計劃將兩隻熊移走。

薩普旅遊景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常有遊客投餵藏馬熊事件發生,遊客對藏馬熊都很好奇,即便景區工作人員一直提醒不要投餵,但仍屢禁不止,「藏馬熊是野生動物,不是景區飼養的,景區範圍內藏馬熊數量較龐大。一般藏馬熊不會主動靠近人,經常被投餵會讓牠們養成習慣,看到人就直接過來」。

據知,那曲市林業和草原局已知悉此事,現已加強對遊客的宣傳和教育,並討論相應解決措施和方案,以阻止類似事件再發生。「藏馬熊是受保護動物,現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工作做得好,數量也越來越多,一般來說,我們沒辦法對牠們採取什麼措施進行處理,趕也趕不走。儘管確實出現了被遊客投餵的情況,但目前並未發生傷人事件,沒有在當地造成較大的傷害,只是看著影響不好,所以縣裡也在調查到底有沒有必要把牠們遷移走。」但工作人員強調,事情還沒到這一步。

有人近距離拍攝兩隻熊互相嬉鬧、玩水的畫面。(社交平台截圖)

有人近距離拍攝兩隻熊互相嬉鬧、玩水的畫面。(社交平台截圖)

藏馬熊即西藏棕熊,又名藏棕熊、馬熊、喜馬拉雅藍熊,食肉目熊科雜食性動物,是棕熊青藏亞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物種,是世界上最稀少的棕熊之一。

藏馬熊分佈於青藏高原、甘肅、新疆等地,在尼泊爾和不丹也有棲息地,可在海拔3500至5000公尺的高原森林、沙漠草原、灌木叢中找到牠們的身影。由於高海拔地區生存環境嚴苛,可獲取的食物種類較少,故較其他棕熊,藏馬熊的食肉佔比更高,攻擊性也更強。

近年來,關於遊客私自投餵野生動物致其生病死亡的事件頻發,有的野生動物是因投餵過量致死,有的健康狀況堪憂。先前青海可可西里的一頭野狼便因經常被遊客和司機投餵,不但體形變得滾圓,還向經過車輛搖尾巴、露肚皮討食,還開始帶著另一隻新狼一起來蹭吃。

上海動物園的紅猩猩「森泰」因遊客瘋狂投餵,導致長期飽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潛在代謝疾病困擾。去年9月29日,「森泰」因老年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去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中明文規定,禁止投餵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野生動物;同年10月16日,四川省人大常委發布新修訂的《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規定加強對觀眾的管理,防止擅自投餵或驚擾野生動物。

被投餵的青海可可西里的一頭野狼。(社交平台截圖)

被投餵的青海可可西里的一頭野狼。(社交平台截圖)

深圳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劉輝接受內媒訪問時表示,遊客在投餵野生動物的時候,多數有一種獵奇、好玩、關心野生動物的心態,但這些行為混淆了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界限。

他表示,這種投餵行為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嚴重危害,包括許多人畜共通傳染病、寄生蟲可在人和野生動物之間傳播,不僅影響人,也會影響動物;而有些人在投餵時,會附加觸摸和呼喝行為,很可能驚嚇和傷害到野生動物,而野生動物的壓力反應也很可能對投餵人及其他遊客造成傷害;長期接受遊客投餵不適宜的食物,尤其人類加工過的高鹽高糖食物,會造成野生動物的消化系統損傷,也可能形成依賴,喪失自我捕食的能力。

劉輝呼籲,遊客在遊玩時,不投餵、不接觸,與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不干擾野生動物的生存,防止可能出現的互相傷害和疫病傳播。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蘋果上海

往下看更多文章

填補月背研究歷史空白 嫦娥六號挖回月壤成分揭秘

2024年09月17日 16:24 最後更新:16:35

適逢中秋月圓,央視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獲悉,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李春來、中國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楊孟飛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發表了「嫦娥六號」回傳月球樣本的首篇研究論文,當中闡述了月壤樣本的詳細特徵。

論文中指出,「嫦娥六號」回傳樣本具有較低密度,顯示其結構較鬆散,孔隙率較高。顆粒分析顯示,月壤的粒徑呈現雙峰式分佈,暗示樣本可能經歷了不同物源的混合作用。與「嫦娥五號」樣本相比,此次樣本中斜長石含量明顯增加,而橄欖石含量顯著減少,顯示該區域的月壤明顯受到了非玄武質物質的影響。

「嫦娥六號」帶回樣本的典型圖像。

「嫦娥六號」帶回樣本的典型圖像。

此外,「嫦娥六號」採集的岩屑碎片主要由玄武岩、角礫岩、黏結岩、淺色岩石和玻璃質物質組成。其中,玄武岩碎片佔總量30%至40%,其礦物以輝石、斜長石和鈦鐵礦為主,橄欖石含量極低。角礫岩和黏結岩由玄武岩碎屑、玻璃珠、玻璃碎片以及少量的斜長岩和蘇長岩等淺色岩石碎屑物質構成,進一步揭示了樣本來源的複雜性。

礦物分析顯示,「嫦娥六號」月壤樣本的主要物相組成為斜長石(32.6%)、輝石(33.3%)和玻璃(29.4%),其中玻璃含量接近阿波羅樣本的下限。此外,樣本中還檢測到少量的斜方輝石,暗示了非玄武質物質的存在。

地球化學分析進一步揭示,「嫦娥六號」樣本中的鋁氧化物(Al₂O₃)和鈣氧化物(CaO)含量較高,而鐵氧化物(FeO)含量相對較低,這與月海玄武岩和斜長岩混合物的特徵一致。

經過6次Apollo任務、3次Luna任務和1次「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表面帶回380公斤樣本,所有樣品均來自月球正面。

經過6次Apollo任務、3次Luna任務和1次「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表面帶回380公斤樣本,所有樣品均來自月球正面。

此外,樣本中的釷(Th)、鈾(U)和鉀(K)等微量元素含量顯著低於KREEP玄武岩,與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克里普地體中的「阿波羅任務」和「嫦娥五號」任務的樣品表現出了巨大差異。

據了解,人類在探索月球的征途中,曾先後經過6次Apollo任務、3次Luna任務和1次「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表面帶回380公斤樣本。然而,所有這些樣品均來自月球正面。

中國「嫦娥六號」任務首次完成人類從月球背面採樣的壯舉,帶回1935.3克珍貴樣本。這次採樣任務的著陸點位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採樣點位於SPA盆地內部阿波羅撞擊坑邊緣,該區域月殼極薄,可望揭露月球背面早期撞擊盆地的原始物質。

「嫦娥六號」樣本不僅包括了記錄火山活動歷史的玄武岩,還混合了來自其他區域的非玄武質物質。這些樣本,如同月球遠古時期的「信使」,為研究月球早期的撞擊歷史、月球背面火山活動、及月球內部物質組成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嫦娥六號取樣回放畫面。(新華社)

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嫦娥六號取樣回放畫面。(新華社)

「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背面樣本不僅填補了月球背面研究的歷史空白,更為研究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動和撞擊歷史提供了直接證據,也為理解月球背面與正面地質差異開闢了新視角。

隨著對這些樣本的深入研究,可望不斷加深對月球內部結構、物質成分及形成演化過程的理解,並推動月球及行星科學的蓬勃發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