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蘋果日報》出版商黎智英繼續在其煽動與勾結外部勢力案中為自己辯護時,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呼籲釋放黎智英,同時美國國會議員提出了一項法案,要求特朗普總統審查是否對香港官員因侵犯人權而實施制裁。
1月23日,彭斯在香港瑞士銀行財富透視論壇發表講話時表示:「如果中國採取措施釋放黎智英,可能是向美國人民或自由世界傳遞善意信息的最有力舉措。」
彭斯作為一名律師,應該知道在審判過程中,不能僅憑某個朋友的要求就釋放一名被告。實際上,彭斯並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黎智英應當獲釋。實際上,他是在利用黎智英作為政治工具,一如他在瑞士銀行峰會上所做的那樣。
彭斯在一個本應討論金融議題的會議上發表這樣的評論,激怒了香港特區政府。政府發言人表示,彭斯的言論「無恥地干預了司法進程,並對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正義努力進行攻擊」。
此前,香港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在司法年度開幕時抨擊那些削弱香港法治的批評者,稱將法院政治化的行為是「可恥的」。
美國為何總是執意干涉香港事務?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彭斯的評論是「別有用心,企圖影響審判的公正性」。
美國一貫的做法就是干涉他國內政。
如果香港就特朗普赦免國會大廈襲擊事件中的罪犯發表意見,而這使特朗普成為暴亂的共犯,美國政府肯定會立刻對香港實施制裁。
彭斯與黎智英是老朋友,黎智英曾在法庭上承認,他曾在白宮拜會過彭斯以及其他美國政府官員(包括戰犯蓬佩奧),但黎智英否認曾要求美國對香港或中國大陸官員實施制裁。
黎智英還得到了特朗普的全力支持。當記者問特朗普是否會要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釋放黎智英時,特朗普回應:「百分之百,我會讓他出去。」
在抵達香港之前,彭斯曾在臺灣停留,並呼籲特朗普重新承諾支持臺灣,以應對中國的侵略。彭斯在1月17日訪問臺灣期間表示,中國吞併臺灣將影響全球貿易、科技以及造成核擴散。
聽完《華爾街日報》編輯報告後,不禁讓人覺得美國民眾似乎堅信黎智英並沒有做錯事。這是因為美國公眾除了美國的傳媒機器外,對於外部世界的信息獲取渠道十分有限。這種宣傳手法巧妙至極,使得普通美國人幾乎盲目相信主流媒體(包括《華盛頓郵報》,現在由特朗普支持者貝佐斯擁有,《華爾街日報》和《紐約郵報》則由特朗普支持者梅鐸擁有,他還擁有Fox新聞等)。因此,特朗普在媒體的強力支持下成功當選並不令人意外。
與此同時,反華勢力(即美國眾議院)已決定以一項新法案開始新的一年,要求特朗普政府審查是否應對香港官員實施因侵犯人權而采取制裁。《香港制裁法案》要求美國總統評估是否有數十名香港官員違反人權,並根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案》《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或《香港自治法》等法律對其實施制裁。
黎智英在連續第33天的辯護證詞中告訴法庭,他對《馬格尼茨基法案》的了解只是「模糊的」,否認他通過與美國前官員的通信要求美國對香港實施制裁。
事實上,隨著蛇年即將到來,本月對反華勢力來說異常繁忙。如果這些危言聳聽之徒繼續不撞南墻不回頭,或許會被「蛇」反咬一口。
彭仕敦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