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政府擬增可取覽醫健通人員類別 修例草案21日刊憲

社會事

政府擬增可取覽醫健通人員類別 修例草案21日刊憲
社會事

社會事

政府擬增可取覽醫健通人員類別 修例草案21日刊憲

2025年03月19日 11:10 最後更新:12:55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修訂條例草案星期五(21日)將會刊憲,下星期提交立法會首讀。

修訂建議增加可取覽醫健通健康資料的醫護專業人員類別。資料圖片

修訂建議增加可取覽醫健通健康資料的醫護專業人員類別。資料圖片

修訂內容建議擴展及優化醫健通資料收集、互通、使用及保障機制,以推展基層醫療、提升流程效率,以及便利跨境服務。

修訂建議市民參加醫健通後,醫護提供者可將健康資料存入個人醫健通戶口,市民仍可自行決定是否容許個別醫護提供者取覽紀錄。

修訂又建議增加可取覽醫健通健康資料的醫護專業人員類別,由13類法定註冊的醫護專業人員,擴展至衞生署「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下認可專業團體所註冊的醫護專業人員,以及其他在政府及醫管局的醫護機構的指明人員。

醫健通。資料圖片

醫健通。資料圖片

修訂亦建議增設條文,在保障私隱及系統安全,符合指明規定及條件前提下,認可個別境外的醫護提供者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例如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的服務提供者,取得明確授權下,跨境使用電子健康紀錄。

醫務衞生局公布,醫健通用戶可以透過流動應用程式,查閱由醫管局、衞生署及私營醫護機構存入戶口的放射報告,方便市民了解自己的健康。

醫健通

醫健通

用戶一般可在放射報告發出14日後於流動應用程式的「檢查紀錄」功能查閱,流動應用程式的資訊中心亦會發出相關提示。醫衞局建議市民選擇私營醫護機構進行放射檢查時,可先查詢能否將檢查紀錄存入其個人醫健通戶口,以便建立整全的電子健康紀錄。

目前所有公營醫護提供者以及超過115間私營醫護機構,包括私家醫院、醫療團體和放射檢查中心等合共超過550個服務地點已做好技術準備。市民若已給予相關私營醫護機構「互通同意」,放射報告便可存入其醫健通戶口查閲。

醫健通用戶現在可以透過流動應用程式,查閱由醫管局、衞生署及私營醫護機構存入戶口的放射報告。

醫健通用戶現在可以透過流動應用程式,查閱由醫管局、衞生署及私營醫護機構存入戶口的放射報告。

截至今年二月底,合共40間私營醫護機構涉及接近100個服務地點在獲得授權後,已將放射報告存入到超過310萬名市民的醫健通戶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