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4月6日至10日出訪中東,主要到訪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加深與這些蓬勃市場的經濟聯繫,並宣傳香港是中東企業開拓內地和亞太地區市場的首要門戶。
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4月6日至10日出訪中東。政府新聞網圖片
吳國才表示,在環球局勢日趨複雜及地緣政治不明朗的情況下,中東國家正積極進行多元化投資。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以及內地、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超級聯繫人」,有着獨特的優勢扭轉局面。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資金及資訊自由流通,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法規。除了金融之外,香港也是貿易、物流、創新和專業服務的樞紐,是中東合作夥伴開拓內地及亞太地區市場的門戶。
2023年香港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商品貿易總額達216億美元,兩地藉着「一帶一路」等倡議促進更緊密聯繫和強大經濟機遇,進一步鞏固雙方的關係。
立法會舉行特別財務委員會會議,審核2025至26年度開支預算。在財經事務方面,有議員關注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情況,當局說截至今年2月底,新計劃合共接獲918宗申請,已批出868宗申請的淨資產審查和386宗申請的投資規定審查,預計可為本港帶來超過270億元資金。由於新計劃的相關優化措施只推行一段短時間,政府會持續檢視申請人的投資情況,並會適時評估成效。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有些國家比較多動盪,無論政治或其他不明朗因素,申請人考慮下一代的前程,亦會考慮到香港,有信心隨著加大推廣計劃,例如有東盟國家甚至歐洲和北美等地區,均有人申請,加上不斷優化相關計劃,以達至多元化,會適時評估新計劃的成效。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政府新聞處圖片
另外,被問到積金易平台曾出現未符合系統預期處理時間等問題。當局指積金易平台由去年6月已開始運作,初期出現一些不順情況,已要求積金局和合約承辦商頗極處理跟進,目前不單要解決問題,亦要制定長遠穩妥的辦法。