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紀念典禮暨「舞動水滴展」開幕禮在政府總部舉行。國家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致辭說,60年來,中央始終心繫香港同胞,始終高度重視對港供水工作,在政策、資金、規劃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國家水利部部長李國英。fb圖片
李國英說,60年來,對港供水能力不斷提升,年供水量由0.68億立法米,躍升至24.23億立方米,纍計對港供水超過300億立方米,滿足香港近八成用水需求,水質及應急保障能力亦不斷提升,形容東深供水工程,已經成為香港的生命線工程,極大改善香港同胞的生活條件,有力支撐香港經濟騰飛,為香港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他表示,將全面加強與特區政府水利合作,持續完善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實現對港穩定、安全和優質供水,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水利貢獻,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東江水供港六十周年紀念典禮暨「舞動水滴展」開幕禮。政府新聞處圖片
廣東省省長王偉中致辭說,將切實管好、用好東深供水工程,加強科學精準調度,扎實做好水質保護,堅決守護好東江水,讓香港同胞持續喝上放心水、優質水,為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他表示,將以水為紐帶,聚力做好大灣區建設大文章,深入推進基礎設施硬聯同、規則機制軟聯通,進一步密切與香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攜手建設世界級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香港的雨水收集不足以應付全港淡水使用需求,因此主要依賴東江水供港,現時東江水佔全港食水用量達七至八成,是穩定可靠的主要水源。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和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分享國家為保障香港優質供水所作的大量工作,以及相關紀念和慶祝活動。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在網誌說,過去60年,國家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擴建、改造工程及生態環保措施,例如去年啟用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有助紓緩東江沿河城市對東江水需求,並為香港提供應急備用水源。
東江水供港路線圖。甯漢豪網誌圖片
對於有建議提出,香港自行開拓淡水資源以取代東江水供港,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在網誌解釋,興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主要目的在於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以增加供水資源多樣性,屬未雨綢繆措施,並非取代東江水作為主要水源。
香港輸送東江水系統位於上水的部分設施。甯漢豪網誌圖片
黃恩諾說,海水化淡生產成本比輸入東江水高出兩至三成,作為主要水源並不合乎成本效益,加上海水化淡過程較耗能,與世界減排的大趨勢亦背道而馳。
珠三角的水資源配置工程為香港提供引入西江水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實現東西江雙水源互補。圖示橙色線為西江水引入深圳路線。甯漢豪網誌圖片
黃恩諾又指,購買東江水的價格包括輸港東江水的相關費用,例如基礎建設、系統運作及維修的費用等,以及保護輸港東江水水質措施,但不包括內地用於生態保護及其他方面的成本,例如內地限制開發東江流域沿線保護區,以及在受保護範圍內禁止採石、開礦及大規模禽畜養殖等活動,多年來拒絕數百個投資項目,涉及總投資額超過600億元。
東深供水系統全長約68公里,途經4座泵站,包括圖示位於金湖泵站部分,以專用管道輸送至深圳水庫,再輸送到香港。甯漢豪網誌圖片
黃恩諾提到,香港供水穩定,水質安全可靠,但市民所需付的水費相當實惠,現時住戶每月平均水費為44元,佔家庭月入中位數約百分之0.1,而本港大概有接近兩成用戶因用水量低,而毋須繳交水費,根據「國際水協會」調查數據顯示,香港的水費明顯低於其他大城市,市民應更珍惜用水,避免浪費公共資源。
水務署自去年九月起舉辦了連串的東江水供港60周年慶祝及紀念活動,包括本地專題導賞團、跑步比賽及巡迴展覽。甯漢豪網誌圖片
水務署自去年九月起舉辦了連串的東江水供港60周年慶祝及紀念活動,包括本地專題導賞團、跑步比賽及巡迴展覽。甯漢豪網誌圖片
發展局和水務署聯同教育局舉辦內地考察團,增進學生對東江水歷史的了解,培養愛國情懷。甯漢豪網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