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秘魯現900萬年前「大白鯊祖先」 !以沙甸魚為主食 成年體長可達7米

大視野

秘魯現900萬年前「大白鯊祖先」 !以沙甸魚為主食  成年體長可達7米
大視野

大視野

秘魯現900萬年前「大白鯊祖先」 !以沙甸魚為主食 成年體長可達7米

2025年01月28日 12:20 最後更新:12:41

秘魯古生物學家近日在利馬展出一具約900萬年前的「大白鯊祖先」的化石,這是一個幾乎完整的「槍型泛鯖鯊」(Cosmopolitodus Hastalis)。

秘魯現900萬年前「大白鯊祖先」

據報導,這些化石是在利馬以南約235公里的皮斯科盆地(Pisco basin)發現的,該地區是一個炎熱的沙漠區域,以頻繁發現古代海洋生物化石而聞名。

化石胃部發現大量沙丁魚

專家指,在這些化石的胃部還發現了大量的沙丁魚,顯示當這種物種在南太平洋遊蕩時,沙丁魚是其主要食物,而鯷魚尚未出現。

牙齒長度可達8.9米 體型可接近7米

這些化石的牙齒長度可達8.9米,這種鯊魚的體型可以長到接近7米,相當於一艘小船。儘管這種鯊魚已經滅絕,但大白鯊至今仍然存在。

示意圖

示意圖

往下看更多文章

7000年前已識落毒!國外考古學家在南非發現世界上最古老毒藥

2025年02月08日 15:20 最後更新:16:03

在南非工作的考古學家認為他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合毒藥之一,證明了早在幾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人的藥理知識就已非常先進。

幾千年前的武器上含有毒藥

據外媒報道,在南非工作的考古學家在研究早期人類技術時,發現7,000 年歷史的武器上含有多種成分的毒藥。

觀看影片

早1983 年,考古學家在南非克魯格洞穴發現一塊羚羊股骨,但數十年來一直無人研究。數年前,終於對其進行了分析,發現其髓腔內含有三枚骨箭頭。進一步掃描證實,其中含有一種沉積物狀物質,其中發現兩種已知毒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已檢驗出2種毒藥

賈斯汀·布拉德菲爾德在約翰內斯堡大學進行了化學測試,證實了兩種糖苷的存在——毛地黃毒苷(來自毛地黃)和毒毛旋花子苷(來自毒毛旋花屬植物)——這兩種糖苷均被歸類為有毒物質並會擾亂心臟功能。

化學物質是從植物毒素中提取的

科學家在所檢測的樣本中也發現了蓖麻油酸-蓖麻油的主要成分,他們確信這種混合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化學物質是從植物毒素中提取的,這證實了早期人類可以結合有毒成分來增強狩獵效率。

或是通過交換得到毒藥

更重要的是,用於製造混合毒藥的植物並不是克魯格洞穴附近環境中的原生植物。這顯示早期人類要麼長途跋涉去獲取物質的成分,要麼擁有某種形式的交換網絡。這項發現並沒有讓研究人員感到驚訝,因為其他研究也已經承認了包括貝殼在內的貨物的長距離運輸。然而,如果植物貿易得到證實,那將是史無前例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