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案第123天|黎承認促美參議員盡快來港調查抗爭行動 同意部分年輕示威者暴力行為屬「暴動」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黎智英案第123天|黎承認促美參議員盡快來港調查抗爭行動 同意部分年輕示威者暴力行為屬「暴動」

      2025年01月22日 18:17 最後更新:01月23日 16:58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續接受控方盤問。黎承認2019年曾邀美國會議員來港,包括美國眾議院時任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時任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就本港抗爭事件作「實況調查」,但其後有另一批美共和黨參議員主動自費來港,而黎因7.21事件發生而想他們盡快來港,並由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從中安排。另特朗普當時曾提及香港示威為「暴動」,黎同意部分年輕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屬「暴動」,但認為大部分屬和平示威。

      囚車離開法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囚車離開法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控方展示2019年7月21日黎與Mark Simon的對話,黎提到把美國參議員、眾議員來港的行程,應視為香港抗爭運動暴力的實況調查之旅。法官杜麗冰問及實況調查(fact-finding)的主意是由黎提出?黎指,他與泛民曾就此討論,「也可以說是我的主意」。 

      黎承認邀佩洛西及魯比奧視察抗爭暴力

      控方指黎在訊息另提到時任美國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黎同意,又確認訊息提到的Pelosi和Rubio,分別指美國眾議院時任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時任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黎解釋,因當時佩洛西、魯比奧涉及中國相關事務的委員會。控方問是甚麼委員會?黎指不知道,只知道與中國事務相關。控方問黎提到的「游說」是甚麼?黎指,是說服他們來港。

      控方指同年9月及10月有美國參議員來港?黎確認,但非佩洛西及魯比奧。控方指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斯科特(Rick Scott)及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 曾來港?黎指,是他們主動來港,非由他安排。法官李素蘭問Rick Scott 及 Ted Cruz 與佩洛西和魯比奧有否聯繫?黎稱沒有。

      左二為美國眾議院時任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

      左二為美國眾議院時任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

      黎指美議員主動自費來港

      控方指黎於2019年7月21日向Mark Simon指,參議員和國會議員來香港進行實況調查,政府不同意調查警察和示威者之間的暴力行為,他們可在這次行程中執行調查任務,稍後發表報告…我們必須投入一切資源來完成的事。控方問黎有否付錢予美議員來港?黎指,斯科特等人是自願、自費、主動來港,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參議員及眾議員收受利益,故沒贊助他們來港的旅費。 

      2019年7月23日黎又向Mark Simon發訊指7.21元朗黑社會暴力,絕對是建制派默許的,目的是製造恐懼,阻止抵抗運動,認為現在是要求美國參議員和國會議員調查這宗暴力事件的時候了,以此作為打破體制的警告。Mark Simon指國會山莊討論了這宗事件,媒體向特朗普提出了有關暴力的問題,惠頓知悉參議員Ted Cruz 計劃10月率領參議員代表團前往亞洲。

      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

      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

      黎指郭明瀚安排美議員來港   

      黎指,應是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郭明瀚安排。控方問Mark Simon 是否涉及安排美議員來港? 控方指Mark Simon提到「國會山莊討論了這宗襲擊事件」,似乎他有內部資料?黎否認,指這是公開資料,相信是來自報道。黎指,參議員即將前往台灣或亞洲,他希望參議員盡快來港。控方續指黎提到「他們可以去香港然後去台灣,這可顯示承認兩地團結一致反對中國」?黎確認。

      法官杜麗冰質疑,黎原稱只邀佩洛西、魯比奧來港,其他美議員來港與他無關,但訊息顯示有其他參議員來港?黎指,這班參議員本已打算來港,只是著他們盡快來港。杜官問黎與此事無關?黎指,只因元朗7.21 事件,他希望美參議員盡快來港。法官李素蘭問黎如何知悉他們會來港?黎指可能是 Mark Simon或惠頓告訴他。

      黎同意部分年輕人激進暴力行為屬「暴動」 

      控方展示黎與Mark Simon於2019年8月2日的訊息,黎傳送一條《彭博》連結,提到特朗普稱香港示威為「暴動」(Riots),採用中國言論,黎指「我對特朗普非常失望」。控方問黎是否因特朗普稱香港示威為「暴動」而感失望?黎稱,不記得,指這是報道標題,可能與內容有關。法官李素蘭問黎是否同意特朗普稱香港示威為「暴動」?黎同意,指這不完全是一場暴動,因為暴動只是少部分年輕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屬「暴動」,但大多數時間是和平示威。控方問黎認同特朗普稱香港示威為「暴動」?黎同意,重申暴動是一部分。

      被告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被告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致函英國《衞報》,反對該報3月22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對香港法院處理國安案件進行抹黑,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依法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資料圖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資料圖片

      《衛報》的評論文章指,黎智英早前就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簽證被拒批而提出的上訴許可被駁回,顯示香港法治正受到侵蝕。鄧炳強反駁指,特區政府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指香港現有超過100名資深大律師、超過1,600名大律師以及約13,000名執業律師,《基本法》保障市民選擇律師的權利,市民有權選擇有資格並可在香港執業的律師。

      鄧炳強致函反對《衛報》一篇有關黎智英上訴被拒的評論文章。

      鄧炳強致函反對《衛報》一篇有關黎智英上訴被拒的評論文章。

      他續指,香港就國家安全案件引入逐案審批的特准執業制度,比大多數其他司法管轄區(包括英國)更加寬鬆。英國等地並無類似的特准執業制度或允許海外律師處理國家安全案件的制度。

      終審法院

      終審法院

      《香港國安法》第14條規定,國安委的決定不能司法覆核,這與普通法原則一致,該原則亦為英國所認可,即法院對行政當局在國家安全事務上的判斷予以適當尊重,因行政當局在這方面擁有更優越的資訊及判斷能力。這並不影響香港法院在《基本法》保障下依法享有的獨立司法權及終審權,所有被告人均可得到公平審判。

      鄧炳強指,黎智英的上訴許可申請是毫無合理理由而被法院駁回,《衛報》的評論文章聲稱終審法院的裁決「令人費解」,此說法毫無依據,重申反對文章使用這種帶有偏見和誤導性的語言來詆毀法院的專業精神和公正性,並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依法堅定維護國家安全。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